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安徽教師資格筆試綜合素質——寫作(一)

閱讀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材料:盧嘉錫是我國著名的化學家,他在一所學校執教時,有個學生故意用一道數學題目為難他,但盧嘉錫並不介意,只是說:“我留著做做看,看能否解答出來。”經過一天多的精密計算,盧嘉錫把題答了出來,並向那位學生詳細地介紹瞭解題的方法和具體過程。面對學生髮自內心的崇敬,盧嘉錫誠懇地說:“我們閩南有句老話,叫作‘只有狀元學生,沒有狀元先生’。我現在雖然是你的先生,但還有許多東西自己也不懂,要進一步學習。”

要求:用規範的現代漢語寫作;角度自選,立意自定,標題自擬;不少於800字。

【參考範文】

謙虛的力量

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謙虛是一種美德,謙虛能夠贏得尊重。一切真正偉大的人,都是淳樸而又謙虛的。真正認識自己的人,將自己的心縮小。雖小,但卻很堅固,抵擋住外界一切的慾望和邪念,成就他們輝煌的一生,這就是謙虛的智慧和力量。

古人云:“滿招損,謙受益。”像材料中盧嘉錫的例子,在中國比比皆是。不論是幾十年如一日,勤勤懇懇為雜交水稻種植事業努力奮鬥的袁隆平院士;還是為了治癒瘧疾一直不懈實驗的屠呦呦。他們都是謙虛低調的學者,雖然默默無言,但有自己的堅守。不追名逐利,不阿諛奉承。謙虛是他們特有的態度,亦是難能可貴的品質。謙虛或許不會是他們更加強大,但會讓他們不被世俗的物慾干擾,能讓他們保持初心、一往無前。

還記得2012年10月11日,一個令所有中國人激動震撼,讓中國文學界沸騰的日子,中國作家莫言在那一天獲得諾貝爾文學獎。這是何等的榮耀,何等令人歡欣鼓舞。而得知自己獲獎的莫言卻直言自己“驚喜而惶恐”。取得成功,當然是令人驚喜萬分的,任誰都是如此。但他卻也說自己從不為獲獎而寫作,並認為有很多作家都具備了獲獎的資格。作為第一個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中國人,足以有高人一等的資格,但莫言並沒有驕傲和自滿,而是依舊保持一顆謙虛的心,依舊行走在文學創作的道路上。莫言的成功不僅僅是因為他卓越的文學才能,更重要的是他擁有一顆謙虛的心吧!

更多詳情:http://m.xuancheng.offcn.com/html/2020/04/97988.html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