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嗎?中醫的臟腑概念與西醫有何不同?

中醫有關臟腑的理論稱為“藏象”學說。藏,通“髒”,指藏於內的內臟:象,是徵象或形象。這是說,內臟雖存於體內,但其生理、病理方面的變化,都有徵象表現在外。例如腎開竅於耳,耳郭瘦小而薄為先天腎氣不足,耳輪乾枯萎縮則是因腎精耗竭所致。

中醫學裡的臟腑,除了指解剖的實質臟器官,更重要的是對人體生理功能和病理變化的概括,與兩醫的臟器雖然名稱大多相同,但概念、功能卻不完全一致。

中醫五臟六腑的概念範圍要大得多。

你知道嗎?中醫的臟腑概念與西醫有何不同?

心者,生之本,神之變也;其華在面,其充在血脈。

心臟是人生命的根本,主宰著人體精神意識和思維活動,心臟的盛衰能夠在面部體現出來,它的作用是統領著人體全身的血脈。

肺者,氣之本,魄之處也,其華在毛.其充在皮。

肺掌管著人體的呼吸以及全身氣的運行,它主宰著人的本能動作以及感覺,肺臟的盛衰能夠從體表的毛髮表現出來,能夠固護體表,抵禦外邪。

腎者,主蟄.封藏之本,精之處也;其華在發,其充在骨。

腎主閉藏,是人體的封閉潛藏功能的根本,它貯藏著人體的精氣,腎臟的盛衰可以從頭髮表現出來,腎精能夠充養骨骼,使骨骼堅固。

肝者,罷極之本,魂之居也,其華在爪,其充在筋,以生血氣。

肝任勞勇悍,是人體藏魂的地方,肝臟的盛衰可以在指甲上表現出來,它的作用是貯藏血液以及濡養筋膜。

脾胃大腸小腸三焦膀胱者,倉廩之本,營之居也,名曰器,能化糟粕,轉味而出入者也,其華在唇四白,其充在肌。

脾胃大腸小腸三焦膀胱,與人體的消化和排洩功能密切相關,它們的盛衰可以從嘴唇上表現出來,它們吸收的營養物質能夠充養肌肉。

凡十一髒取決於膽也。

上面每一個臟腑的功能與膽疏洩的功能密切相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