泰州这片水域,发现一只亚马逊河生物!

“什么东西?”年近50岁的黄先生,一大早被水里这个怪家伙吓一跳,啥情况?


4月23日清晨,家住高港区口岸街道的黄先生,到附近的蔡圩桥钓鱼。


早上6点多的时候,有鱼儿上钩嘞,稍稍有点沉。黄先生蛮高兴,一把给拎到眼前。


噢哟!什么东西?“拎上来黑乎乎的,当时真吓一跳。”黄先生说自己也快50岁的人了,第一次见到这么个“怪家伙”。怪家伙细看下呈五彩色,重约2斤,长近40厘米,主要体色为深灰,胖乎乎的脑袋顶上有许多深黑色的斑点状花纹;身体中间有一条明显的白色侧线,从尾部经雪白的腹部一直延伸到头部下方;鱼尾以及背鳍的侧边则由金红色渐变成桔黄色。


泰州这片水域,发现一只亚马逊河生物!


“有胡子,眼睛圆圆的,很大;嘴巴也大,第一回见都担心它张口咬人。”黄先生心揪揪地将怪鱼带回了家。左右邻居来看稀奇,也说从未望见过。


黄先生说蔡圩桥下的河西边通南官河,南官河又通长江,“到底什么鱼?会不会是江里游过来的?”


泰州市水产站工作人员仔细比对图片和视频后,目测它是红尾护头鲿。“属外来品种。这种鱼体型比较大,最大的能达到1米左右。”工作人员介绍,红尾护头鲿原主要分布于亚马逊河流域,因外观美丽,是重要的观赏鱼类。之所以出现在泰州水域,可能是有人放生,也可能是因泰州水环境越来越好,它从别的水体游过来了。


“遇上了也是缘分!”黄先生打算养到天黑后将鱼儿放生。


泰州这片水域,发现一只亚马逊河生物!


红尾护头鲿(学名:Phractocephalus hemioliopterus)又名军舰鸭嘴、红尾鸭嘴鲶鱼、红尾鲶鱼、狗崽鲸、狗仔鲸、红尾猫、亚马逊河鲶鱼、枕头鲶,是辐鳍鱼纲鲶形目油鲶科的一种,分布于亚马逊河流域,体型较大,产量丰富,为原产地习见的食用鱼类,同时外观美丽,也作为游钓鱼类及观赏鱼。


红尾鲶生性惧光,夜晚比较活跃,喜欢到处乱撞,白天常群居于水体的底层荫蔽处,视觉很差,主要依靠它的胡须上的味蕾进行觅食。食量大,喜吃活食和肉块等动物性饵料,尤其是小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