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治通鑑》觀感

一部《資治通鑑》在玩玩打打中,終於啃完了。因基礎差、愛好多、玩性大,竟然用了三年的時間,實在讓人汗顏。讀了一部大書,不寫點什麼好象說不過去。俺也不免俗,還是寫點吧。但寫什麼呢?卻不知所云!

《通鑑》成書於北宋神宗年間,記載了上至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初命韓、趙、魏為諸侯到後周顯德六年(公元959)世宗柴榮去世。共計1362年的歷史。全書294卷,300餘萬字。其中,有趣的人、精彩的故事,猶如繁星,不勝枚舉。此為不知云何。讀完全書,其中的人或事已忘十之八、九。此為不知所云。

雖不知所云,但還是覺得受益非淺。《通鑑》是我目前為止讀的最有意義的一部書。真想在有生之年能再看幾遍。讀完此書最大的收穫是發現自己讀書少,等我把我想看的書看完以後,不知道什麼時候能再讀到它。

孔聖人年十五而有志於學。有志於“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大人之學、君子之學。後終成萬世師表。而吾生無異象、成無所長、作無所成,虛度半生,年近知天命,乃有興趣觸及大人之學,實在是慚愧。

《通鑑》因“鑑於往事,有資於治道”由宋神宗賜名。以大學者司馬光為首的儒生們撰寫《通鑑》的主要功用是寫給皇帝們看的。向他們灌輸儒家觀點。希望他們以儒家思想治國,造福天下。既然如此,一個平頭百姓看此書,那不是有點不知道天高地厚嗎?這是我周圍不少人的看法。我不想解釋。樂在其中。有時做別人眼中的另類不見得是一件壞事。

我這個年紀,再怎麼看書,再怎麼努力學,恐怕對我沒有什麼實際功用了。即不能給我帶來好的職位,更不能增加我的收入。很多人都會認為,年齡大的人再讀書就沒有用了,晚了。這才是大錯!學習在某種意義上說,實際上是修正自身錯誤的過程。所以夫子在《論語》中對學習的論述,強調地最多的是一種向學的狀態。他最推崇的顏回最大的優點就是“不二過”。 《論語》對學習成就和功用談得很少。所以夫子說“朝聞道,夕死,可矣。”我們世俗之人,只有書能讓你明心見性,能讓你活得更通透。如果讓自己能活到,儒家所說的“外王內聖”的君子境界、莊子的“獨與天地精神往來”、佛家所說的“開悟”獲得“大智慧”的狀態。能說讀書無用嗎?莊子雲:無用之用,方為大用。

大學之道的八條目是: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是儒者正道。《通鑑》雖然講的都是齊家、治國、平天下的事,但其根本都在前面的學養功夫。看多了《通鑑》裡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成敗,自然會對學養功夫多一層認識。《論語》、《孟子》、《大學》、《中庸》是儒家經典。就象數學題裡面的公式,而《通鑑》裡面的是非、成敗就象一道道應用題,在反覆論證著公式的正確性。因此,看完《通鑑》後,即使你將裡面的事忘光了,你還是會感到收益非淺,你離道就更近一步。這有點《倚天屠龍記》張三丰教張無忌太極拳的意思,忘記招式,通曉原理。

《通鑑》和《史記》為我國史學雙壁。對後世影響極大。絕對的經典。讀書就是要讀經典。只有經典才有它應有的厚度。它有足夠的厚度讓讀者挖掘。能讓讀者每讀一遍,都有更深的認識。同時也能給讀者足夠思維空間,讓讀者見仁見智。讀書還要讀原版。這樣才不失原意,才能有自己的理解。現而今,有太多的書只是在向你灌輸他的觀點,沒有留給你自由思想的空間。這樣書純洗腦,不看也罷。

本人讀的《通鑑》版本,美中不足的是,雖然是古文,但是是簡體字。為什麼這樣說呢?對於象我這種基礎差的人,《通鑑》裡面有大量的字不認識,需要查字典。當時記住了,過後不久又忘記了,需要重查,浪費時間。簡體字的表音、表意、表形的功能比繁體字查遠了,相反還不利於記憶。我不知道簡化漢字是進步還是倒退。

在讀《通鑑》的時候,我經常一坐就一、二個小時不動。我周圍的很多人,都覺得奇怪。他們奇怪的是:“一個怪人,讀一本少見而無用的書,還好象是蠻用功的樣子。然並卵。”殊不知,我樂在其中。看到精彩處,就象一個正在打電動的少年,有尿都憋著,等通關以後再尿。在別人眼中,我這是在用功,是在做一件很吃虧的事。他們哪裡知道我這是在享受。現在才體會到夫子所說的“樂於學”的狀態(雖然我不能確定是不是),才知道所謂“書中自有顏如玉、黃金屋”,才知道油墨的臭味為什麼香。《通鑑》快讀完的時候,我真的是不捨得看了。就象一場盛宴已經到了尾聲。我不知道下一次有這種感覺會在什麼時候?

《通鑑》看完了,在寫此文的今天,在網上拍了一套二十四史。以我的壞貨水平和速度,我想這一輩子能夠看完的書大概買的差不多了吧!

八十歲學吹鼓手。基礎差、天賦差、無名師、無同道好友、不勤奮。所以想有所成就,達到什麼水平,可能性幾乎為零。但我還是很享受一種不帶功利的學習狀態,希望能一直走在向學的路上。達到什麼水平不是我追求的。

人活一世,總得留下點什麼?古人云,財富傳家,富不過三代。只有精神和文化,才是傳家寶。我無財富傳家,精神和文化更談不上。我只希望向學的態度,能影響吾之後輩於萬一,我願足已!

臨文絮叨,有汙尊聰。

誠明妙僧

二零一八年八月七日

《資治通鑑》觀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