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歷史文化,東莞啟動“爾雅”藝術沙龍

為更好地發展篆刻藝術,傳承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在東莞篆刻周即將來臨之際,籍組織東莞篆刻作者觀摩“篆鍥入神——鄧爾雅篆刻作品展”為契機,由東莞市文聯主辦、莞城美術館、東莞市書法家協會及《東莞書畫》編輯部承辦的“爾雅遺風•東莞篆刻的傳承與發展藝術沙龍活動”於4月26日上午在莞城美術館舉辦。

本次沙龍以“東莞篆刻藝術的傳承與發展”為主題,邀請東莞篆刻界知名人士、研究學者和藝術史界文化名人暢談鄧爾雅書畫篆刻,並將通過舉辦更多接地氣的藝術沙龍活動引領篆刻藝術深入基層,提高城市審美情趣,推進東莞文脈的傳承。東莞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楊曉棠,東莞市政協常委、文化文史和民族宗教委員會主任李炳球,東莞市文聯主席、東莞文學藝術院院長周漢標,莞城街道黨委書記曲洪淇出席了沙龍活動。活動由周漢標主持。

莞城街道是東莞城市的核心地域,近百年東莞文化在此匯聚、成源、發展,形成了豐富的文化形態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其中近代傑出的文字學家鄧爾雅,是一位著名的集詩、書、畫、印多方成就於一身的通才藝術家,尤以篆刻和書法揚名海內,馳譽至今。他在篆刻藝術上私淑晚清印壇傑出的四大家之一的黃牧甫,成為黟山正脈,發展了黃牧甫的篆刻藝術。他的篆刻取法多元,變化豐富。

沙龍活動在輕鬆活躍的氣氛中展開。周漢標首先指出,“鄧爾雅先生作為融文字學人、金石印人、書畫奇人、性情詩人和傳統士人於一體的東莞先賢,幼承家教、問道中西、教書育人、文人報國;又曾遊歷桂林、入幕滇軍、客居港島,可謂傳奇一生。今天借探討爾雅沙龍的主題性篆刻藝術為切入口,旨在掀開一道東莞學人世家、治學為文、博雅尚藝、立德歸仁的一道門簾,通過深入探討,瞭解要向爾雅先生學習什麼、傳承什麼,進而明確傳承‘爾雅遺風’於當今我們打造東莞品質文化的意義和途徑;研究我們如何從傳承發展爾雅先生的治學態度、工匠精神、文人風骨和家國情懷,進而探討如何把東莞學人世家的故事傳播開去,如何把東莞先賢的優秀傳統傳承下來,發展下去,助推品質東莞建設。”

李炳球認為,“東莞作為以製造業聞名的現代化城市,在人文歷史、文化名人等方面進行深入地挖掘和梳理,彰顯這座城市的人文底色和歷史厚重感很有必要。鄧爾雅先生在詩文、書法、繪畫、篆刻等方面藝術成就豐厚,尤其對東莞篆刻藝術的發展,起到了承前啟後作用,不僅是一位集大成者,且培養出容庚等一代學者。此次展覽,增加了鄧爾雅的書畫作品,較全面地反映了他的學術成就,同時在家鄉東莞進行展示,通過對優秀傳統藝術的宏揚,增進東莞市民對東莞的文化認同和文化自信。”

胡磊認為,面對東莞厚重的歷史人文,如何才能更好地傳承與發展?一是要進一步譜系化,有規劃有系統地進行挖掘整理;二是要進一步理論化,實踐和理論並重;三是要進一步創新型轉化和創造性發展。歷史文化作為一種母體文化,往往給我們以本土、經驗、主流、凝聚力和親和力等情感體認。除了研究作品,還要研究作品背後的人,以及人和一座城市更深層的關係。

周鐵柱認為,“鄧爾雅先生的篆刻取法黃牧甫,學古而不泥古,博採眾長,取材廣泛,印外求印。另外,鄧爾雅的篆刻線條並沒有做太多的殘破,體現濃濃的書卷氣,這種創新意識,以及他運用廣博的古文字知識,創造出自己的獨有風格,很值得我們學習。”張志毅認為,“鄧爾雅先生的藝術造詣,給了我們啟發,藝術要涉及更多的門類,要有藝術家的綜合素養。我們要思考我們現在這個時代,我們的品質東莞,如何把藝術傳承更好、創新、創高峰,再把橫向的做得更大一點。”唐偉明說,“鄧爾雅給東莞人特別是東莞印人樹立了高峰,這個高峰也給了我們邁步向前的信心。”謝鈞認為,“鄧爾雅的藝術展覽應該走出去,東莞的精神應該宣揚在外。對內,我們要做文化資料發掘,弘揚傳播,做強做大,不管是人文、科學,我覺得都有必要讓老百姓能夠得到普及學習。”

在座的袁金銳、熊曦、黃品功、王柏全、何銳志、週上金、黃天華、李浩洪等書畫篆刻等方面的專家和篆刻愛好者紛紛表示,東莞是個有著深厚文化的城市,這次展覽值得看多遍,鄧爾雅的高度難以逾越,他的藝術獨特風格值得學習。

對於如何傳下來和傳開去,周漢標提出幾點建議,開啟莞邑“學人世家”專題學術研究;探討在莞城率先開展“爾雅”篆刻進課堂活動;繼續定期開展“爾雅遺風”篆刻藝術沙龍活動;組織開展爾雅篆刻的藝術專題評論,著重探討“爾雅”篆刻於中國篆刻的藝術價值;舉辦“爾雅杯”東莞市篆刻藝術專題展;在《東莞書畫》雜誌設立“爾雅遺風”篆刻專題;舉辦“爾雅”篆刻收藏展;舉辦東莞學人全國巡展;拍攝東莞“學人世家”篆刻專題片、紀錄片;利用微信、抖音等新媒體方式傳播“爾雅”篆刻,引起世人關注;舉辦“爾雅獎”全國篆刻徵評展;承辦“容庚獎”全國性大賽;編輯出版系列“爾雅遺風”系列書籍;舉辦“爾雅”篆刻藝術沙龍展。

宣傳部文化科、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藝術科、莞城文聯等相關負責人針對接下來如何做好整理挖掘東莞文化史料等基礎性工作、下一代傳承發展,人才湧現的普及性工作以及加大宣傳推廣等方面進行了交流。

在沙龍中,楊曉棠指出,一是做好傳承。東莞城市精神具有自身的個性和特質,要從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中,瞭解、理解並認同東莞深厚的文化內涵,從而提高東莞文化自信,同時,要把這些先賢文化挖掘整理出來,做好文史資料的搶救性保護整理等基礎性工作;二是提高審美。通過本次舉辦爾雅篆刻藝術的沙龍、展覽等活動,拋磚引玉,打開視野,推動對東莞優秀傳統文化如何進一步保護、弘揚和利用等問題的專題性研究,從而提高東莞的審美情趣及文化素養,提升城市品質;三是擴大影響。不能閉門造車,要加強交流,互相借鑑,利用跨界融合,豐富宣傳形式和傳播手段,擴大社會影響;四是完善機制。黨政部門要進一步細化推動東莞名人名史、先賢挖掘整理的行動規劃,制定並出臺相關政策和具體措施;五是樹立信心。他希望通過大家的共同努力,把東莞的優秀文化傳統,優秀的文化先賢成就挖掘出來,體現灣區都市品質東莞,提升全社會的文明程度,增強文化自信。

【記者】葉永茵

【作者】 葉永茵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