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能憑愛意要富士山私有,巔峰時期的林夕和陳奕迅

愛而不得,念而不見。《富士山下》這首經典名作講述的是一段讓人纏綿悱惻的苦戀,流淌著難以言盡的哀傷,這是林夕的巔峰作品之一,他曾完整的闡釋過他的"富士山愛情論":"你喜歡一個人,就像喜歡富士山。你可以看到它,但是不能搬走它。你有什麼方法可以移動一座富士山,回答是,你自己走過去。愛情也如此,逛過就已經足夠"。而正值盛年的陳奕迅,溫柔而低沉的唱腔,把歌曲惆悵、失望甚至絕望的情緒展現得淋漓盡致,彷彿看到一個年輕人在春日富士山櫻花樹下等待愛人、卻無人赴約的場景。

誰能憑愛意要富士山私有,巔峰時期的林夕和陳奕迅

誰能憑愛意要富士山私有,巔峰時期的林夕和陳奕迅

誰能憑愛意要富士山私有,巔峰時期的林夕和陳奕迅

曾沿著雪路浪遊

為何為好事淚流

誰能憑愛意要富士山私有

何不把悲哀感覺

假設是來自你虛構

試管裡找不到它染汙眼眸

前塵硬化像石頭

隨緣地拋下便逃走

我絕不罕有

往街裡繞過一週

我便化烏有

誰都只得那雙手

靠擁抱亦難任你擁有

要擁有必先懂失去怎接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