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曹操与袁绍在官渡之战中的对比

今天想说一下三国中曹操与袁绍之间的比较,分析依据主要是官渡之战。这一战争奠定了曹操在三国中的北方霸主地位,拿到了袁绍原有的地盘,自身的实力更是不用多说。这个时候刘备还只能说是汉末一个不起眼的一个势力,孙权也才刚刚在江东稳定下来。

我们先来看一下这一次战争的人数对比,袁绍那时候已经有四州的地盘,兵力据说有10万,曹操那时候也才不到一万的兵马,10万打1万,结果居然是惨败,可见曹操与袁绍的高下可以看的出来了。曹操自己在后期都生出了想要终止战争的想法,他耗不起了,没有粮食了,然而袁绍此时仍然是占据上风了。知道了袁绍的粮食都屯在了乌巢之后,果断率兵袭击了乌巢,成功扭转战局。

带兵打仗,除了比拼兵马的数量,还得看下领导者的能力,战场上各种兵法战术也得用的非常灵活。战争初期,有一个白马之围,在这场战役中,颜良、文丑这两员袁绍的猛将就被斩杀在此。原本曹操是想要拿下白马这座城池,于是派兵去支援,先是佯装去支援延津这座城池,派小队人马抄小路支援白马,并且成功拿下。在这里就使用了声东击西,调虎离山的计谋,而袁绍也确实中了曹操的计谋中。

曹操在三国中是有名的善于用人,手底下谋士更是在当时属于数一数二的,袁绍作为讨伐董卓的诸侯盟主,后来的势力更是不得了,手底下也是有许多谋士,比如,沮授、许攸、田丰,武将更有颜良、文丑、张郃、高览这些猛将。然而袁绍此人实在重利,听不进谋士的计策,反而对一些小人言听计从,例如:郭图、逢纪、审配。沮授由于不投降曹操被杀,许攸降了曹操,献了火烧乌巢的计谋,最终打赢了这场仗,田丰由于给袁绍说这场仗很难打赢,结果成真了,袁绍就把他杀了。这充分体现了袁绍的心胸气度非常狭小,曹操这个人就不会,曹操会把战争的失败归结给自己,胜利了会说有谁谁的功劳。

在这场战争中有一个转折阶段,其中有三个点:刘备开溜、许攸叛逃、张郃反水。这三个点的发生都是由于袁绍听信小人之言,而让自己众叛亲离。试想一下,但凡袁绍可以听从沮授许攸田丰任何一个人的话,历史都会改写。袁家素来就有“四世三公”的美称,袁绍实际上也是东汉末年声望最高的一个人,否则也不会被推举为诸侯盟主。

曹操这一形象是三国所有人物中最丰满,最真实的,与《三国演义》中描写的奸贼不同,我更喜欢他的客观的历史形象,无论是在审时度势还是在知人善任上都刻画非常好,在早期他还是以一个汉臣来标榜自己,只是后面野心上来了,却还是囿于面子没有夺了这帝位。


浅析曹操与袁绍在官渡之战中的对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