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法官“变身”人民调解员

退休法官“变身”人民调解员

在薛家湾司法所有这样一位人民调解员,今年64岁的刘俊海是准格尔旗人民法院退休的一名“老法官”。退休前,他曾担任十二连城法庭庭长,退休后他被准格尔旗司法局聘为专职人民调解员,目前在薛家湾司法所从事调解工作,由于他调解经验丰富,法律知识渊博,人们都称他刘老师。

“我这大半辈子都扎根在法庭,以前是坐在审判席,现在是忙在法庭外,帮助调解化解老百姓的矛盾纠纷,刘俊海说,虽然现在已到花甲之年,但是仍觉得自己能发挥余热。”所以他仍然奔波在村村户户之间,用他几十年积累起来的经验,为人民群众服务,做着说事拉理的调解工作。他在调解工作中讲法和说理并重,在普及法律知识的同时还注重突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退休法官“变身”人民调解员

2020年4月12日,薛家湾镇某村村民王某某来到薛家湾司法所申请协调解决他与邻居的纠纷。据了解,2019年6月份,王某某委托李某在魏家峁镇帮其买了一辆四轮车,在李某往回开的途中,由于操作不当,导致四轮车发生侧翻,造成李某盆骨骨折,后李某被送往内蒙古附院住院治疗,治疗费共花费25万元,期间王某垫付了130000元医药费。出院后,双方因赔偿问题发生争执。无奈之下,李某向薛家湾司法所求助,申请解决纠纷。

接到申请后,刘俊海主动了解事情的详细经过和具体诉求,为及时妥善处理这起纠纷,他多次和双方当事人进行沟通、劝解,结合人身损害赔偿法耐心析法明理,通过法理和情理不断将双方的差距缩小,最终达成了一致意见。

他表示,人民调解工作要面对不同的群体,因此,在矛盾纠纷调解过程中,人民调解员就要格外注重用不同的语言和表达方式来进行调解。同时,还要做到既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又要讲法律。他凭借自己的基层司法调解经验,为老百姓调解了各类矛盾纠纷,在薛家湾司法所工作近一年的时间里,他直接调解、协助村委调解的纠纷约30余件,调解成功率为98%,切实维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退休法官“变身”人民调解员

刘俊海为人和善,从来都是温声细语的、耐心的接待每一位前来咨询的群众,解答他们的疑问。来咨询的当事人有的经济条件不好,刘俊海义务帮助当事人理顺法律关系、代写法律文书,为他们出一点绵薄之力。

工作之余,刘俊海经常通过网络学习一些最新法律法规政策及人民调解相关知识,他称,原来从事审判工作,现在转变为调解,虽然有自身的优势,但工作理念和工作方法等还是要随着角色的转换而改变,要不断学习,才能更好适应新常态。

不管是做法官负责审判工作,还是从事调解工作,刘俊海的想法一直没变:用自己所长为社会做点实事。做法官27年,他习惯了居中调停、为人民说话。退休后,没有赋闲在家,而是选择以专职调解员的身份帮助群众解决矛盾纠纷。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只要身体还吃得消,我便会继续扎根下去,用自己的力量为民排忧。”

供稿:郝娜

退休法官“变身”人民调解员

准格尔旗司法局通过微信宣传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宣传司法行政工作动态、各项改革成果、研究成果,交流新思路、新做法、新经验,共同营造和谐法治环境。

退休法官“变身”人民调解员

编审:陈义

退休法官“变身”人民调解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