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穫伯克利、西北、帝國理工等10世界名校錄取,我是如何準備的?

以下內容整理自畢達第202期分享會


學生背景


X師兄

中山大學,交通工程

在畢達幫助下,成功錄取2020年:

●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MENG program in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

● 西北大學,MS in Civil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Transportation systems analysis and planning)

● 帝國理工學院,MSc in Transport

● 倫敦大學學院,MSc Transport and City Planning

● 密歇根大學,MS in Civil Engineering(Transportation)

● 密歇根大學,Master's program in Urban and Regional Planning

● 南加州大學,MS in Civil Engineering (Transportation Systems)

● 南加州大學,MS in Transportation Systems Management

● 紐約大學,Master's in transportation planning and engineering

● 加州大學歐文分校,MS in Engineering Management

分享實錄


1.如何選校


X師兄首先,我衡量了學校排名與土木專業排名,綜合二者排名由高到低列出學校清單。


收穫伯克利、西北、帝國理工等10世界名校錄取,我是如何準備的?

(以上是我當時選校清單的一部分)

其次,根據學校的申請要求、個人喜好等,根據錄取可能性大小對排名做些調整。這樣可以一目瞭然,區分出各學校的層次,大概分為“衝刺、爭取、保底”這三類學校。最終,在我拿到offer的學校中,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專業排名最高,在國際上知名度較高;同時處於最發達的加州,毗鄰硅谷,資源充裕(類似於北上廣深),因此我選擇了伯克利。


近幾年中美關係惡化有目共睹,美國也在逐步收緊簽證政策,特別是去年8月在我選校時。因此出於“能不能拿到簽證”的擔心,我選擇了英美同申,英國作為去不了美國的“退路”。結果第一份offer就是倫敦大學學院(UCL)發來的,結束了我漫長的擔憂哈哈。


交通工程作為小眾學科,申請難度要遠小於類似計算機科學、金融等熱門專業,因此選校不必過於保守,MIT、伯克利這種一流學校要勇於申請。同時,一些頂尖學校,例如大部分的藤校,沒有交通工程專業,建議根據自身興趣與條件,申請一些相似的或者感興趣的專業,例如工程管理、系統工程等。


對於轉專業的同學,建議在學好本專業,保持績點的條件下,系統地自學目標專業,通過輔修、網課、實習等形式,豐富知識與經歷,這樣才能為轉專業申請成功增加可能性。


2.如何備考


X師兄:我自己有一定的英語基礎。四級611,六級606,都是一次考完。同時,在大一入選了中山大學英語卓越人才的第一屆培訓班,進行了為期兩年翻譯專業的輔修,因此對於TOEFL、GRE的學習沒有太吃力。我的TG流程大概如下:10月-11月參加TOEFL培訓班,11月底首考105分;1月-2月利用寒假時間參加GRE培訓班,4月初首考327分。


我認為參加考試培訓班是非常必要的。TOEFL、GRE說白了也是考試,就需要應試教育。聽力、閱讀、寫作、口語各有老師輔導,可以學到許多考試的技巧,例如TOEFL閱讀如何回到原文找答案、口語如何組織回答等,比自己準備效率高得多。當然我也認識許多英語大神,裸考110等等,但畢竟是少數。


對於英語水平一般甚至不太好的同學,參加培訓班是短時間內提高成績的首選。報20人的大班就好,價格便宜,而且可以發現大家的一些共性問題,加深記憶。考前兩週要規律的模擬考試,例如刷TOEFL的TPO等,對於把握時間、答題節奏等有重要幫助。


最後,考試的戰線切記不要拖太長,TOEFL可以上完課就去考,GRE可以上完課、背完詞彙就去考,千萬不要拖三個月、半年再考,學到的技巧會統統忘掉,培訓班等於沒上。


TOEFL、GRE都有紅寶書、綠寶書等,基礎薄弱的同學可以先買回來背詞彙,推薦買亂序的,不然長期背一個首字母的會乏味。想要自學的同學,請入手特別厚的官方指南,對照著刷題、總結就好。報班的話,會附贈所有資料的,不必自己購買。


3.如何提升軟背景


X師兄:首先,我相信各專業的老師都樂於幫助學生接觸科研的。豐富的實驗室經歷會為申請者加分許多,因此建議有條件的同學進入導師的科研小組,跟著師兄師姐做課題,不僅能夠學到知識,還能豐富閱歷


如果能在導師發表文章時有署名,那將為簡歷大大增彩。此外,學校、專業等也會舉辦各類比賽,例如大學生創新訓練大賽、美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MCM/ICM)、交通科技大賽等,推薦同學們積極組隊參與。


對於工科而言,以上科研經歷十分重要,實習的重要性不及科研,但若能進入世界五百強等知名企業,從事一些專業性的工作,對申請也是十分有幫助的。


我所在的交通工程專業單獨開設了一門生產實習課,提供了許多企業供學生實習一個月。我選擇了世界200強廣汽集團下的廣汽研究院,在智能網聯中心實習了兩個月的時間。雖然汽車生產與交通並沒有太大聯繫,但我在實習期間參與了調研、車機測試等系列工作,證明了學習、工作的能力與態度,我覺得對申請是加分很大的。


4.如何做時間規劃


X師兄:大二的暑假、大三開學前才決定出國。當時成績離保研還差了6、7名,處於班級中上游,同時有一定英語基礎,這才決定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此外,就排名來講,中山大學的交通工程專業實力不強,因此我希望去到專業能力更強的學校就讀,為以後找工作也打下基礎。


因為決定出國比較晚,所以大三一開學,除了好好學習提升績點之外,就是報班學TOEFL了。剛也有提到,語言考試沒有太大的難度,都是一次過,因此也有時間參與了大創、美賽等,並且大三暑假兩個月都用來實習。


大三下學期,由於用人單位需要審核簡歷,所以我就聯繫老師寫好了簡歷的初稿,實習結束後又添加了實習經歷。同時,在大三暑假我確定了選校清單,同時聯繫了三位老師並寫好推薦信。針對清單裡的具體學校,又寫好了個人陳述。大四開學之後的10月-11月,陸續遞交TOEFL、GRE成績,郵寄成績單,學校系統裡填寫申請,繳費等等,陸續完成了申請。


12月至今,就是等offer、決定去哪啦。


5.文書寫作經驗


X師兄:文書是學校認識、評估申請者的渠道,因此需要格外重視。


簡歷,客觀地陳列了你的績點、科研、實習、志願服務等等,最能夠體現你的個人價值。推薦信,從老師的角度描述了你對學習、科研的態度,反映了你給他人的感覺與印象。個人陳述,是從自己內心出發,講你為何要選擇這個學校、這個專業,以及日後的規劃等等,是你內心意願的流露。


學校通過客觀經歷、主觀評價、內心意願這三個角度,就可以準確地評價你的能力、為人,與眾多申請者對比,從而決定是否給你offer。因此,文書的專業性、準確性,是影響申請的重要因素


簡歷取決於你的客觀經歷,可發揮的空間較小,要將重要的、有成果的、體現價值的經歷寫上,捨棄一些平淡無奇的經歷。


推薦信一定要找熟悉的老師,例如你的導師、教過許多門課的老師、班主任等等,這樣首先保證了可信度。其次,不要一味誇讚,不要說空話套話,例如:he is the best student I’ve ever taught等等,要從實際經歷出發,體現申請者的品質、能力。


個人陳述可以講一些獨屬於你的、獨一無二的故事,全面地表達出你為什麼要申請該專業,更有說服力。


6.交通專業就業前景


X師兄:由於簽證政策一步步收緊,我目前只是希望找到實習,利用OPT政策增加些閱歷,然後再回國就業。個人對學術研究興趣不大,因此不準備讀博。


交通專業作為工科,就業面其實十分廣:專業性的交通局、規劃局,再到物流、汽車、銀行甚至BAT等互聯網公司,都需要工科人才的加入。誰也不能保證以後從事的就是現在所學專業,是根據時代背景與個人意願來變化的,因此提升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才是關鍵點。


7.是否要找機構


X師兄我認為拿到這些offer,畢達的兩位老師是最大的功臣

。從前期的規劃、選校,再到文書、申請,畢達都給了我細緻且專業的幫助。因此我覺得,選擇留學機構、選好留學機構,對於節約時間、提升效率是極為重要的。


首先,非常多中山大學的同學選擇了畢達,包括我同專業的師兄師姐們,而且都拿到了理想的offer,因此畢達團隊有著豐富的申請經驗


其次,某些大企業旗下的留學機構動不動就開價10萬+,推薦許多昂貴的科研項目;某些機構要求拿到獎學金offer的申請者按一定比例交出部分獎學金;某些機構的老師申請過程完全保密,學生看不到學校的郵件,機構甚至收取某些學校的佣金從而推薦學生接受某個offer,同時隱瞞其他的offer。


以上種種問題,在我國龐大的留學市場中屢見不鮮,是我在前期選機構時的親身經歷。


之所以選擇畢達,就因為申請的過程全部透明,文書可以隨時和老師商量、調整,專業性強、價格實惠。


一年半的時間裡,從一無所知到拿到了心儀的offer,我真正體會到了畢達老師們的高效、專業、耐心。


再次謝謝各位老師!


以下是X師兄的服務老師王老師的分享:


8.X師兄錄取的關鍵因素


王老師:首先,X師兄的本科專業背景和申請的項目很一致。在申請中,很多人可能會忽略掉這個因素,因為大部分學校的項目都能接受很多專業背景。但要注意的是不能跨度太大,如果明顯是跨專業申請,要看學校的項目要求學過哪些先修課和背景,背景缺的太多最好就不要去碰壁了。但如果還是很想申請的話,就要去補充一些相關的背景,最好的方法就是輔修相關的課程,但輔修至少也要一年的時間,也就是要從大二開始。


而很多人並沒有那麼早就確定要出國留學,可能很多都是大三才有想法,這個時候輔修基本上是來不及了,而且還要準備GT考試,沒有那麼多精力。那我這邊是建議可以通過自學一些網課來補充相關的背景。當然也不能百分之百地說網課是一定受學校認可的,但還是有一定的幫助。一些學校在網申表格中會讓你羅列成績單以外的課程,比如大四正在上的以及自學的網課,那就說明學校還是會考慮自學的課程的。另外,通過自學對某些知識點有了更深入的見解後,在寫文書階段也會有更多的想法和思路。


其次,X師兄的各項分數都比較高,他的GPA按4分制算有3.7,GRE 327,TOEFL 105,時是很優秀的。分數是申請是否成功的一個關鍵因素哦。而且X師兄是分別在18年的11月和19年的4月考出的分數,是很早的,也是因為這樣他在19年暑假就有了實習的時間,而且能夠很早就提交了申請。


我們都知道GRE 320和TOEFL 100是通常建議考到的分數,很多同學還是能考到,但大部分僅僅只有320和100出頭,很少能夠超越325和105,如果能超越325和105,你的優勢就會顯現出來了。所以在刷分的時候要有一定的野心,分數越高你在申請中的優勢就越大。


但也要注意,刷分一定要量力而行哦,不能給自己太大的壓力以及過高的目標而導致事倍功半。另外,還有一個需要注意的點就是X師兄的TOEFL口語有26分,各項分數都比較平均,沒有哪一個小分是拖後腿的,這點很好。因為有些高分的同學通常是因為強項拿了高分甚至滿分,而弱項(通常是口語)比較低,那招生官看的時候是會有點打折扣的。所以同學們在複習的時候一定不能偏科哦,尤其口語要多練習早練習,不能到了考試跟前才開始。


再次,除了硬性分數,X師兄的軟性背景還包括一段廣汽研究院的實習、數學建模大賽、大創和幾個課程項目。其實他的軟性背景不算很優秀。在實習中,公司安排的工作不夠核心、多而雜(實習生的待遇很多都這樣);然後數模和課程項目也不算真正的科研項目。但不能說實習水就不去做,數模沒有水平也不去參加(除非有資源去參加更有水平的項目),不然你的簡歷會很空白。


碩士申請總的來說,科研研究的課題/內容不太深入沒關係,但一定要去參加。作為本科生,研究項目沒有做得很深入是正常的,學校也不會期望你有很高的像碩士生/博士生那樣的研究水平,但他們會希望看到你有積極的態度、動機和逐步積累的歷程,證明你願意去學去做。就像X師兄說的,證明了學習、工作的能力與態度,對申請是加分的。當然如果能做出很高的研究水平,出乎學校的意料,那肯定是更好的啦。而且對於參加的實習、科研之類的項目,先前做得不是很深入的,後期都可以多去了解然後在文書裡都可以適當地包裝的。


9.理工科學生如何做軟背景提升?


王老師:軟性背景包括實習經歷、科研項目、各類比賽、社團活動、志願者活動等等很多,但對於申請理工科來說,最重要的是科研項目


科研項目可以是在學校裡跟老師做的研究項目,也可以是在實習中(研究院或各類企事業單位)參與的研究項目。但我會比較建議在學校裡跟老師做研究項目,因為研究一個課題通常需要很長的時間,而實習一般只有2-3個月,公司一般只會安排一些雜事給實習生,很少會讓實習生參與到真正的研究項目,收穫會比較少。但像X師兄說的,他們專業有實習課,而且提供很多企業供選擇,其中還不乏世界五百強企業,那我也很建議去這樣的企業實習。但是實習不能只是走個過場,而要做到多看、多思、多做。通過實習加深對相關領域和實際應用的理解,至少要對所在崗位所在行業有不同於局外人的理解。


而在學校裡跟老師做研究項目,可以持續很長時間,能夠把整個項目做完。而且自己的老師一般都會給很多指導,教你去讀哪些相關的論文、先學哪些內容之後再開始做研究,也會分配比較多、比較重要的任務給你鍛鍊。項目做得好,還有可能跟老師一起發表論文,這些都是在學校跟老師研究的益處。


不過其中也需要自己努力去跟老師溝通、反饋自己的進度,爭取更多的任務,不能等著被分配,要主動一點。但也不是每個老師都剛好有項目可以做,如果沒有的話,則可以去參加一些比賽,像大創和數模都是很常見、每年都有的,要抓緊機會去報名參加。


而像社團活動、志願者活動這些,如果感興趣的話,大一大二有時間可以去增加一下閱歷,但到了大三就不建議浪費時間和精力在上面了,複習考試和積累科研經歷才是最主要的。


10.跨國家申請要注意什麼?


王老師:X師兄是美國和英國一起申的,當初本來只打算申請美國,但後來考慮到美國的簽證未來可能有變數,加申了英國。


當多個國家一起申請的時候就要注意自己最想去的是哪裡,可以分配多一些申請名額,而拿來保底的國家則可以分配少一些申請名額,而且最好選擇錄取幾率比較大的學校,畢竟是拿來保底的。不過也會有同學想著這個國家並不是我最想去的,除非拿到最好學校的錄取,那也可以按照自己的意願選擇衝刺檔的學校來申,每個人的選擇都不同。


X師兄是拿英國來保底,而英國的院校比較看重學校檔次和GPA,X師兄是985&211院校出身,GPA有85/100以上,這樣的條件IC和UCL的交通項目基本上都是可以錄取的,因此英國只申請了這兩所,最後也都拿到了錄取。


而主申的國家建議選擇的學校儘量分散一些,最好有衝刺檔、穩妥檔和保底檔,不要都集中到一檔,不然可能會面臨全拒或者錄的都是保底的學校,那就很吃虧了。


除了選校方面,跨國申請需要做的準備也不太一樣。總的來說,英國或者其他比如香港、新加坡的理工科,比美國的理工科需要準備的東西要少。


首先是GRE,像英國和香港的理工科基本上可以不用考GRE的(當然有高的GRE分數也會加分),新加坡個別項目需要GRE。所以如果你申請的國家地區裡沒有美國的話,可以根據自己申請的專業要求來決定要不要考GRE哦。如果不考的話,確實可以省下很多時間和精力準備其它事項。


另外,還有很多細節方面需要注意,比如美國個別學校的個別項目需要做成績單WES認證,美國院校需要GT送分等等。


還有推薦信的提交方面也會有不同,美國基本上是網推也就是學校發郵件給推薦人,但英國G5之外的很多學校都是可以自己上傳推薦信的,不用學校發郵件給推薦人的,這樣就避免了經常叨擾推薦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