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会不会被叙利亚和乌克兰拖垮?

竹林听雨136479164


不会不会,应当说非常不会!

尽管俄罗斯已深度卷入叙利亚与乌克兰危机之中,但并非俄罗斯是毫无保留、举全国之力介入他国,应当说俄罗斯在这两个国家是非常有选择性、针对性地投入,也就是精准介入,仅就这一点就决定了俄罗斯不太可能被叙利亚、乌克兰拖垮。

小编得出这样的判断并非臆想,而是有三点原因:

其一、俄罗斯在叙利亚的战略目标是维持巴沙尔·阿萨德政权的延续,保住俄罗斯在叙利亚也就是中东地区唯一的军事基地。

为此,尽管俄军直接介入叙利亚的战事,派出空天军、陆军与海军参战,但规模并不大,投入的经费与资源都有限。有限的经费与资源基本上已实现了俄罗斯在叙利亚的战略目标。

虽说接下来俄罗斯还会长期在叙利亚驻军,但因为军队规模有限,且大多属于轮换性质,因而,维持他们存在的费用也不高。除此之外,虽然俄罗斯还向叙利亚提供武器装备,但这些武器装备均是俄军淘汰屯集的“旧货”,这些“旧货”本身拆毁所需的费用比运到叙利亚要高得多。

况且,俄罗斯为叙利亚提供武器弹药是有条件的,那就是未来叙利亚重建,为数不多的石油资源是要给俄罗斯优先经营的,这么算下来,俄罗斯其实还可以小赚一笔。

其二、俄罗斯在乌克兰走的也是“小投入大产出”的路线。

此前,面对乌克兰举国之力维持乌克兰东部稳定的情况,俄罗斯只派出小规模作战部队就足以应对。

更为重要的是,乌克兰东部地区是乌克兰最重要的粮食产地、煤产地、钢铁产地与其它重工业产地。只要这些核心资源控制在亲俄的乌东自治政府手中,俄罗斯就有了“补血”或“自我造血”的能力,乌克兰不至于成为拖垮俄罗斯的“流血伤口”。

其三,吸取苏联教训,采取“战略有效,战术精准”。

只要稍加对比就可发现俄军近年来的军事行动与战略已吸取了苏联在阿富汗战争的教训,不再讲求大规模占领与派军作战,而是采取“战略有效,战术精准”。这一新变化一则可以最大程度减少自己的投入,二则还可以最有效地利用当地的资源。

如此一来,乌克兰与叙利亚虽仍将持续相当长的时间,俄罗斯也将继续深度介入,但这两个国家相信都不太可能成为危及俄罗斯未来生存发展命运的战略负担。


陈一诺


俄罗斯在乌克兰问题和在叙利亚问题上的处境不同。

在乌克兰问题上,俄罗斯只是支持该国东部的亲俄武装而已,没有大规模动用地面部队介入。因此付出并没有像在叙利亚那么大。

在叙利亚问题上,俄罗斯是派出了大量部队真刀真枪去拼命的,而且损失了数十人为代价。当然背后的经济付出也不是一个小数目。

所以谈俄罗斯是否会被拖垮的问题要分开来看,主要是叙利亚问题对俄罗斯的拖累相对较大。

那么在木叔看来,俄罗斯可能会被拖垮需要三个基本条件:第一,俄罗斯持续大规模投入兵力;第二俄罗斯国内经济情况恶化;第三,叙利亚战争久拖不决。

目前来看,这三个条件都不具备。

第一,俄罗斯并没有持续大规模投入兵力,相反,俄罗斯一直想撤军。

前一段有媒体报道俄罗斯已经逐步从叙利亚撤出了部队。这一方面是因为这些部队已经完成了基本的战斗目标,帮助叙利亚政府军夺取了很多战略要地,战局逐步向着有利于巴沙尔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就是俄罗斯考虑到自身的情况作出的合理安排。

除了实际上在撤军以外,俄罗斯官方还几次提到了叙利亚战争后各国军队撤离的建议。当然也包括俄罗斯军队。单单从这个表态就能看出,俄罗斯不愿意长期在叙利亚“浪费时间”,这对军费开支只有美国十几分之一的俄罗斯而言,代价确实有点高。

第二,俄罗斯国内经济没有出现大规模恶化的趋势。

2017年虽然俄罗斯的GDP在全球排名下降,离开了前十名,到了第十二位,但本质不是俄罗斯经济出问题,而是其他国家上升势头太猛了。换句话说俄罗斯和自己比还是在进步的,只是和别人比相对落后了。

那么在叙利亚战争问题上,俄罗斯已经参战3年,获得了不少利益,特别是维护了巴沙尔统治避免被推翻。这已经达到目的了。在这3年里,俄罗斯经济没有出现类似委内瑞拉或者南非那样的大滑坡,可见战争没有对俄罗斯经济带来本质损害。

因此目前还不能说俄罗斯会被叙利亚战争拖垮。这暂时是个伪命题。

第三,叙利亚战争也不会久拖不决。

西方媒体最近都在讨论叙利亚面临“最后一战”的问题,也就是伊德利卜战役何时打响的问题。西方人认为,这个反政府武装的最后据点被拔除的话,巴沙尔的胜利就算是确定了。

未来也只有小规模冲突的可能,以及库尔德人如何与巴沙尔进行博弈。所以俄罗斯的任务基本完成,这也是该国开始谈论叙利亚战后撤军问题的主要背景。

只要叙利亚战争不会久拖不决,俄罗斯就不会一直在叙利亚不走。那么也就不存在俄罗斯可能被拖垮的理由。

但是一旦叙利亚反政府军势力回扑,俄罗斯恐怕还要在当地多呆一段时间。


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欢迎交流探讨!


木春山谈天下



首先看看当年苏联是如何陷在阿富汗“泥潭”,最后拖累到经济,最终使得苏联解体亡国的过程。前苏联一直对获得印度洋以及南下的通道感兴趣。而阿富汗就处在这个通道上,当年阿富汗的执政党是亲苏,领导人阿明也是亲苏派之一。但是当莫斯科知道阿明正在与美国接触时,就策划一场政变,直接派军队推翻了阿明的政权。这样就引发了阿富汗国内的穆斯林的激烈对抗,而美国方面正好处于越南战争后的收缩期,发现这个机会,就大力支持反对派,对抗苏联入侵,并且还利用自己的影响动员穆斯林发动圣战(这就是之后恐怖组织的起因),大量穆斯林前往阿富汗,美国还提供先进的武器,包括“毒刺”导弹,对苏联占领军沉重打击。大量的人员,军备的损失,看不见的对手,最终磨垮了苏军的士气,到了1989年,苏联正式从阿富汗撤军,并且这场战争拖累苏联经济,最终使得苏联民族矛盾加剧,没有过3年,苏联解体。

现在的乌克兰与叙利亚情况完全不同。普京政权已经吸取了前苏联的教训,采用了不介入,或者利用代理人介入的策略,用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利益,而俄罗斯本身不派军队直接参与。

如在叙利亚,苏联在中东唯一的军事基地就在叙利亚。现在俄罗斯继承了这个军事基地,但并没有派驻大量的军队,而是只驻有基本的军事力量(海军,空军基地),对叙利亚军队的指导只是采用顾问形式,通过“黄埔军校”的样式,不直接参与,但对战争进程可以施加影响。并且在叙利亚战场,成为俄军武器的试验场,很多俄军的新式武器在这里实战中获得检验,并且获得数据还拿回俄罗斯进行研究,对武器的改进起到重要的作用,这与以前,在阿富汗,美军利用反苏游击队试验武器是一个道理。

而在乌克兰,俄罗斯直接就是支持在乌克兰东部的代理人,重复斯大林的缓冲地带的理论,在乌克兰东部建立了两个共和国,防止俄罗斯直接面对乌克兰,并且当乌克兰与这些代理人发生冲突时,来自俄罗斯的支援可以伸不知鬼不觉地进入,如之前误击的防空导弹就是来自俄罗斯的支援。俄罗斯不直接出面对抗乌克兰,在国际上所受到到压力可以减轻,并且俄罗斯对乌克兰方面保持的威慑可以继续。现在在叙利亚与乌克兰,活跃着大量前俄军的雇佣军,这些人作战的目的就是为了钱,而不是为了国家利益。这样也是使局势复杂化的因素。


不管是直接参与,还是代理人参与,俄罗斯在乌克兰与叙利亚所花费的资金已经达到数十亿美元,这是难以避开,所以在以色列的提议下,俄罗斯正在就如何从叙利亚抽身进行谈判,毕竟这笔花费对于经济低迷的俄罗斯也是沉重负担。目前还没有到警戒线,但是如果可以解决对俄罗斯的军事,政治,以及外交来说都是一种“胜利”。


桥本看日本


苏联被拖垮解是有原因的,而且这对于俄罗斯也是一个警示。俄罗斯汲取了苏联解体的经验教训,很可能对叙利亚战争又不一样的认识,相比着拖垮苏联的阿富汗战争而言,叙利亚战争的策略和具体实施的方式有所不同。以前的苏联是直接自己介入,而现在俄罗斯在乌克兰和叙利亚问题上更多的是利用代理人作战的方式。

俄罗斯虽然在叙利亚战场上有军事基地,并且也派出了一些军队参与叙利亚战争。但是,目前俄罗斯并没有使用大规模的兵力,仅仅是想叙利亚政府仅提供武器弹药,帮助它消化石油资源获得经费,并动用空军偕同政府军作战,而且俄罗斯方面也没有扩大战争的打算。其实,俄罗斯并不希望叙利亚问题持续的拖下去,俄罗斯也一直在谋求撤军。

从另一方面来看,虽然俄罗斯经济不景气,在叙利亚战场上的军事行动的花费也很大。但是俄军参战叙利亚是互补性的战争,巨大的投资都获得了回报。再加上俄罗斯盟友希望它在西方牵制扬言重返亚太的军事力量,因此会将远远不断的资金输送给俄罗斯,俄罗斯的经济的总体形势还好,经济没有出现大规模恶化,更不会崩溃垮掉。

2017年虽然俄罗斯的GDP在全球排名下降,离开了前十名,滑落到了第十二位,但本质不是俄罗斯经济出问题,而是其他国家上升势头太猛了。换句话说俄罗斯和自己比还是在进步的,只是和别人比相对落后了。俄罗斯军队在叙利亚战争中的军事行动已经接近3年,但是经济并没有出现大的问题。

还有就是,叙利亚问题是能够解决的,不会就这么拖下去。目前叙利亚战争上的局势对叙利亚政府军和俄罗斯军队比较有利,反政府武装的势力已经被大大削弱。所以,叙利亚问题应该会在不久的将来得以解决。局势稳定下来后,其今后也只可能爆发小规模的冲突。普京和梅德韦杰夫领导下的政府经获得充足的时间解决经济压力,和戈尔巴乔夫政府相比他们面临的不是绝境而是机遇。

而如果叙利亚问题顺利解决了,俄罗斯也会退出叙利亚战场了,一个亲俄的叙利亚政府还能帮助俄罗斯进一步建设国内经济,对俄罗斯能源企业掌控中东油气资源有很大帮助,因此从长远看此次出兵叙利亚能够让俄罗斯经济更上一层。那时俄罗斯就能够抽出身来了,就更加不会被拖垮了。当然,如果叙利亚问题解决后,反政府武装死灰复燃,卷土重来,那么俄罗斯恐怕还会重返叙利亚,这是一个可怕的恶性循环。


利刃军事


俄罗斯军队

俄罗斯为何介入乌克兰与叙利亚

1.俄罗斯介入乌克兰危机。2014年,乌克兰亲俄派总统亚努科维奇被亲美派尤先科、波罗申科等人推翻,逃亡俄罗斯。由此,引发乌克兰国内亲俄派不满。克里米亚进行了全面公投,98%的克里米亚人支持加入俄罗斯。俄罗斯欣然接受,并将克里米亚是俄罗斯领土写入了宪法。与此同时,乌克兰东部的顿涅茨克州与卢甘斯克州也宣布独立,成立了顿涅茨克共和国与卢甘斯克共和国,俄罗斯也予以承认。乌克兰曾经是苏联加盟国,与俄罗斯关系密切,如果投入到西方的阵营,对俄罗斯非常不利。因此,俄罗斯为了制衡乌克兰,不得不介入乌克兰局势。

2.俄罗斯介入叙利亚内战。叙利亚是俄罗斯在中东地区最后一个铁杆盟友,俄罗斯唯一的海外海军军事基地就位于叙利亚的塔尔图斯。如果叙利亚阿萨德政权被反对派推翻,成立亲美的逊尼派政府。那么,俄罗斯在中东再也没有立足之地。所以,2015年9月,俄罗斯以打击ISIS名义大规模出兵叙利亚。在俄罗斯的帮助之下,叙利亚政府军反败为胜,目前已经控制了70%以上的领土。叙利亚反对派龟缩在伊德利卜省,阿萨德政权胜利在望!

驻叙利亚俄军

俄罗斯不仅不会被拖垮,反而越战越强

在介入乌克兰危机与叙利亚内战以后,俄罗斯不仅没有被拖垮,国际地位反而不断地提升。特别是在介入叙利亚内战以后,俄罗斯在中东地区的影响力不断扩大。仅仅是2018年,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先后三次访问俄罗斯,磋商叙利亚相关问题。俄罗斯与土耳其的关系也得到了改善,双方在叙利亚问题上达成了同盟。甚至于,土耳其不惜冒着得罪美国的风险,执意进口俄罗斯的S-400反导系统。

通过介入乌克兰危机与叙利亚内内战,俄罗斯打破了美国的战略围堵。俄罗斯通过卢甘斯克与顿涅茨克,拿住了乌克兰的七寸,使其不敢贸然加入欧盟或北约;俄罗斯通过介入叙利亚内战,重建了塔尔图斯海军基地、新建了赫迈米姆空军基地,大大增加了在中东、地中海地区的影响力!可以说,俄罗斯通过两次军事介入,提升了国际地位,越战越强,何来拖垮之说?

欢迎大家讨论,俄乌重归于好,俄罗斯会将克里米亚还给乌克兰吗?


美国观察室


2017年俄罗斯的经济总量只有不到1.6万亿美元,俄军军费开支在近几年也因为俄国内经济的不景气而出现了持续的下降,在这样的情况下俄军在叙利亚和乌克兰的军事行动确实会给俄罗斯构成很大的压力,不过俄罗斯在叙利亚和乌克兰的军事行动规模有限,它们并不至于将俄罗斯拖垮。
(俄军战机在叙利亚)

首先,俄罗斯并没有将军队大规模投入乌克兰东部地区,所以乌克兰的局势不会给俄罗斯造成太大的直接经济压力。乌克兰东部地区的分裂很大程度上是由俄罗斯的干涉造成,不过乌克兰只是形成了分裂的局面,它并没有因此爆发内战。俄罗斯军队在乌东部地区的任务主要是培训和支持乌东地区的民间武装,并且俄军主要是驻扎在俄乌边境地区,乌克兰政府军摄于俄军的强大实力,所以它们一直不敢对乌东部地区民间武装采取军事行动。

俄罗斯在乌克兰东部地区的消耗主要在于向乌东部地区民间武装提供武器装备和军事培训,因为并不存在实际的军事冲突,所以乌克兰局势并没有给俄罗斯造成多大的拖累。乌克兰局势给俄罗斯经济带来的伤害实际上主要还是由它引起的西方国家的集体经济制裁所造成。俄罗斯对乌克兰东部地区局势的干预导致它与西方国家的关系急剧恶化,俄罗斯经济在2015年和2016年连续两年的衰退很大程度上就是由西方国家的经济制裁所引起。
(普京和乌克兰总统波罗申科)


不过既然俄罗斯已经在西方国家的经济制裁中坚持了好几年,这足以说明虽然西方的制裁给俄罗斯经济造成了很大的压力,但是它并不止于把俄罗斯拖垮。另外,虽然俄罗斯在叙利亚战场投入了军力并且也进行了实际作战,但是俄军的行动规模有限,还没有达到足以拖垮俄罗斯的程度。况且叙利亚政府军不仅仅有俄军的支持,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在叙利亚战场也非常卖力,10万伊朗军队给俄叙联军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也为俄罗斯减轻了军事压力。

虽然俄军在叙利亚战场活动的时间已经有三年,但是俄罗斯在叙利亚的军事投入规模并不大,所以叙利亚内战会持续这么久还无法结束。当然,俄罗斯经济实力毕竟还是和美国存在巨大差距,所以俄军向叙利亚战场的持续输血必然还是会给普京造成很大的压力,所幸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并没有给叙利亚反对派提供太大的支持,这也让俄罗斯得以在叙利亚战场耗下来。
(巴沙尔和普京)


尽管乌克兰和叙利亚并不至于拖垮俄罗斯,但是俄军显然并不具备同时向乌克兰和叙利亚两个方向持续输血的能力,所以普京现在非常迫切地希望叙利亚内战能够尽快结束,以便俄军能够从叙利亚战场抽身而出。当然,目前的叙利亚局势还是对俄罗斯非常有利,因为俄叙联军已经收复了大片的叙反对派控制区,巴沙尔如果能在俄军的帮助下继续拿下伊德利卜,那么叙利亚内战也将从此告一段落。总之尽管叙利亚和乌克兰给俄罗斯造成了很大的压力,但是它们都不至于将俄罗斯拖垮。


李姓先生


俄罗斯当然不会被叙利亚和乌克兰问题拖垮,因为叙利亚、乌克兰问题本身就是俄罗斯破局美国和欧洲各国围堵的一环重要戏码。首先说叙利亚问题,本身是美国制造出的“阿拉伯之春”运动的产物,从2011年到现在已经7年之久,可以说局势已经超过美国可控的范围之内,不然的话,美国本来是稳坐钓鱼台当着幕后大BOSS,最后看到叙利亚局势变成这个鸟样,也不得不从幕后走到前台,参与到叙利亚内战中来。

俄罗斯本来深受欧洲和美国的军事围堵,但叙利亚问题出现给了俄罗斯破局的希望,叙利亚政府是俄罗斯在中东的传统盟友,出兵叙利亚有理有据,保护盟友安全,而俄罗斯军队在消灭打击ISIS(伊斯兰国)中表现突出,也极大震慑美国和欧洲各国,让他们不敢轻举妄动。

叙利亚难民也帮了俄罗斯的大忙,大量的难民涌进欧盟各国,让这些国家搞得焦头烂额,而且内部相互指责,欧盟都面临彻底分裂的危险,英国已经脱欧公投成功,波兰等国也打算脱欧,欧洲各国已经无力再对俄罗斯形成像样的军事压力了。

乌克兰问题是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俄罗斯一次试探,看一看俄罗斯的具体反应,但没想到就是俄罗斯不能容忍家门口被威胁,2014年出兵占领克里米亚,虽然算不上破局,但也暂时解决北约对俄罗斯的军事威胁,乌克兰内部则因为亲西方和亲俄罗斯各种势力打的不可开交,处于内乱之中,俄罗斯几乎算是隔岸观火 ,不是太受影响。所以说,叙利亚问题和乌克兰问题不会拖垮俄罗斯,反而成为俄罗斯反击欧美围堵的长矛。


大正看世界


俄罗斯在今后,会不会被叙利亚和乌克兰拖垮?

俄罗斯作为世界第一领土大国,是排在美国后的第二军事强国。俄罗斯可以肯定是世界强国,但却不是世界发达国家。目前的俄罗斯是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俄罗斯是一个能源出口大国,俄可谓是在欧美西方国家的制裁中艰难的生存。由于西方国家的众多制裁,俄罗斯的经济状况一直较为糟糕,经济一直处在下滑和不景气的状态,好在苏联时期给俄罗斯留下来坚实的后盾基础,使得和欧美国家抗衡至今……

目前俄罗斯的这种状态,乌克兰和叙利亚问题会不会把俄罗斯彻底拖垮呢?

答案当然是不会的,2014年乌克兰走向颜色革命抛弃了亲俄路线,投入了欧美西方国家的怀抱。俄罗斯只是兵不血刃的收回了对俄有着极其重要战略意义的克里米亚,俄罗斯并没有长期被乌克兰所拖累。相反的是由于"克里米亚事件",反而增强了俄罗斯国内民众的凝聚力。进一步提升了普京在俄民众中的光辉形象……



叙利亚问题上,众所周知中东地区是世界上的能源中心。当然也是目前世界战争的爆发原地,往往只要是有火种或是火星的出现就能引起战争、引起流血冲突,叙利亚战争已经进入很多年。说白了,叙利亚战争就是在中东地区美国和俄罗斯之间的相互博弈。


现在的叙利亚战争已经进入尾声,在俄罗斯、伊朗的武装力量帮助下,叙利亚局势已经被叙利亚巴沙尔政府军基本控制……

俄罗斯之所以要参与叙利战争,当然也是为了获取中东地区俄最大的根本利益。中东地区是世界的能源中心,同样也是世界的财富中心。叙利亚是俄罗斯在中东地区的战略支点,俄罗斯在海外唯一的一处战略军事基地港口也在叙利亚。俄罗斯参与叙利亚内战,对于俄来说是稳赚不赔的战争。



由于俄罗斯武装力量直接参与叙利亚战争,不仅增加了俄罗斯在中东地区的影响力,而且中东地区各国对俄军购方面也都加大了力度。尽管当时的叙利亚战争对俄罗斯经济带来一定影响,但从长远来看俄罗斯不仅保护了自身在中东地区的根本利益,也使得俄罗斯在中东地区能够获得更大的经济和战略上的利益……


水煮老牛慢火炖


美国又要联合G7国家对俄罗斯采取新的制裁措施,从乌克兰问题到叙利亚问题,前段时间的间谍中毒案。西方对俄罗斯的制裁在逐渐加码。有分析指出,俄罗斯的在国际油价低迷、世界经济滞缓和连续的外部制裁的大环境下,很难再靠能源经济支撑下去。总之,言外之意都是俄罗斯会最终被拖垮。

但这是杞人忧天的想法。在经济和国际政治领域,俄罗斯把可能到来的G7联合制裁看得很淡。俄罗斯官方回应称,新的制裁不会让俄罗斯处境比以前更坏。实际上,美国及其西方盟友的制裁措施和力度都已经没有新意而且是强弩之末。而在俄罗斯看来,好的一面是,欧洲主要大国在很多涉俄问题上与美国的分歧越来越大。

细化到乌克兰和叙利亚问题。俄罗斯吸取了前苏和美国的教训,制定有效的符合自己能力的战略规划,不过多的深入上述两国问题。这样可以使俄罗斯的综合资源(政治、外交和军事),尤其是军事投入都相对有限而且绝对可控。乌克兰问题并非会被俄罗斯单独看待,应该是会被纳入俄罗斯的东欧战略之中。

众所周知,乌克兰问题的出现是北约东扩战略的必然结果。如果俄罗斯持续的在自己西线家门口与美国和北约博弈,那么可以辗转腾挪的空间会越来越小,也越来越被动。2015年9月军事介入叙利亚问题,不但拓展了战略空间,而且保住了叙利亚这个地中海的战略桥头堡和中东战略的跳板。这其中的成本及利益得失,俄罗斯都是提前谨慎预算过的。

美国和北约希望俄罗斯被压垮拖垮,但这只是一厢情愿。而且他们也很矛盾,因为俄罗斯出其不意的出兵叙利亚,不但缓解了东欧的压力,同时还彻底打乱了美国及其区域盟友在叙利亚的“阳谋”。搞得土耳其和美欧阴阳不调,美欧之间分歧加深。这样下去,俄罗斯没被拖垮,北约反倒是危险了。


高峰军事观察


俄罗斯已经在负重前行中!

其实叙利亚和乌克兰的局势应该是超出了俄罗斯的预料,首先说说叙利亚战争应该说有几个意想不到。

第一,把一场反恐速决战变成了一场消耗战。以俄罗斯的实力在叙利亚打一场反恐战无疑就是一场实力悬殊的碾压战,俄罗斯不仅占据了道义的制高点,而且实力也高出N个等级。

一旦反恐战争结束,不但对叙利亚阿萨徳政府有再造之恩,而且以俄为首的反恐联盟,伊朗、叙利亚、黎巴嫩真主党武装、哈马斯武装等就可以不但摁住以色列,还可以震慑中东土豪国,成为中东新主人!


(俄车臣军警派往叙利亚)

但是由于美的介入,美把库尔德人武装和叙反对派通通武装起来,使得叙利亚战争变成了消耗战;

第二,战争优势转瞬即逝。俄罗斯宣布从叙利亚撤军后,仅仅保留了塔尔图斯海军基地和赫梅明空军基地。但是叙利亚政府军已经占领了全国95%的面积。

俄罗斯刚刚撤军,叙反对派武装在哈马、伊德利普、阿布卡迈勒、东古塔和代尔祖尔同时发动反攻。叙利亚唯一的油气田地区代尔祖尔被美支持下的叙民主军(库尔德人武装为主)拿下。


(40万人口的东古塔连日遭轰炸)

东古塔地区的反对派武装还常常用迫击炮炮击俄大使馆和商务代表处。引发最近叙政府军重兵包围和轰炸,造成人道主义灾难。

第三,2016年特朗普上台本来对俄非常有利,特朗普是普京总统的铁粉,有强烈改善俄美关系的意愿。

但是随着通俄门的发酵,美俄关系跌破冰点,美以俄干涉大选为由,对俄启动全面经济制裁,美警告所有和俄打交道的政府、企业和个人,要求其断绝与俄来往。

同时乌克兰局势使得欧洲方面对俄关系也没有得到好转。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今年年初到访欧洲,发现欧洲前所未有的恐俄,甚至超过了冷战。

欧洲今年追随美帝继续对俄实施制裁,而过去的制裁已经造成了俄罗斯的巨额损失,第一次制裁时,俄罗斯为了稳定汇率,曾经动用了2000亿美元外汇储备,结果使得俄罗斯的外汇储备由5000亿美元跌到3000亿,俄罗斯被迫放弃扛住汇率,结果卢布暴贬70%,俄罗斯经济受到沉重打击。

俄罗斯最近宣布石油放弃用美元结算,结果美国就用超级油轮运输石油趁机抢占俄罗斯石油的传统市场:欧洲市场和亚洲市场,使得俄经济雪上加霜。


(乌克兰重装甲部队)

现在乌克兰军与东乌克兰武装开始了新一轮的激烈交火,乌克兰重新装备一新的重装甲坦克部队开始陈兵前线,而东乌武装相当一部分武装力量已经被俄调往叙利亚战场。

东乌克兰和叙利亚长期的战争确实令俄面临现实的巨大压力,希望俄罗斯民族雄起,顶住压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