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與俄羅斯總體軍事實力差距有多大?預計多少年能彌補?


中國與俄羅斯總體軍事實力差距有多大?預計多少年能彌補?


從俄羅斯在車臣,格魯吉亞以及烏克蘭,敘利亞等戰爭的表現來看,俄羅斯軍隊與美軍仍然有質的差距。

以2008年的格魯吉亞戰爭為例,俄羅斯陣亡74人,失蹤19人,損失4架蘇25和一架圖22(俄方公佈的數據,外界估計的數據更高),格魯吉亞陣亡215人,失蹤4人。

以俄羅斯的軍力,對付格魯吉亞這樣一個彈丸小國,一個一共只有9架戰機的小國,一次短時間的衝突,這樣的戰績實在談不上出彩,與美軍近年來歷次戰爭中輝煌的戰績相比,簡直是不忍直視。

然而,格魯吉亞戰爭已經是俄羅斯歷年來最出色的一場戰爭了。兩次車臣戰爭中,俄羅斯軍隊的表現更加慘不忍睹。各個部隊之間缺少配合,聯絡中斷,通訊不暢,指揮混亂,各種掉鏈子……

即使是今天在敘利亞,俄軍的表現也談不上有多出色。雖然俄羅斯沒有公佈具體的傷亡,但在敘利亞,俄羅斯已經損失了幾名將軍了,普通士兵自然就不用說了……俄羅斯空軍的轟炸行動中,精確打擊明顯偏少,空中加油能力不足造成空軍飛機滯空時間過短,無法持久停留在戰場上空進行威懾和實時支援……

但這一切都是以美軍的標準來衡量。很多軍迷總有一種慣性思維,認為美軍是什麼樣子,我軍就是什麼樣子,美軍是什麼樣的打法,我軍就是什麼樣的打法……

然而,事實呢?

中國與俄羅斯總體軍事實力差距有多大?預計多少年能彌補?


截止到今天為止,我軍也沒有在全軍大面積推廣地面引導空軍轟炸,很多連隊一直到今天都從來沒有訓練過怎麼與空軍完美配合,引導空軍進行轟炸,而美軍在越戰時代就已經普及了。

今天美軍所訓練的空地一體戰是完全信息化時代下的產物。即空軍飛機在空中偵察到的戰場情況能以視頻畫面的形式實時傳達給在地面作戰的部隊,擴展地面部隊的視野。地面部隊觀察到情況也可以實時在空軍飛行員的顯示屏,空地融為一體,整體作戰,整體指揮……

無論是俄羅斯軍隊還是中國軍隊,都在進行轉型,以便適應新時代戰爭的要求,適應信息化時代的要求。從某個角度來說,我軍轉型的步子甚至是快過俄羅斯軍隊的,然而,我軍的底子遠比俄羅斯薄弱得多。

體系作戰遠比很多人想象中要複雜得多,近些年來,我軍裝備了不少新武器,但這些武器能否達到預定的設計性能,能否實現理想中的作戰目標,實際上是未知的。反而是很多武器系統必然存在一定的BUG。


以很多軍迷喜歡吹捧的052D和055為例,拋開艦體,動力,雷達,導彈等等不說,僅說核心的作戰系統,很多軍迷甚至都不會注意到,宙斯盾的全稱是Advanced Electronic Guidance Information System/ Airborne Early-warning Ground Integrated System(空中預警與地面整合系統),是電腦化的指揮決策與武器管制系統,說白了,就是一套軟件系統。從基線1到基線9,宙斯盾系統的規模從170萬行左右的代碼規模擴展到了1500萬行以上。

中國與俄羅斯總體軍事實力差距有多大?預計多少年能彌補?


在基線1推出來的時候,windows都還沒有出生,基線1的170萬行代碼堪稱是當時世界上最複雜最龐大的軟件系統(今天則是F35戰機的軟件系統號稱史上最複雜的軟件系統,代碼行數估計超過3500萬行),很難想象中國新開發出來的“中華神盾”擁有與宙斯盾相當的成熟的作戰能力。拋開軟件開發水平不說,最關鍵的一點是,中國缺少數據,缺少美軍30多年運營近百艘宙斯盾艦所積累的數據。

做過軟件開發的人都知道,一個新開發的大規模的軟件系統,無論進行了多少次測試,也必然是存在無數BUG或某些功能不完善的。,只能隨著時間的推移,隨著用戶的不斷反饋,逐步修改BUG,將系統完善。

軟件規模越龐大,系統越複雜,BUG數量也會呈指數級的增長。win10剛推出來的時候,BUG多得簡直無法使用,但有全球幾億用戶的參與,有幾億人幫助微軟修改BUG,很快,系統便完善了。但軍艦作戰系統的完善要困難得多,信息化程度越高越是如此。因為軍艦隻有幾艘,沒有幾億用戶來參與。宙斯盾系統的核心優勢並不是雷達,導彈,而是運營30多年所積累的經驗數據,這些數據讓宙斯盾系統從基線1走到了基線9,這些數據為宙斯盾系統的成熟提供了基本條件。而中國要實現這一切,卻是需要時間來積累的。

中國與俄羅斯軍力的差距關鍵還在於中國的新型信息化軍隊真正形成戰力是需要時間的,如果戰爭在今天爆發,那麼,我們的信息化裝備多半是指望不上的,能指望上的,都是現役部隊大規模裝備並進行過無數次訓練的現役裝備。與很多軍迷想象中截然相反,這些現役裝備中,舊裝備的性能往往能得到充分發揮,而新裝備的性能是要打折扣的。

在傳統裝備和傳統訓練領域,俄羅斯軍隊仍然擁有世界一流的水平,比我們要強上許多。

比如說,我軍最近幾年才開展的空軍地面指引,俄羅斯軍隊早在上世紀80年代阿富汗戰爭時期就普及了。

國內90%以上的軍迷最喜歡做的一件事就是去比較新裝備,未來裝備的性能(都是瞎猜的數據),卻不喜歡去管現役部隊手中都是什麼樣的武器裝備,進行了什麼樣的訓練,更有甚者,一些人喜歡說,我們在戰爭時期就會配發新裝備了(比如說夜視儀)。拜託,一項裝備的性能需要士兵在使用中去充分挖掘,需要進行千百次的訓練。戰時發放裝備,完全沒有進行過任何訓練,這是將軍隊都變成了新兵蛋子,還談何戰鬥力呢?


中國與俄羅斯總體軍事實力差距有多大?預計多少年能彌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