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影像,《燃情歲月》的原著《秋日傳奇》又贏了


相比影像,《燃情歲月》的原著《秋日傳奇》又贏了


取名“特里斯坦”的隱喻

1995年第一次看美國電影《燃情歲月》時,我還沒有入門古典音樂,對我而言,特里斯坦就是一個人名。

2020年4月,拿到上海譯文出版社出版的美國作家吉姆·哈里森的小說《秋日傳奇》。喜歡《燃情歲月》的影迷都知道,電影就是根據這部中篇小說改編的。

讀過三兄弟騎著馬離家去遠方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段落後,讀過一大段1914年10月底美國蒙大拿州一個叫肖託的大牧場的景物描寫後,拉德洛家三個兒子的名字一個緊接一個出現在小說的字裡行間。

艾爾弗雷德和塞繆爾,兩個非常美國的男人名字中夾著的一個"特里斯坦",這讓我警覺: 威廉·拉德洛上校為什麼要給二兒子一個特別的名字?

果然,這不是一個信手拈來的名字,只不過,精心挑選名字的,不是拉德洛上校,而是上校夫人伊莎貝爾·拉德洛。"生二兒子時,遇到她鮮有的心血來潮,衝動之下,她給孩子起名叫'特里斯坦',這個名字還是她在韋爾斯利期間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從中世紀傳說中搜尋到的"。小說中的伊莎貝爾的確是一個容易衝動的女人。伊莎貝爾的父親是腰纏萬貫的投資銀行家,有著這樣家庭背景的伊莎貝爾,應該看不上因在如何對待印第安人問題上與政府勢不兩立而從美國陸軍工程兵團退役的拉德洛上校,但愛情之火熊熊燃燒起來後,一門不可能的婚姻成了事實。只不過越是熾熱的感情越是容易冷卻,拉德洛夫婦生育了3個兒子之後,"婚姻之烈火已經燃燒殆盡,已經漸漸從先前那種濟慈式的火熱令人意外地完全陷入一種體面的疏遠和怪異"。疏遠和怪異的具體表現是,拉德洛夫人先是藉口受不了蒙大拿州的寒冷、一到冬天便去波士頓避寒,漸漸地,她幾乎常年留駐在了波士頓北部普萊茲的那套專為來波士頓聽音樂會而添置的公寓裡,放心地將3個兒子交給了丈夫拉德洛上校。大概,伊莎貝爾·拉德洛覺得,有戴克先生幫忙打理農場,有戴克的妻子、克里族人佩特這個經由她手調教出來的廚娘,還有孩子們最喜歡的夏延族印第安人"一刀"的幫襯,她在不在肖託的家裡,都沒有關係。能沒有關係嗎?特里斯坦12歲的那年秋天,拉德洛太太本來答應孩子們聖誕節回家的,但她爽約了;第二年春天她回家後,特里斯坦對她既疏遠又冷淡。

三個兒子中唯一讓拉德洛太太大動干戈起名字的二兒子,反而與母親疏遠又冷淡,這其中有什麼隱喻嗎?


相比影像,《燃情歲月》的原著《秋日傳奇》又贏了


歌劇中的“特里斯坦”

《秋日傳奇》,是吉姆·哈里森在其妻子的祖爺爺遺留下的日記基礎上、經過藝術加工而創作的一部"歷史傳奇"。1914年,是"藝術傳奇"《秋日傳奇》拉開帷幕的年份,小說家完成這部小說,則是在1978年年。這讓我忍不住斗膽揣測一下,美國詩人、小說家和影視劇本作家,有著中篇小說大師美譽的吉姆·哈里森也許沒有在意,他筆下這個故事開拉開帷幕的時候,一部歌劇在西方世界正名聲日隆。

1859年,身後紛爭不斷的德國作曲家理查德·瓦格納完成了他的三幕歌劇 《特里斯坦與伊索爾德》;6年以後也就是1865年6月10日,《特里斯坦與伊索爾德》在慕尼黑皇家宮廷和國家歌劇院首演。這部被世界樂壇公認的歌劇巔峰之作,除了作曲家在作品中極為創新地使用了半音音階、調性、管絃樂色彩以及暫停技巧,從而使得歌劇的音樂部分常常出人意料地悅耳動聽。愛《特里斯坦與伊索爾德》到深入骨髓的地步,瓦格納這部歌劇的骨灰級粉絲就去關注由作曲家本人親自操刀完成的歌劇劇本。他們發現,因深受德國哲學家亞瑟·叔本華哲學思想的影響,瓦格納從中世紀傳說中檢出《特里斯坦與伊索爾德》這個愛情故事並決定將其它寫成一部歌劇時,就在"舊瓶裡裝了新酒",亦即叔本華哲學思想:人們對世界的表述只是一種現象,不可知的現實才是本體。用叔本華哲學理念來解釋愛情這件事,就是愛上一個人只是一種表象;自己到底愛不愛他或她,是不可知的。如此解讀這個舊故事,《特里斯坦與伊索爾德》就有了新意味。

舊故事是,康沃爾國王的侄子特里斯坦與叔叔的未婚妻伊索爾德一見鍾情。知道茲事體大後,特里斯坦從叔叔的王宮、伊索爾德的身邊逃離,回到故鄉布列塔尼。路途遙遠也不能阻隔特里斯坦對伊索爾德的思念,備受相思之苦的特里斯坦很快便病入膏肓。曾經因其愛上伊索爾德而十分震怒的康沃爾國王聽到侄子已處在彌留之際後,動了惻隱之心,決定寬恕特里斯坦和伊索爾德……

受到叔本華影響的瓦格納,賦予了這部歌劇自己的思考結果。第三幕,被寬恕的伊索爾德星夜兼程趕到特里斯坦的身邊時,特里斯坦卻又生出了要從折磨自己的炙熱感情中掙脫出來的念頭……就是這個情節,讓當年傾慕瓦格納才華走進劇院欣賞《特里斯坦與伊索爾德》的一些觀眾覺得不可思議:特里斯坦九死一生,不就是為了能與伊索爾德比翼齊飛嗎?克服重重障礙後兩個人終於能在一起了,特里斯坦怎麼動搖起來了呢?


相比影像,《燃情歲月》的原著《秋日傳奇》又贏了

布拉德·皮特飾演的特里斯坦


小說改編成電影的重大變化

我覺得一定在波士頓欣賞過歌劇《特里斯坦與伊索爾德》的拉德洛太太,是懂得特里斯坦的猶豫的。她的愛情不就是因為自己不顧一切地飛蛾撲火,早早地變成了灰燼嗎?

只是,她給二兒子特里斯坦這個名字的時候,一定不會想到,日後,此特里斯坦在愛情這件事上,與彼特里斯坦一樣,也會遊移搖擺。當得知與蘇珊娜訂了婚的特里斯坦,不久就放棄了一見鍾情的愛情,拉德洛太太會作何感想?可惜,這位被吉姆·哈里森描述為女性中第一位玩馬球的奇特女子,到了電影裡戲份少了很多。小說中總想左右拉德洛家未來的伊莎貝爾·拉德洛,在電影裡能給我留下深刻印象,僅有兩場戲,一次是電影開始不久她坐上馬車與拉德洛上校揮手告別,還有一次是在塞繆爾的葬禮上。就連將女主角蘇珊娜從波士頓帶回肖託,電影也讓塞繆爾替代了他母親,這是從小說《秋日傳奇》到被我們譯作《燃情歲月》的電影的一個重大變化。

將二堂妹蘇珊娜帶回家,拉德洛太太是覺得她與大兒子艾爾弗雷德很般配。後來,與蘇珊娜訂婚的是特里斯坦,這情節有沒有瓦格納歌劇《特里斯坦與伊索爾德》的影子?有或沒有,小說中蘇珊娜與塞繆爾都沒有絲毫關係。塞繆爾一見鍾情的,是他與兩個哥哥從肖托出發去卡爾加里當兵的路上遇見的一個農場主的女兒,電影將農場主的女兒與蘇珊娜合二為一,是絕佳的改編:讓塞繆爾把她的二堂妹蘇珊娜帶回肖託,對拉德洛夫人來說是一舉雙得,既讓失去雙親的蘇珊娜從此有了依靠,也讓內向的塞繆爾得到了愛情,至於塞繆爾死在戰場上後,蘇珊娜沒有像拉德洛太太希望的那樣選擇艾爾弗雷德而是選擇了特里斯坦,與特里斯坦訂婚後又因為特里斯坦久不歸家,蘇珊娜轉而嫁給了艾爾弗雷德,如此設計,電影在有限的篇幅裡通過蘇珊娜將拉德洛家三個兒子的性格衝突,非常激烈地凸顯了出來。也因此,電影《燃情歲月》被許多影迷當成了愛情片,"美麗的西部風光,溫暖的大家庭,偉大的愛情……"、"這愛情,好痛好痛"、"每次看都產生無比的共鳴,友情,親情,愛情"……作為編劇之一的原著作者吉姆·哈里森假如讀到這樣的觀後感,會不會感到失落?

被情感覆蓋的傳奇

寫一本愛情小說,絕不是吉姆·哈里森創作《秋日傳奇》的初衷。從小說到電影,《燃情歲月》竟給了一些觀眾《秋日傳奇》或者《燃情歲月》是一個愛情故事的錯覺,要歸咎於電影大量削減了特里斯坦在大海上闖蕩的情節。

從戰死的士兵堆裡找出塞繆爾後,特里斯坦按照印第安人的習俗從弟弟的胸膛裡取出心臟浸泡在煤油裡讓哥哥帶回家後,便去巴黎找到了爺爺。他先是跟隨爺爺、後自己掌舵爺爺的雙桅船在海上漂泊。哈瓦那、法爾茅斯、內羅畢、希臘克里特島、紅海、亞丁灣、馬六甲海峽、蒙巴薩、新加坡、達累斯薩拉姆、科倫坡、桑給巴爾、達卡、馬尼拉……將航船當馬匹、將五湖四海當做老家肖託的牧場,馳騁千萬裡的特里斯坦帶領不同種族、不同國籍的海員替英國情報局幹活,走私象牙等物品,出生入死的過程中,"他告訴他手下的夥計,他會跟大家一起平均分配利潤",這樣的特里斯坦,是拉德洛家三個兒子中最像威廉·拉德洛上校的,那麼——特里斯坦用羚羊皮包裹起一本拉德洛上校寫的書《關於達科他州黑山地區復興的報告》 並在封面裡面歪歪扭扭稚氣地寫著"我爸爸寫的書"後藏在自己的箱子底——吉姆·哈里森在小說中安排這樣一個貌似與情節發展無關的細節是要告訴讀者,媽媽雖給了他一個象徵狂放不羈的名字,卻不能讓特里斯坦認同她精緻的生活方式。特里斯坦·拉德洛,是威廉·拉德洛上校的兒子。

除了戴克是一個有犯罪前科的白人外,一個克里族人、一個白人與克里族人的混血小女孩、一個夏延族印第安人,這就是被威廉·拉德洛上校僱傭久了已成上校親人的朋友們。特里斯坦在海上叱吒風雲時選擇合作伙伴的胸懷,與父親多麼相似!這也是美國這個世界上最年輕的國家在過去200多年的大部分時間能蓬勃發展的原因之一,即能容天下所有才華出眾的才俊。另一個重要原因,則是像特里斯坦那樣視危途如草芥勇往直前——從海上回歸牧場,特里斯坦聽說因戰爭原因牧場的牛肉賣不出價錢家中財務告急時,"錢不夠?我們去掙",這就是特里斯坦的勇氣,也是年輕時拉德洛上校的勇氣,更是建國時美國擁有的勇氣。


相比影像,《燃情歲月》的原著《秋日傳奇》又贏了

三個兒子中,特里斯坦與父親最相像


可惜,近半個世紀來,這種勇氣、這種胸懷被美國那些政客越來越棄之如敝屣了。匹茲堡大學史學系名譽教授許倬雲在接受《十三邀》訪談時,有過這樣的論斷:"掠奪的戰果大家平分和勇武進取,是資本主義的基本精神,是歐美世界(進步)的原動力。(這些因素)使得歐美在最近500年獨霸世界。但是現在,族群的聚合因都市化的關係在鬆散,全世界的共同問題是,找不到人生的意義……"許倬雲教授看到的問題,也困擾過吉姆·哈里森吧?所以,他會翻出妻子祖爺爺的日記本,虛構了一部飽含著人類進取精神和博大胸襟的傳奇。可惜的是,從小說到電影,囿於種種因素,傳奇幾乎都被情感覆蓋,唯有"特里斯坦"這個名字引領著我們去回望瓦格納音樂中雖暴力卻頗能鼓舞人心的美學追求。

沒有提及瓦格納的歌劇《特里斯坦與伊索爾德》,原著卻提到過交響樂提到過馬斯卡尼的《鄉村騎士》。此刻,

耳畔迴盪著配樂大師詹姆斯·霍納為《燃情歲月》創作的主題音樂,我的問題是,霍納先生為何不將《鄉村騎士》中那段著名的間奏曲引入電影音樂中?好萊塢電影向來喜歡將古典音樂名作嵌入電影裡,從早年的《時光倒流七十年》到新近上映的《小婦人》。或許,詹姆斯·霍納覺得馬斯卡尼的人品配不上《燃情歲月》?無論如何,他為電影創作的用無名小花命名的主題音樂,比肖託的牧場還要寬闊,可與特里斯坦看到過的世界同長同寬同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