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黃浦區新階層人士聯誼組織向雲南貧困學生捐獻學習設備

“謝謝上海的叔叔阿姨,我已經拿到了平板電腦,馬上就可以在線學習了!”本週,來自雲南省普洱市江城民族小學的馬菲陽和眾多小夥伴們從雲南捎來了衷心感謝。3月底至4月初,在黃浦區新的社會階層人士聯誼組織海燕博客助力下,300臺“智能終端設備”紛紛送到了雲南省普洱市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縣的貧困戶學生手中。有了這些智能設備,孩子們終於可以開始“雲端學習”,同步跟進“網絡課堂”,避免耽誤學業。

雲南省普洱市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縣(簡稱江城縣)是黃浦區長期對口支援的地區。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江城縣面臨著不能集中復學的情況,為儘量減少給全縣廣大中學生產生的影響,特別是在準備中考和高考的學生,江城縣教育局通過“班級小管家”APP進行復課。但該縣還有五鎮二鄉300餘名建檔立卡貧困戶家庭學生缺少復課所需的“智能終端設備”。

“我們瞭解到這一情況後,決定來一場‘愛的接力’,幫助那邊的孩子們順利實現‘雲端學習’。”海燕博客理事長章娟說。3月初,他們就通過“海燕博客”微信公眾號發起了“捐贈網絡教學終端”的倡議,引起了廣泛關注。來自全國各地的眾多社會愛心人士以及海外僑領都紛紛慷慨解囊,黃浦區商務樓宇、園區的白領們也積極行動起來,迅速把閒置的智能手機或PAD(平板電腦)捐贈出來。海燕博客合作伙伴“愛回收”企業也想方設法參與募集、捐助智能設備。沒幾日,300餘名建檔立卡貧困戶家庭學生所需的“智能終端設備”募集到位。“我們用了不到一週的時間,對所有的設備進行了測試和重裝。”“愛回收”企業回收負責人王信駿說,他和同事們加班加點對所有智能設備進行了“體檢”和重裝。

“孩子們拿到了設備,非常開心,也非常感激!”雲南省普洱市江城縣副縣長劉楊表示,對孩子們來說,一部手機或一個平板電腦雖然小巧,但分外貴重,因為“它們打開了那些因為貧困而無法進行網上學習的孩子們的希望之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