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南宋的一位小人物,忠肝义胆,因为岳飞收尸而名留青史

导读:宋朝历来重文轻武,以文制武。鉴于太祖皇帝的威名事迹,因此自开朝以来,宋一直对功大权重的武将十分忌惮。岳飞当年何其之勇猛,多次北伐,打得金人节节败退,可谓功高盖主,皇帝赵构疑心重重,在权力遭受巨大威胁的情况下,绕是岳飞脸上都刻满了“精忠报国”四个字,高宗也没法信任他,岳飞愈是受百姓爱戴,皇帝愈心慌,岳飞愈是被捧为大英雄,皇帝越心急,这可如何是好?

他是南宋的一位小人物,忠肝义胆,因为岳飞收尸而名留青史

于是,就在岳飞第四次北伐将成,本应一举消灭金国之际,高宗连下十二道金字牌诏书,命大军即刻班师。岳飞一面感慨:“十年之力,废于一旦!”一面又不得不下令班师召回。

他是南宋的一位小人物,忠肝义胆,因为岳飞收尸而名留青史

1141年,以秦桧为首的宋廷佞臣开始打压手握重兵的将领,尤其是坚决主张抗金的岳飞。秦桧与金国大将完颜兀术密谋串通,设计陷害岳飞,尽管当时的岳飞已无兵无权,但仍逃不过诬陷杀身之祸。之后不久,岳飞遭诬陷投入大理寺狱中。就是在这个时候,他遇到了一位名叫隗顺的小狱卒,正是这位小狱卒之后冒死将他的尸身带出城外,偷偷安葬。

隗顺是一名南宋首都临安的狱卒,生卒年不详,身高长相亦不知,翻遍后世史料,只能在《朝野遗纪》上找到对此人的一段简洁明了的记载:“岳鄂王死,狱卒隗顺负其尸,逾城葬于九曲丛祠。”

他是南宋的一位小人物,忠肝义胆,因为岳飞收尸而名留青史

作为监守岳飞的狱卒,隗顺肯定经常与岳飞见面,二人私下应该有过多次交流,这隗顺竟也是个忠义之士,被岳飞的人格魅力所折服,亦为其所遭受的不公正命运而愤怒,可他们却都对眼前悲惨的现状无能为力,只叹相见恨晚,命运不公。

他是南宋的一位小人物,忠肝义胆,因为岳飞收尸而名留青史

在著名的“莫须有”事件之后,1142年1月27日,宋高宗赵构下令赐死岳飞,于是,岳飞和其长子与部将三人在大理寺狱中被杀害,时年39岁。直至临死前,岳飞的供状上只留下八个绝笔字:“天日昭昭,天日昭昭!”,成了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冤案之一。

他是南宋的一位小人物,忠肝义胆,因为岳飞收尸而名留青史

据传说,岳飞的尸首被弃置在了牢房的乱草堆中(并非后世所流传的风波亭),因有卖国贼秦桧的淫威在,没有一人敢问岳飞的尸骨如何处理的,如果没什么地位的人敢跟岳飞扯上关系,就会落得个同岳飞陪葬的下场,人人自危,谁敢去替岳飞收尸?就在这个关头,隗顺站了出来,当夜,隗顺冒着被杀头的风险将岳飞的尸身带出监狱,找到一处偏僻的角落,翻墙而出,连夜将岳将军遗体背出城外,一路翻山越岭,将尸身埋藏在一个叫九曲丛祠的地方,,并立了一座无字石碑,以防朝廷追查。为了方便以后找寻回来,他在墓旁种上两棵桔子树,并将岳飞佩戴过的玉环放在他的腰下,以作证明。

他是南宋的一位小人物,忠肝义胆,因为岳飞收尸而名留青史

后来又过了20多年,宋孝宗继位,力主抗金,这才为岳飞将军沉冤昭雪。不过那个时候隗顺也已经死了,但他把这个秘密托付给了儿子,儿子又将此秘密告知朝廷,因此多亏了这位小小的狱卒,大家如今才得以祭拜葬有真正岳飞忠骨的英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