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三大洋中,大西洋最具備驅使近代世界出現的動力

「稱霸海洋就能稱霸全球貿易,而稱霸全球貿易就坐擁全球財富,實際上就是擁有了整個世界。」這段話道出一個新時代的轉換,由海洋所串聯起的浩瀚空間開始成為創造財富的源頭。

第四次空間革命與登上世界舞臺的大洋空間

在馬匹掀起「空間革命」之後,接著由大小僅一個網球場大小的帆船,與英勇的船員擔負起空間革命的推手。始自十五世紀的地理大發現,將世界史舞臺從歐亞的陸地空間,向外擴展到佔地表七成面積的大洋空間,於是由三大洋串聯五大洲的全新時代宣告來臨(第四次空間革命)。

海上物流的形式隨之誕生,便利性遠勝於過去以歐亞乾燥地帶為主的物流形態,大規模地重新編組了整個世界的樣貌。

世界三大洋中,大西洋最具備驅使近代世界出現的動力

海洋空間和陸地空間兩者的性質完全迥異,在海洋廣大的空間裡看不到既有的「道路」,各地區藉由記錄於航海圖上的航路而彼此相連。正如比較經濟史學家川勝平太於《文明的海洋史觀》(文明の海洋史観)一書中曾提到,地理大發現後,由眾多島嶼以及海洋所形成的「群島」(archipelago),其座標軸、聯絡網所建構出的空間開始躍居世界史的主舞臺。

由多元網絡所構成的海洋空間與沙漠地帶的商業空間類似,但卻和以擁有領土為目標的帝國及主權國家形成對比。

地理大發現不僅改變人們的世界觀,更不能忽略它也促使依賴動物馱運的傳統運輸方式,開始受風向、海流等海洋自然現象的影響,繼而形成一種符合「海洋」獨特性的特殊空間秩序。

人們的運輸航線擴及到海洋空間後,貨物流通的中心開始從歐亞、北非的乾燥地帶(以沙漠為主的「陸地之海」)移至海洋,歐洲崛起的時代隨之到來。「歐洲的時代」即是在地理大發現後首次來臨。

世界三大洋中,大西洋最具備驅使近代世界出現的動力

英國是唯一被卡爾・史密特評為成功從陸地蛻變成海洋國家,並建立出一套海上系統的國家。當英國逐步轉換成完全以海洋為主的國家時,它與其他國家之間,尤其是歐洲各國,所有根本上的關係都必須跟著改變。

當時英國政治的標準和比重,都是歐洲各國無法相比而且迥異的。最終英國成為君臨海上的女王,不但支配了全球海洋,還一手打造版圖擴及全世界的大英帝國。

「根據地要設在何處?」「海上航路該如何安排?」諸如此類的想法左右著當時英國人的思維,被其他民族視為故鄉的遼闊大地,在英國人眼中不過是隸屬於海港的一塊腹地。

重視「領土」特定空間的傳統陸上系統,和以全球網絡為根基的海上系統,這二者之間的差異在史密特的論述中再三地被強調。在大西洋空間裡逐漸茁壯的資本主義,也成為海洋時代所產生的革命性的經濟系統。

伊麗莎白時代的華特・雷利爵士(Sir Walter Raleigh, 1552-1618)曾說過「稱霸海洋就能稱霸全球貿易,而稱霸全球貿易就坐擁全球財富,實際上就是擁有了整個世界。」這段話道出一個新時代的轉換,由海洋所串聯起的浩瀚空間開始成為創造財富的源頭。

資本主義形成海洋空間的新秩序

曾提出現代史學主流學說之一「世界體系理論」(world-system)的美國經濟史學家華勒斯坦(Immanuel Wallerstein, 1930-),將世界視為結合政治、經濟、社會各面向差異的單一系統,從此奠定他的巨觀歷史學研究。

而同樣為二十世紀曆史學帶來重大轉折的還有法國的布勞岱爾(Braudel, 1902-1985)。他提出「經濟世界論」(economie-monde)的概念,主張一套經濟體系能創造一個世界。華勒斯坦對布勞岱爾這位史學前輩有著相當高的評價,並深受其學說影響。但不論布勞岱爾還是華勒斯坦,他們都主張是資本主義主導了近代世界的產生。

世界三大洋中,大西洋最具備驅使近代世界出現的動力


地理大發現來臨後,在大西洋發展出一個連接寒帶歐洲、亞熱帶及熱帶西非與美洲大陸的海洋商業圈,並形成一套適合這個海洋商業圈的經濟體系。大西洋三角貿易開始與大量生產農作物的大型農場種植園相互結合,擦出火花。

大西洋是一個連接各種「異質性」陸地的廣大空間,亟需一套透過商業與商品製造,來創造財富的經濟系統與海上的交通規則。而負責制訂這套遊戲規則的國家是以荷蘭與英國為主,他們所制訂出的經濟系統正是資本主義,而明訂船隻在公海有航行自由的「國際海洋法」則成為航海的規則。

要認識大西洋這個嶄新空間如何影響歐洲,可以從下列兩個方向切入:(一)將進入新階段的歐洲視為大西洋空間的一部分;(二)把資本主義當作一套在大西洋形成的海上系統。

地理大發現的空間拓展與新秩序的形成

提到地理大發現,我們通常很容易將焦點放在十五、十六世紀。這段時期主要是由葡萄牙與西班牙兩國向外拓展地理上的海洋空間,但不能忽略一件重要的事,就是將資本主義這套海上系統的成形視為一段連續不斷的過程。以海上經濟系統之姿躍上時代舞臺的資本主義,正是荷蘭與英國兩國在十七、十八世紀挑戰西班牙海上霸權時衍生出來的產物。

世界三大洋中,大西洋最具備驅使近代世界出現的動力

布勞岱爾將1450年至1640年這一百九十年稱作「漫長的十六世紀」,地理大發現的前後時期,在他眼中也是一段相互關聯的歷史過程。華勒斯坦在著作《近代世界體系》中延續布勞岱爾的觀點,主張一四五○年至一六四○年的這段「漫長的十六世紀」期間,圍繞大西洋的周圍區域形塑出核心(西歐)、半邊陲(地中海地區)與邊陲(東歐、新大陸)三重結構的世界系統。不論是布勞岱爾或華勒斯坦,都直指地理大發現的源起是出自於歐洲農業衰退、戰爭頻繁、黑死病蔓延的「十四世紀危機」。然而,他們兩人對於資本主義的形成卻有著不同見解。

華勒斯坦認為,大約從一六○○年或一六五○年至一七五○年左右,由於新大陸的銀礦枯竭導致經濟不景氣,荷蘭、英國和法國便趁機爭奪大西洋一帶的核心地位,最後由英國拔得頭籌。

若將地理大發現略分成兩個階段來思考會更容易理解:在初期階段,大西洋的海洋空間逐漸形成,及至下一個階段則開始產生符合這個空間的新秩序、新系統。換句話說,從葡國航海家亨利王子(Infante Dom Henrique, 1394-1460)開始航海事業,到荷蘭與英國助長資本主義崛起的十八世紀中期,可總括成一段「長期的地理大發現」(第四次空間革命)。

前半段是以拓展大西洋空間為主,後半段則是荷蘭和英國結合了甘蔗種植園的大量生產模式,與大西洋三角貿易,使得資本主義急速成長的時期。

大西洋空間的獨特性

印度洋、大西洋與太平洋幾乎囊括了地球大部分的海洋麵積,而佔據地表面積約七成的海洋中,其中89%的面積被印度洋(20%)、大西洋(22%)、太平洋(46%)所瓜分。但這些主要大洋並非都在同一時間登上世界史舞臺,而是依照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的順序在不同的階段亮相。

世界三大洋中,大西洋最具備驅使近代世界出現的動力

到了十五世紀,人類居住的地區主要集中在歐亞大陸南部的帶狀乾燥區。除了連接歐亞大陸南端沿岸的北印度洋外,其他大洋一直未出現在世界史上,而北印度洋(阿拉伯海)與歐亞歷史有所關聯的主因可分為兩點:(一)由於印度半島一路往南延伸到赤道附近,使得北印度洋的東、西、北面都被陸地包圍;(二)西南季風與東北季風隨著季節更迭,風向輪替的氣候有助於帆船往來。說得更極端一點,當時的印度洋就象是一片串聯起各大帝國的海洋。


簡單來說,地理大發現就是歐洲各國進軍大西洋的時代,只要對照歐美繪製以大西洋為中心的地圖後即可理解:不同於東西向距離較長的太平洋和印度洋,大西洋是南北長、東西窄。

位於非洲大陸最西邊的維德角群島(Cape Verde),與位於巴西最東邊被列為世界遺產的費爾南多・迪諾羅尼亞群島(Fernando de Noronha),兩者之間的最短距離,幾乎就等於一趟來回地中海的東西兩岸。要橫跨這處海洋並不困難,但大西洋長期乏人問津,其原因只是因為當時沒有探險大西洋的必要。

世界三大洋中,大西洋最具備驅使近代世界出現的動力

大西洋在一四九○年代已經開通三條航線,當大西洋中央海域的商業航路逐漸成熟,高緯度的寒帶歐洲與橫跨亞熱帶、熱帶的西非、中南美洲之間的經濟互補,促使這三方產生新的交易模式。而且大西洋沒有歷史包袱,是一處容易形成人為經濟系統的海域。

先是中南美洲被西班牙、葡萄牙兩國征服,接著由荷蘭與英國接力,結合三角貿易、種植園與奴隸勞動,促使資本主義開始萌芽。在世界三大洋中,唯有大西洋這處海洋空間,最有資格成為驅使近代世界出現的動力。

結語

麥哲倫在一五二○年代初期的航海探險,使世界上海洋的輪廓逐漸變得鮮明,世界史的舞臺範圍更因此一口氣擴大到原本的十倍之多。三大洋中佔據地表三分之一面積的太平洋,因為幅員相當遼闊,長期以來被擱置一旁。直到十八世紀後半葉詹姆斯・庫克(James Cook,1728-1779)三度航海探險後,才揭開太平洋的神秘面紗。遲至二十一世紀,才形成一套屬於太平洋這處巨大海洋空間的經濟體系。在本書後段也會點出,太平洋將成為延續人類未來的重要海洋。


參考文獻:

《麥哲倫航海記》、《哥倫布書簡》、《哥倫布日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