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第三回:谜团解悟 ---曹操的军事才能到底如何?


《三国演义》第三回:谜团解悟 ---曹操的军事才能到底如何?

01

中国的正史中,承认曹操是皇帝,即魏武帝。现代的历史学家,将曹操定位为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而《三国演义》对曹操进行了丑化。

02

《三国演义》第三回:董卓接受建议,裹挟汉献帝迁都长安。

此时,曹操建议诸侯们乘胜追击,趁势歼灭董卓;但是,十八镇诸侯各怀鬼胎,不想继续追击。

于是,曹操大怒,独自率领自己的军马连夜追赶董卓。

结果在荥阳(地方名)一带,中了荥阳太守徐荣的埋伏,受伤被俘虏,幸亏得曹洪所救。之后,曹操败退回了洛阳。

那这里,我们不禁疑惑:曹操的军事能力到底如何呢?

《三国演义》第三回:谜团解悟 ---曹操的军事才能到底如何?

03

著名历史学家,中国秦汉史研究会原副会长朱绍侯教授认为:

曹操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学上都有卓越贡献。《三国志》、《资治通鉴》等正史均认可曹操的正统地位。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记载:曹操“因事设奇,谲敌制胜,变化如神”。

史书记载他“博览群书,特好兵法,名曰《接要》,又注《孙武》十三篇。”

从其存世的军事文书和所取得的军事成就来看,曹操无愧于军事家的称号。


《三国演义》第三回:谜团解悟 ---曹操的军事才能到底如何?

04

接下来,是华罗庚和陈景润的故事。

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有一天,收到了一位青年教师的来信。

信的大意是:我读了您写的【堆叠素数论】,觉得这本书写得很好。可是经过反复核算,发现有一个问题计算错了,这好比在明星上蒙上了一粒微尘,希望您能更正。

华罗庚读完信,按照这位教师说的那个问题,认真核算,果然是错误的;为此,他非常高兴,说:

“真是太好了。他的意见完全正确,有着很高的才华。”

这个青年教师就是陈景润,后来他也成为一个著名的数学家。

这个故事为广大群众所熟知。陈景润敢于挑战权威,而华罗庚勇于承认错误,这两位数学家都值得我们学习。

其实,事实的真相永远只有一个。

所以,我们应该秉持科学、客观、真实的态度,经过论证、分析、判断,去揭示任何一个谜团。

《三国演义》第三回:谜团解悟 ---曹操的军事才能到底如何?

05

《三国志》的作者是西晋时期的陈寿。

曹丕的帝位是汉献帝刘协“禅让”的,司马炎的帝位是曹奂“禅让”的。

西晋朝视自己为华夏王朝的正统,那就必须承认曹魏的正统性。

所以,西晋时期,陈寿称刘备为“先主”。而事实是:刘备221年称帝,去世后谥号为:汉昭烈帝。

所以,陈寿已经偏离了作为史官应该遵循的公正原则。

由此,我们更应该遵循科学、谨慎的态度来分析、判断,陈寿《三国志》中对于曹操军事才能的论述。

《三国演义》第三回:谜团解悟 ---曹操的军事才能到底如何?

06

中国古代历史上,比较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有:巨鹿之战、昆阳之战、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淝水之战等等。

这其中有两大战役和曹操有关。分别是: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

官渡之战,是曹操和袁绍争夺北方统一权。

赤壁之战,是曹操欲统一中国。

这两大战役都是战略性决战。

战略决战是指敌对双方使用主力进行决定战争胜负的作战。其主要目的是歼灭敌方主力,夺取战争的决胜权。

在战争进程中,握有战略主动权的一方通常主动进行决战,并寻机及早进行决战;在战略上处于被动的一方一般尽量避免决战,创造决战条件后再进行决战。

在这两大战略决战中,我们来看看曹操的表现。

《三国演义》第三回:谜团解悟 ---曹操的军事才能到底如何?

07

首先是官渡之战。

许攸来投诚的时候,曹操光着脚丫出来迎接。

许攸说:你还有多少军粮。

曹操答:应付一年没有问题。

许攸说:未必吧。

曹操答:足够半年用的啦。

许攸说:你还骗我。

曹操答:好吧,我说实话,只有三个月的 粮草了。

许攸说:你果然狡诈。

曹操答:哎,其实,只够用一个月的了。

许攸说:别撒谎了,其实根本就没有粮草了。

如果曹操继续在官渡和袁绍对峙,结果只有失败。

因为许攸知道袁绍的命门---粮草储备地。

所以,许攸给曹操献计:夜袭乌巢,烧毁袁绍军队在乌巢的粮草辎重,这样就可以不战而胜。

所以,曹操在官渡之战中取胜,许攸的计谋起了决定性作用!

《三国演义》第三回:谜团解悟 ---曹操的军事才能到底如何?

08

接下来是赤壁之战。

诸葛亮指挥火烧博望坡之后,曹操下令起兵五十万,对外号称百万,分五路大军进攻荆州。

孙权、刘备组成联军,周瑜、黄盖上演苦肉计,庞统诈献“连环计”,然后周郎火烧赤壁,曹操大败,狼狈逃回许都。

所以,曹操在这两大战略决战中的表现,说明曹操的军事能力称不上优秀!

《三国演义》第三回:谜团解悟 ---曹操的军事才能到底如何?

09

对于曹操的军事才能,史书存在夸大事实的可能性。

由此,正所谓:“忠言逆耳利于行”。

在现实生活中,有的人夸赞咱们:孩子真漂亮呀!孩子好聪明呀!你真能干!你这衣服特好看!……

我们就高兴不得了,殊不知,这很有可能是对方在虚伪地奉承咱们,说的不是真话。

而对于给我们真心提意见的人,却会认为别人是在故意找茬,故意怼我们。

其实,在很多服务行业中,有的顾客说:你们的服务真好。

可是,这顾客以后再也不到咱们这里来消费了,反而去了我们的竞争对手那里了。

有的顾客总是给我们挑毛病:嫌这里不好,嫌那里不对,但往往这些顾客才是我们的忠实顾客。

所以,我们应该吸取教训。只有具备科学、真诚、认真的态度,社会的各方面建设才会取得成绩!

《三国演义》第三回:谜团解悟 ---曹操的军事才能到底如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