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真的有过“五胡乱华”?(二)

西晋末年,中原大地遍地烽火狼烟,这场祸乱的根源,是由于西晋统治者内部的权力纷争,以及对于各个民族的劳动人民的压迫而带导致的,而同时,与自西汉以来的民族政策,也有非常密切的关系。

自魏氏以来,夷虏内附,鲜有桀悍侵渔之患。由是边守遂怠,鄣塞不设。而今丑虏内居,与百姓杂处,边吏扰习,人又忘战。受方任者,又非其材,或以狙诈,侵侮边夷;或干赏啖利,妄加讨戮。夫以微羁而御悍马,又乃操以烦策,其不制者,固其理也。是以群丑荡骇,缘间而动。虽三州覆败,牧守不反,此非胡虏之甚劲,盖用之者过也。


中国历史上,真的有过“五胡乱华”?(二)


如果不是西晋统治者高压的民族政策,这场浩浩荡荡的神州之乱,完全可以避免,最终,西晋王朝也被覆灭在这场风波里。在后世的认知中,五胡乱华 的民族主义属性被人为的扩大了。而回到我们的前文,最初的五胡仅为匈奴人,就连“东胡”的鲜卑人,也没有被算在内。

五胡乱华的最初定义,仅仅就是“五部胡人”的简称。五部胡,始于西汉,为归附西汉的匈奴人。东汉末年,曹操将这些人,划为五部,于是,就有了“五部胡”的称呼。

《晉書•劉曜載記論》:「是以策馬鴻騫,乘機豹變,五部高嘯,一旦推雄,皇枝相害,未有與之爭衡者矣。」

最早有关五胡的说法,是出自《晋书元帝论记》,文章中有“晋氏不虞,自中流外,五胡扛鼎”的说法,此时的五胡,绝对不会鲜卑人、氐人和羌人,西晋灭亡于316年,而此时,这些民族的军头,根本没有形成气候。

而五胡的说法,只能是匈奴人。

实际上,氐和羌两个民族,很早就接触了汉族,甚至可以追溯至商代。《后汉书西羌传》中,就有赞颂了商王武丁,“氐和羌”两个民族,“莫敢不来王”的说法。和氐与羌相比,虽然匈奴人也与汉族同源(《史记》),但他们实力强大,有自己的生活方式与文化,甚至语言和也汉族不相通,所以,从历代史书的民族情感上,匈奴都不会被汉族书生们认同。史家更不会认同匈奴人。

而实际上,汉族文化对内迁匈奴的影响是非常强大的。内迁后,汉族地主和官僚经常将匈奴人作为奴婢,《三国志陈泰传》中,就记载有大量的奴隶市场,曹魏也征伐匈奴人为自己屯田。

在这种残酷的统治的基础上,曹魏还对匈奴人的高层,进行瓦解和分化。首先,通过屯田制度的渗透,实际上,曹魏政权正在逐渐将匈奴人的生活习惯朝着普通汉族公民转化,虽然,因为曹魏集团的生命力非常短暂,而让这场转化无疾而终,但这种思路却被汉族统治者吸收,并在北宋一代,大放异彩,这一战略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其中名将曹帏因此,也真正实现了吐蕃的汉化,十万胡尘一战空。这里的荡涤胡尘,不是将异族人民全体无差别屠杀,而是通过开放的政策和先进的文化,将他们融入汉家体系中,成为进步国家的公民。

当然,这也要求了汉族政权,要在综合国力和民族文化上,远远优于各少数民族。


中国历史上,真的有过“五胡乱华”?(二)


而晋朝的建立,特别是对代匈奴人的高压政策,让曹魏的努力付之东流。而这种文化影响则是巨大的,比如刘渊的部族不仅改为汉姓,甚至刘渊还能顺利的通读汉族书籍,尤其喜好《春秋左传》,在后来的民间文学中,刘渊的形象,几乎和汉族著名英雄关羽一摸一样了。

而刘聪更是通晓百家,而刘聪的臣子居然能够引经据典,劝谏刘聪,则显示了除了高层领导和底层劳动人民外,经过从西汉的到晋代这么多年的转变,匈奴文化已经大部分和中原汉族文化融合,从本质上,这些匈奴人已经放弃了劫掠了为荣耀的文化基础,进而向着传统汉族政权的仁政、爱民的方向转化,尽管这个过程中会出现反复,但是少数民族的影子已经在“南匈奴”这个族群中,越来越渺小。

前面讲过,这个过程虽然整体看上去,是一个符合历史大势的顺流,但是我皇晋王朝一系列的高压的骚操作,让这个过程发生激烈的倒退。而这个倒退,激发了匈奴人民的强烈的民族意识,而为了自身的利益,又有不同目的的军头对各族人民进行文化误导,最终导致了“杀胡令”的产生。

值得一提的是,杀胡令一事中,很多人因为长的像匈奴——深目、高鼻、多须而被误杀,却没有记载因为长得像“氐、羌、鲜卑”而被误杀。而冉闵自身的“土家族”的民族基因,也实际上证明了,汉人这个族群在当时,已经融入了更多的少数民族源流与基因。

不仅在军事斗争领域,胡(匈奴)与汉族斗争激烈,而在文化层面,汉族政权也对匈奴政权口诛笔伐。对于汉赵政权的评价之低也就不难想象了,在汉族史官充满情怀的笔调下,胡人吃“两脚羊”的记载,也就不奇怪了。

中国历史上,真的有过“五胡乱华”?(二)

民族的融合是一条曲折的道路,和历史发展息息相关。虽然,由于西晋统治者的阶级政策,造成了这场多民族的大动乱,但是当大乱之后,人民痛定思痛,才发现,其实这一切的纷争,除了让一些别有用心的人,获得了一时的痛快之外,似乎也没有什么实际的进步意义。

因而,当鲜卑唐的关陇政权稳定下来之后,人们再也不去追究那虚无缥缈的始祖源头,而是明白了 ,不论哪个民族,都是这片土地的主人,只有大家和谐相处,这片土地才有生机,只有大家携手,这篇生机盎然的土地,才会被人们歌颂,只有这样的土地,才是我们共同的华夏——神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