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打通生态环境监管“最后一公里”

谯城区十八里镇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站工作人员来到辖区内的大山木业,现场检测车间内PM2.5、PM10数值,发现均不超标。刚刚挂牌成立,十八里镇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站的工作人员就迅速进入状态,积极开展工作。

  十八里镇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站共有工作人员9人,主要负责十八里镇生态环境保护日常工作。

  经市委常委(扩大)会议研究决定,在全市各乡镇设置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站,负责乡镇生态环境日常管理工作。

  据悉,成立乡镇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站,是为了进一步压紧压实乡镇党委、政府属地责任,切实抓好乡镇生态环保队伍建设,确保基层环保工作责有人负、事有人干,改变“忙时全上阵、平时无人抓”的局面,打通生态环境保护、监管的“最后一公里”。我市也是全省首家设立乡镇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站的地级市。

  据悉,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站主要承担所在乡镇生态环境保护日常工作,包括水、土壤、大气污染防治等。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站工作人员日常巡查发现的问题,要第一时间向乡镇党委政府和县区生态环境分局报告,同时负责协助乡镇党委政府落实好生态环境保护属地监管责任,整改突出问题。

  “成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站,把生态环境、保护监管触角伸向基层末端,有利于及时发现生态环境问题,提升解决处置效率,建立健全基层环境保护工作长效机制。”谯城区生态环境分局副局长王超表示。

  据悉,截至6月10日,谯城区率先实现所属乡镇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站全部挂牌,利辛县已批准成立23个乡镇生态环境(河长制)工作站,涡阳县、蒙城县工作也正在积极推进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