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產量與栽培、施肥,及主要土壤肥力的關係

小麥作為重要的糧食作物,在糧食需求量逐步提升的當下,研究如何有效提升小麥產量符合當前社會經濟發展形勢。相較於世界人口增長數量,糧食總產量與之存在一定差距,而耕地面積有限。為此,研究影響小麥產量的要素,在有限的耕地面積上有效提升小麥產量,有助於滿足人們對糧食的需求,推進現代農業發展。

小麥產量與栽培、施肥,及主要土壤肥力的關係

1小麥產量與生物量的關係

籽粒產量建立在生物量的基礎之上,作物生長週期內同化產物的積累總量。作物將同化產物向籽粒分配,構成籽粒產量的能力被稱之為收穫指數。基於相應的生態環境要素,生物量及收穫指數能夠反饋出作物產量。有學者對美國五種小麥的生物量及收穫指數進行分析,研究發現收穫指數處於0.33到0.61之間,平均值是0.45,並表明收穫指數與籽粒產量具有一定關聯,但兩者並不完全呈正相關。不同地區所適宜種植的作物品種存在差異,不少地區主要種植推薦的作物品種。從小範圍來看,若收穫指數存在差異,採取有效措施增大收穫指數,有利於實現增加小麥產量的目標。從大範圍來看,小麥生物量和籽粒產量具有密切聯繫,呈正相關,且小麥收穫指數較為固定。鑑於這一實際情況,要想有效提升小麥產量,需要著眼於生物量。地理位置、氣候條件、土壤元素、栽培技術等均是影響小麥產量的要素。從小麥品種來說,當前市面上買賣的小麥品種均接受了國家審定,品種本身質量符合相關要求,但當地氣候條件、土壤土質、栽培技術等會對小麥產量造成嚴重影響。

小麥產量與栽培、施肥,及主要土壤肥力的關係

2小麥產量與栽培模式的關係

我國不少地區適宜種植小麥,小麥是我國主要糧食作物之一。要想提升小麥產量,必須加強水肥管理。地膜覆蓋技術作為一種常規手段,通過在地面上覆蓋地膜。有利於調節早春土壤溫度,營造適宜的作物生存環境,科學控制土壤水分蒸發嚴重等問題,從而促進作物生長,進而提升作物產量。不少專家學者對該技術的有效性進行分析和研究,證明該技術確實有效。地貌覆蓋對提升旱地小麥產量具有積極作用,但受當年降雨量影響。若在乾旱年份使用地膜覆蓋,特別是早春乾旱,不僅不能提高作物產量,反而會起到反效果。若在溼潤年份使用地膜覆蓋,所發揮的效果並不明顯。地膜覆蓋在平水年能夠取得良好的增產效果。本文所研究的區域的降雨量處於457到721mm之間,在使用地膜覆蓋之後,高中低產組的小麥產量都顯著優於利用傳統栽培技術的小麥產量。另外,基於傳統栽培條件的小麥產量具有明顯差異。為此,栽培模式會對小麥產量造成嚴重影響,科學運用覆膜栽培技術,有利於增加小麥產量。

小麥產量與栽培、施肥,及主要土壤肥力的關係

3小麥產量與施肥的關係

在農作物種植中,科學使用化肥能夠起到增產的作用。氮元素對小麥產量具有重要影響。在小麥栽培中,施加適量的氮肥,有利於增強作物吸收水分及養分的能力,為作物增產奠定基礎。施氮肥之前需要考慮土壤內水分含量的變化情況,若土壤內水分適宜,則施較少的氮肥也能取得良好的效果;若土壤內水分不足,則需適當增加氮肥使用量,以取得同樣的增產效果。這一情況顯示,在使用覆膜技術之後,農戶可以減少氮肥的使用量。若基於傳統栽培的小麥,則需增加氮肥使用量。另外,零元素作為影響小麥產量的又一要素,給小麥施加磷肥,有利於促進小麥根系生長,讓小麥能夠獲取深層土壤的水分,增強小麥的抗乾旱能力,有效應對多種氣候條件,從而實現增產的目標。若當地土壤內具有較為豐富的鉀元素,在使用覆膜技術之後,能夠科學控制土壤表層水分蒸發情況,以免土壤含水量不足,提高作物的蒸騰反應,讓土壤水分得到有效利用,並增大作物對鉀元素的需求量,從而提高鉀肥的利用率。

小麥產量與栽培、施肥,及主要土壤肥力的關係

4 小麥產量與不同土層土壤養分的關係

在判斷土壤肥力及土壤培肥要素時,有機質是重要的衡量標準。科學利用覆膜栽培技術,有利於增大作物的生長潛質,對土壤肥力具有頗高要求,故而即使種植同一品種的作物,其他要素鄉土,但土壤內有機質含量不同,也會影響作物產量。在使用覆膜技術之後,土壤內微生物的生長環境得到改善,加快了土壤內有機質分解的速度,讓養分得到有效釋放,讓作物得到有效吸收,進而起到增產的作用。在傳統栽培方式下,若該區域內的土壤水分含量不足,但磷元素偏高,或施加了適量的磷肥,有利於促進作物根系生長,讓作物能夠獲取深層土壤水分,進而起到提高產量的作用。為此,適當施加磷肥有利於提高小麥籽粒產量。

根據調查數據顯示,不少農戶並未施加鉀肥,不同產量級別的土地在深層土壤速效鉀上存在明顯的差異。針對基於兩者栽培模式下的高產地塊進行研究,速效鉀在土層40到80釐米之間含量較高,且高產地塊的速效鉀含量明顯高於中低產地。為此,農戶要施加適量的鉀肥,以免由於長期不施加鉀肥導致土壤內鉀含量消耗嚴重,特別是深層次鉀元素,以免對作物生長造成負面影響,導致作物減產等後果。

小麥產量與栽培、施肥,及主要土壤肥力的關係

5 結論

小麥產量受多種因素影響,栽培技術、土壤條件、肥料使用等均是關鍵影響要素。若土壤內有機質含量不足或氮磷鉀元素不足,均會導致小麥減產。為此,要想實現小麥增產的目標,必須注重旱地麥田的水肥管理,改善以往傳統落後的種植方式,科學運用保水栽培技術,並利用現代化技術手段對小麥產田的氮磷鉀元素進行檢測,若產田內存在哪一種元素欠缺,則需施加適量的肥料,以滿足作物生長需求。此外,要想促進小麥生長,實現增加小麥產量的目標,還需科學治理低產田,注重在旱地麥田內進行有機培肥,有效改善土壤有機質欠缺、保水蓄水能力不足等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