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邊的曼徹斯特》:你憑啥說它是一部治癒電影

《海邊的曼徹斯特》:你憑啥說它是一部治癒電影

最近看了電影《海邊的曼徹斯特》,其實這部電影保存在自己的百度雲盤裡面已經很久了。但是一直沒有恰當的時間去看。聽說他要在國內上映,所以趕緊提前看了,以免被朋友圈裡面各種推銷文蠱惑。

《海邊的曼徹斯特》:你憑啥說它是一部治癒電影

《海邊的曼徹斯特》很像之前HBO推出的一部高分冷門佳作《Olive Kitteridge》,那種我只看劇情介紹就知道自己會很喜歡的電影。我之前寫過一篇關於《Olive Kitteridge》的影評,寫的不生不熟,不冷不熱,活像青春期的女孩子第一次穿文胸。從那時候起,我突然發現我根本不會寫影評,不,不是不會寫。是因為寫一篇像樣的影評總是要去查關於電影,關於導演,演員還有編劇的大量的資料。這樣的工作讓我覺得失去了看電影的樂趣。尤其是查了資料以後,我還要強逼著自己去熟記一大堆外國人的名字。

《海邊的曼徹斯特》:你憑啥說它是一部治癒電影

就像《海邊的曼徹斯特》這部電影,看過以後我一個人的人名都沒有記住。除了主角李和蘭迪。我只知道編劇和導演是個很有才的大胖子,現實中的男主角是一個梳辮子的怪蜀黍。這是我關於電影除劇情之外知道的所有的事情。

但一點都不妨礙我看電影,也不妨礙我寫下下面這些文字。

很多人說《海邊的曼徹斯特》是一個關於治癒的電影,抱歉,我一點都不這麼認為。我們總是賦予電影很大的能力,其實,我們自己做不到的,電影更加不可能做到。“和過去的自己和解”這樣的話看似蘊含神奇,但是扔到當事人的身上,一點漣漪也不會有。

《海邊的曼徹斯特》:你憑啥說它是一部治癒電影

我能理解達芬奇為什麼會對解剖學感興趣,血、肉、血管、骨架是藝術的組成成分。同樣劇情類電影真正的出發點也是一樣,將平平白白的生活解剖給你看,看清楚歡笑,悲慟還有大半時光的孤獨。孤獨和悲慟是常態,剩下的部分需要努力汲取。

和過去的自己和解適合那些沒有過去的人,經歷過大悲大痛,大波折,怎麼能單憑几句話就能輕鬆的面對過去。失去的能量場需要更大的能量場去填補,一個人做不到,一群人做不到,今後半生的時光恐怕也做不到。

《海邊的曼徹斯特》:你憑啥說它是一部治癒電影

所以,i cant beat!不是故意的矯情。是真實的人生。並不是每一個人都能戰勝過去,並不是每一條傷痕都能慢慢癒合。沒有歇斯底里的怒吼,而是小心的把所有悲傷藏起來,甚至用一些淺淺的幽默包裹起來。

劇中李的侄子想幫助他從過去走出來,所以安排他和自己女朋友的媽媽見面。但是氣氛一度尷尬,李一句話都不說。沉默是最好的防守武器,像一個堅硬無比的殼,保護裡面的脆弱不被侵害,對於沉默來說,侵害來自於外面的熱鬧。所以王小波在《沉默的大多數》中說自己一開始是活躍的,後來經過老三屆的上山下鄉活動以後,他變得異常沉默。話語即權利,權利是個好事情,但是本來上學的年紀被派到鳥不拉屎的地方去勞改,還染上一堆病之後,或許會懂得,普遍認為的“好事情”未必有那麼好。和電影中的李的遭遇如出一轍。

電影的高潮是李和蘭迪(前妻)再度相逢。當年由於李的疏忽,引發的一場大火燒光了他們的家,連同他們的三個孩子。蘭迪痛苦萬分,所以兩人離婚。離婚的原因很簡單,兩人誰都無法面對曾經的那場大火。

《海邊的曼徹斯特》:你憑啥說它是一部治癒電影

再度相逢,蘭迪已經再婚,並且和現在的丈夫有了新的孩子。她對李說,自己當時不應該和他說那些狠話,但是希望李要向前看。但是李說,他心裡什麼也沒有了。

感謝兩位影帝級別的演技。讓我麼看到了這麼經典的一幕。李在快要流淚的時候,匆忙離別。在酒吧裡揮拳打了一個陌生人,然後被一群人打的鼻青臉腫。“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魯迅先生說的很好,但是爆發和滅亡並不是一對對立的詞,他們大多數時候相伴而生。

《海邊的曼徹斯特》:你憑啥說它是一部治癒電影

兩個人從相戀到婚姻的終結,其中的是是非非,曲曲折折,任誰能說的清。有些人在結束以後選擇向前看,有些人卻終日揹著過往艱難度日。其實有底氣哭泣宣稱自己痛苦的人,還好。真正日夜煎熬的那個,不會用眼淚給情緒找到出口,他不願意用任何方式宣洩,也不願意放過自己。

這不是治癒也不是救贖,這是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