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字打動總經理 楞小子焦作遇貴人

1995年我在焦作找工作,遇到生命中的貴人加持,一路春風得意。隨即又因自己少年輕狂,不諳世事,付出慘重的代價。現在寫出來,希望後來者不要重蹈覆轍。

有人會一臉迷惑。焦作?沒聽說過!焦作還有大學?

焦作位於河南西北部,西、北與山西接壤,歷史源遠流長。看看焦作轄區的地名,什麼上白作、李貴作、大家作,就知道焦作原來就是眾多作坊中的一個。公元前1050年,周武王伐商紂時,從南面的黃河登岸後,路過焦作,直撲朝歌。聯軍過後,沿途留下一大串地名,昭示著這裡悠久輝煌的歷史,現在當地人都捨不得改。


三個字打動總經理 楞小子焦作遇貴人

焦作龍源湖


焦作地層下富含優質煤礦。清代,英國人就在那裡採煤,讓焦作成為河南省第一個安裝路燈的城市。1896年,為了培養採煤技術人才,英國人在焦作興辦了煤炭技術學校。我在焦作就讀的大學,現在的名稱是河南理工大學,就是在那個技術學校的基礎上創辦的。所以,我們學校的歷史比利用庚子賠款興建的北京大學等還早兩年。

1991年到2000年,我差不多就生活在那個小城裡。焦作是我的第二故鄉。

也正是因為這些因素,1995年8月,我從小浪底辭職,並沒有回我正式工作所在的三門峽陝縣,而是回到焦作。那時,我口袋裡裝著1萬塊錢,心裡很有底氣。我沒有想下一步要做什麼。在焦作,招聘廚師、餐廳服務員、泥瓦工之類的信息滿街都是,但你看不到哪家正經企業在招聘。

1993年開始,大學生畢業國家不再包分配,要自己去找工作。焦作地處內陸偏遠地區,私營企業屈指可數。國營企業早就人滿為患。政府部門我根本不敢奢望。

9月某一天,我跑到楊同學單位借書。她說有一個翻譯的工作,問我願不願意去。我說當然願意,我不正失業嘛。她說是沁北電廠籌建處需要翻譯。你咋知道的?她說,那個籌建處的劉主任請我們研究所的老翻譯幫忙翻譯資料,並請他幫忙推薦合格的人選。


三個字打動總經理 楞小子焦作遇貴人

小浪底水庫


那位老翻譯是個大煙槍,還好喝幾口,但那不妨礙他的翻譯水平很高,也不妨礙他向籌建處的劉主任推薦我。

於是,一個天氣晴朗的上午,我騎著自行車來到焦作市建設中路一棟5層高的辦公樓。在5樓外事辦公室,見到身材高大、穿著深色西裝的劉主任。

我自我介紹說是焦作礦業學院主修的是英語專業,輔修法律專業(只考過兩門課程),在校時就曾翻譯過一本可行性報告,獲得學校英語演講賽第一名,河南省第11名,畢業後到三門峽一家公司做外貿,會五筆字型打字,精通計算機,精通DOS和CCDOS操作系統,精通WPS排版,精通FoxBase,精通True Basic語言編程(別笑,你們求職的時候肯定也把會一點點兒稱作是精通),最近3個月在黃河小浪底水電項目工地上當翻譯,會日語(在學校蹭過三節課)、英語、西班牙語(在工地上學的,會講十句八句)……

在非洲電力項目中當過法語、英語翻譯的劉主任可能很想打哈欠,出於禮貌他忍住了。聽完我的神侃海吹,他拿出一本英文書,指著其中一段要我筆譯成中文。我拿過來一看,都能看懂。於是我說,劉主任,這一段簡單,我能口譯出來,不用筆譯了吧?


三個字打動總經理 楞小子焦作遇貴人

焦作雲臺山


劉主任大概從來沒有見過我這麼狂的人,覺得很玩,笑著說:好,你口譯一下我聽聽。我便看著英文講中文,居然自我感覺十分良好。似乎劉主任對我比較滿意,同意讓我進公司試用一段時間。

幾年後,劉主任告訴我,其實當時他很失望,我口譯的語無倫次,不知道是啥玩意,態度還特別不謙虛。他通過後面幾天的觀察,發現我的學習能力比較強,才下決心錄用我。要是當時有很多更厲害的角色跟我爭搶這個職位,我會痛失一個千載難逢的工作機會。

1995年電力行業的職位,在我們小老百姓眼裡,可以說是金飯碗,不是誰都可以隨便進去。沁北電廠當時的設計容量是中國第一,要安裝6個60萬千瓦的機組。項目的第一期安裝兩個機組並通過中國政府向世界銀行申請到一筆4.5億美元的貸款,隨後,也將遵照其規定面向全球招標,採購主要的電廠設備。可以預見到,這個背景下歷練過的人才在中國電力行業將具有標杆意義,未來會有一個光輝的前程。因為要國際招標,所以有外事辦,需要翻譯人員。當時,外事辦裡只有劉主任和楊翻譯兩個人。

想進沁北電廠?要麼你得有真本事,要麼你得有硬關係,要是去晚了,你不但得有真本事還得有硬關係。

三個字打動總經理 楞小子焦作遇貴人

1995年作者在三門峽公司外


我是個例外,我運氣好,遇到劉主任這麼一個願意扶我一把的人。直到2018年,我才意識到,其實我得到劉主任的支持,就是依靠了硬關係。我在人際關係上的遲鈍、後知後覺,史無前例。

有一次,我到樓下文印室複印資料,有人居然專門跑過去打聽我的個人出身等信息。後來,過了很久我才知道,在我之前,公司錄用了一個人,是國家某部委老大的親戚,跟我一樣,也姓張。他們大概在猜測,我跟那人是一條關係線的。

開始幾天,我還去上班。過了幾天,我就不去了。劉主任打電話給楊同學。楊同學又通知我。呵呵。我也不知道我為什麼不上班。一來是因為沒事做;二來是因為一開始我沒有意識到沁北電廠的工作是個金飯碗。前面對工作的分析都是若干年後後知後覺才知道的。

劉主任拿來兩本400多頁A4幅面的文件,一份英文,一份是其中文譯本,讓我校對。那份世界銀行對沁北燃煤火電項目做出的環境評估報告,已經經專家之手翻譯成中文。劉主任所謂的校對糾錯,實際上是要我認真學習一遍。為專家糾錯,要比學習有意思多了。劉主任這個工作安排非常巧妙,對吧?為了顯示我的水平比專家還高,我夜以繼日地在字裡行間挑專家的錯。將近500多頁的文件,近百萬字的文本,專家也會有疏忽,對吧?


三個字打動總經理 楞小子焦作遇貴人


那一年,大部分部門都沒有電腦,所以,外事辦也沒有,卻配備了兩臺以1.75萬元買來的兄弟牌激光照排漢字打字機。對,一臺打字機1.75萬元,兩臺3.5萬塊。劉主任和楊翻譯都不會用。我沒電腦用,只能用打字機,居然還有五筆字形輸入法,還能把文檔另存到3.5寸的軟盤上,大概也是我能贏得劉主任青睞的一個因素。

大概是兩個月後某一天,劉主任興沖沖地走進辦公室:小張,你的事情有譜了。王總看過你翻譯的一份文件,對譯文的質量大加讚賞,問是誰翻譯的。我就把你的情況跟王總介紹了一下。王總就對我說,這個小張我們要了,把他叫過來見見。

公司有兩個王總。但劉主任說的那個王總是總經理。這就意味著我通過了公司的考核,可以結束試用期了,可以轉正了,可以把戶口轉到焦作來了,可以把檔案遷過來了。我跟著劉主任來到位於二樓那個煙霧瀰漫的總經理辦公室,第一次正式見到王總。王總個頭不高,身材清瘦,滿臉笑容。王總說,小張,我看過你的翻譯,很有文采,公司正式確定要錄用你。這位是人事部的郭主任,辦理工作調動的事,你就找他。


三個字打動總經理 楞小子焦作遇貴人

焦作的早晨

這時我才知道,站在一邊的那個高個子是人事部的郭主任。他面色陰沉,表情嚴肅,朝王總欠了欠身,王總請放心,我一定幫小張把事情辦好。

回到5樓辦公室,劉主任比我還高興,給我詳細講述王總下決心的原因。王總本人喜歡看書,講話有文采,出口成章。上一次呈送給他的文件中有一句說,如果不怎麼怎麼樣,就是不符合世界銀行採購指南的規定。而我把“… is not in compliance with …”翻譯成“有悖於”。句子變成“該行為有悖於世界銀行採購指南的規定”。王總認為我的翻譯精簡,有文采,並以此為依據決定錄用我。看,我就是這麼幸運!

1995年11月,焦作的天氣一如既往的陰沉乾冷。我請了假,回到三門峽陝縣,要把檔案關係轉到焦作。可這一回,事情卻沒有那麼簡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