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宋侍郎坏得很,他手下的南军却很好!朝鲜对宋应昌为何精分?

大明宋侍郎坏得很,他手下的南军却很好!朝鲜对宋应昌为何精分?

大明宋侍郎坏得很,他手下的南军却很好!朝鲜对宋应昌为何精分?

在壬辰战争中,李氏朝鲜对明朝军队的印象非常地域化,他们对明朝南方来的江浙军人印象很好,对以李如松指挥的北方军人印象很差。但对南军北军实际上的领导——宋应昌和李如松看法却很精分。他们认为李如松的部下很坏,但朝鲜君臣还是愿意替李如松说话,也愿意为李如松修建生祠(就是有时会抹黑一下恩人);而宋应昌的南军是模范天兵,但宋应昌却不值得搭理。


大明宋侍郎坏得很,他手下的南军却很好!朝鲜对宋应昌为何精分?


这种精分和李如松、宋应昌的职务有关,李如松的职务是“提督辽东提督蓟、辽、保定、山东诸军”,而宋应昌的的身份是“兵部右侍郎经略朝鲜、蓟辽”。明代以文制武不假,但在朝鲜战场情况却大为不同,宋应昌还真管不住李如松。李如松是北军公认的扛把子,北军总人数高达36000人,有26000人都是他的铁杆部下(辽东军一万人,宣、大两镇分别派出的8000人马也都在他麾下效命过);浙江仁和人宋应昌虽然有戚继光留下的浙军老乡当粉丝,但浙江军只有3000人(五千川军还在云南对阵缅甸,没有赶上第一次壬辰之战的大部分战斗,因此南军就等于浙军),李如松对宋应昌是一百二十个不服,宋应昌也提出虽然北军人数多,但北军骑兵不适应朝鲜地形,要万历皇帝给自己增加南方部队,两人的撕逼全朝鲜都知道。最后万历皇帝不得不赐给宋应昌一品官袍,这才勉强让宋应昌保住了话语权。


大明宋侍郎坏得很,他手下的南军却很好!朝鲜对宋应昌为何精分?


在两个明朝大佬的纷争中,朝鲜君臣都站在李如松一边,首先李如松兵马多,虽然这位脾气大,但真不敢得罪。其次宋应昌的一系列举动和建议气坏了朝鲜君臣。宋应昌对朝鲜君主李蚣很不感冒,到朝鲜就不把朝鲜国君当干部,把朝鲜的宣祖晾在一边好多天。宋应昌对朝鲜君主尚且如此,对朝鲜大臣就更不客气,因为粮食供应问题,宋应昌动辄把朝鲜官员教训得跟孙子一样,好比是李朝太上皇。其次宋应昌虽然是文官出身,他却是阳明心学的信徒,还主动在朝鲜推广阳明心学,在柳成龙等人看来他这个异端比李如松还可恶。所以尽管李如松业被朝鲜君臣在史书中各种埋汰,但朝鲜人还不敢落井下石,宋应昌因为和谈问题倒霉后,朝鲜人就把各种脏水都泼到了他身上,认为宋应昌是朝鲜受苦受难的元凶之一。



大明宋侍郎坏得很,他手下的南军却很好!朝鲜对宋应昌为何精分?

宋应昌手下的南军军纪比李如松的辽东军好得多,南军还是朝鲜军人的便宜师傅,所以朝鲜人不喜欢宋应昌,却很推崇他手下的南军。以浙军为主的南军继承了戚家军优良军纪的传统,在朝鲜称得上是秋毫无犯。在辽东军和南军争功时,朝鲜军人也站在南军一边,认为收复平壤南军功劳第一。朝鲜军人还努力向南军学习了包括火器使用、冷兵器功夫在内的各种技战术,而南军的技战术也适应朝鲜多山的地形,虽然这个徒弟很不争气,但还是记住了南军的香火情,对南军进行了各种吹捧。



大明宋侍郎坏得很,他手下的南军却很好!朝鲜对宋应昌为何精分?


在壬辰战争中朝鲜君臣根据自己的需要对明朝大员态度不一,他们对南军的态度却很实在。南军毕竟也不是宋应昌的队伍,南军的祖师爷姓戚不姓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