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审理“民告官”案件的行政庭 如何融入“诉源治理”大格局

看审理“民告官”案件的行政庭 如何融入“诉源治理”大格局


近年来,随着我县城镇规划进程不断加快,征收拆迁、违建拆除领域的案件数量也逐年攀升。2018-2019年,象山法院审结拆迁拆违案件26件(2018年审结12件,2019年审结14件),分别同比上升21.12%和16.67%,其中行政机关败诉7件,占两年来所有行政败诉案件(15件)的46.67%。


今年以来,为有效降低疫情带来的冲击,我县各项重点工程都按下了复工复产“快进键”,这也给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带来一定的挑战和压力。


“如何能从源头防范相关行政争议的产生?”

“如何指导相关行政部门依法合规地行使职权?”

“如何为全县重点工程项目的顺利推进保驾护航?”


基于上述出发点,象山法院行政庭对近三年来的拆迁拆违案件进行全面梳理汇总,编印了《拆迁拆违相关行政行为常见法律风险提示》。通过对真实案例的剖析和延展,进行法律风险评析,并将其制作成册,发送至我县各个乡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局和房屋征收办公室等行政机关,目前已印制300册、发送180册。

看审理“民告官”案件的行政庭 如何融入“诉源治理”大格局

这步“先手棋”下在行政部门,作用却能利泽多方。近年来相关数据显示,由于拆迁拆违案件关乎群众的切身利益,进入诉讼程序后大多矛盾激烈、难以调和,于是,从源头上减少此类争议产生显得至关重要。对已经产生的相关行政争议,象山法院行政庭坚持提前介入、积极协调,妥善平衡好监督和支持的关系,逐一制定诉前化解方案,最大程度减少进入诉讼的行政争议数量。


日前,袁奇(化名)因某镇政府拆除其房屋而到处扬言,“协调不了的话就告到法院去”。法院经过了解,发现该镇政府在行政强制过程中确实存在违法行为,便第一时间将手册发送至该镇政府,并全程参与协调化解。对照手册内容,该镇政府充分认识到其执法行为违背了正当程序原则,表示会全力与当事人沟通调解,及时弥补给行政相对人造成的损失。目前,双方已初步达成调解意向。


看审理“民告官”案件的行政庭 如何融入“诉源治理”大格局

“这本手册涵盖了我们基层执法最易发生违法行为的环节和领域,在手册的指导下,我们以后违建拆除、征收拆迁就可以有效避免类似的违法行为了。”该镇政府工作人员说到。


点击原文查看手册全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