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家都是寶,如何讓孩子學會與別人平等和睦相處?

我們見過太多孩子在與其他小朋友玩耍的過程中,不懂得謙讓,不懂得分享,事事必須首先滿足自己的需求和意願,甚至,不屬於自己的物品也要強行搶奪。一旦對方不滿足自己,便會哭鬧或者動手打人。

可悲的是,往往發生這樣現象的時候,孩子身邊總有一個縱容他的爸爸媽媽或者爺爺奶奶。

孩子在家都是寶,如何讓孩子學會與別人平等和睦相處?

其實,現代家庭的孩子,在家裡不管是獨生子女還是多個孩子,都是在眾星捧月的環境中長大。也許作為家長越來越看重“教育”,但又缺少教育孩子的方法,不知不覺中造成了很多孩子唯我獨尊,自私自利的性格,與人相處時不懂得分享,只會爭吵,以打鬧為終結。有些孩子甚至從小養成打父母,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等各種不良習慣。

這樣的孩子從小缺乏與人平等和睦相處的意識,多是因為從小沒有培養孩子尊重他人的品格,因受不尊重他人的環境影響,造成性格霸道,過於自我,自然便不知道如何去尊重他人。

曾經有一位美國心理學家說過,我們現在是生活在“他人世界”,隨著經歷的發展,我們的生活中充滿了“他人”,我們享受他人提供服務的同時也服務著他人,我們與他人相處的同時也陪伴著他人,所以學會與別人平等和睦相處才是人生中的第一筆財富。

孩子在家都是寶,如何讓孩子學會與別人平等和睦相處?

要想讓孩子學會如何與人平等和睦的相處,家長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去著手幫助孩子改善和成長。

一、營造良好的家庭生活環境

和諧的婚姻生活會讓孩子知道與人和睦相處。因為家庭人際關係、家庭成員之間的交流習慣都會影響孩子如何與他人相處。若父母經常性的衝突,子女容易出現情緒混亂,社會適應能力較弱,甚至患精神分裂症的可能性比較大。經常吵架的家庭,孩子難以感受到父母的愛,缺乏安全感,也就引起孩子的負面情緒,不安,恐懼體驗增多。

父母與孩子善於溝通,可以解決很多問題。沒有哪個父母不愛自己的孩子,因為溝通不當,導致父母與孩子的關係產生破裂的例證枚不勝舉。

如:孩子每次考的不好,大人有沒有和孩子一起反思,一起分析,一起進步呢?若總趾高氣昂地對孩子說: “我怎麼生出你這麼笨的孩子”“你怎麼不向**學習”等之類定標籤,挖苦,對比的粗暴話語,只會對孩子造成心靈的創傷,導致孤僻的性格更不知道如何與人和睦相處。

不管是外向型還是內向型的孩子,家長都可以每天至少花半個小時和他們相處,不管是陪伴做作業,還是一起玩耍,一起看書,一起散步,一起聊天,都能讓孩子體會到家的溫暖。

孩子在家都是寶,如何讓孩子學會與別人平等和睦相處?

二、不要害怕孩子吃虧

俗語說:“吃虧是福”。每個孩子都是父母的心頭肉,誰願意自己的孩子被欺負和吃虧呢?

孩子從上幼兒園開始就接觸同年齡的人群,這如同一個小社會,孩子哭了不一定就是吃虧了,受欺負了,若是父母為自己的孩子強“出頭”,一切包辦與解決就會造成孩子不懂得與人和睦相處。

知乎上有很多關於“孩子被打以後怎麼辦?”的問題,其實這個問題也始終困擾著大多數家長。

讓人驚訝地是,很多家長贊成“打回去”。他們認為只有這樣才不會讓自己的孩子吃虧,才是解決問題的最好辦法。

但是,這裡涉及到兩個問題:

「如果有人打你,你怎麼辦?」

「如果有個比你強壯得多的人打你,你怎麼辦?」

看到第一個問題,絕大多數孩子在無理由被打時,家長想到的一定是要打回去。那麼第二個問題呢?我想會有一半以上的家長會仔細思考並沉默了。

“打回去”其實只是為了爭口氣,但當“打回去”的時候,只會讓自己的孩子更加吃虧,家長們仍然希望自己的孩子去爭這口氣嗎?

孩子被打有原因,無故招惹他人也是有原因的。多數孩子怕吃虧,都是因為有父母撐腰或者慫恿,強勢的父母必定會教育出強勢的孩子。

要想孩子與他人和睦相處,家長必須有不怕孩子吃虧的意識,遇事耐心分析原因,幫助孩子找到合理解決問題的辦法,心平氣和地化解孩子之間的矛盾。

孩子在家都是寶,如何讓孩子學會與別人平等和睦相處?

三、 學會尊重他人

不尊重他人,也不會被他人去尊重。孩子行為過於自我,言行不禮貌,帶有色眼鏡看人等等,都是不尊重他人的表現。

如果孩子沒有養成尊重他人的習慣,那麼在與他人相處的過程中必然做不到和睦相處。

關於學會尊重他人有幾點建議:

與人談話時注視別人,眼光不要飄忽不定;別人說話的時候不要打斷;不挖苦別人,揭露別人的短處,不輕易評斷他人。

很多家長從小過於重視對孩子學習能力的培養,而忽略了品行性格的培養和教育。

我們都知道做事先做人,如果孩子從小不懂得做人的道理,即使他的成績再好,考再高的分數,上再好的學校,當有一天他步入社會的時候,一定會因為性格的缺陷被社會教育,這個時候,作為家長,後悔都來不及了。

所以,從小教育孩子學會尊重他人,養成良好的品行習慣,比什麼都重要。

孩子在家都是寶,如何讓孩子學會與別人平等和睦相處?

除此以外,教會孩子學會傾聽和交談,讚美和感謝都能夠讓孩子更好與人和睦相處。

教育孩子是家長一生的事業,也是家長必須持續學習的一項任務。

要想讓自己的孩子在家是寶,在外也是寶,在家受寵愛,在外受歡迎,家長首先要有正確的意識,要從孩子的性格習慣開始培養,而不要僅僅沉迷於孩子學習成績的提高。

只要家長的思想意識對了,培養方向就不會出現偏差,孩子教育自然不是問題。如此,孩子在外與人相處便不會受到排擠,一定會成為一個人見人愛、備受歡迎的好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