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机长》刘传健:英雄,并非侥幸,而是日积月累的千锤百炼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地震,突如其来的天灾,让很多人失去生命。

2018年5月14日,川藏线客机3U8633在9800米高空,驾驶舱的玻璃突然破碎,128人命悬一线,操控盘上任何一个按钮按错,都有可能陷入万劫不复中。

《中国机长》刘传健:英雄,并非侥幸,而是日积月累的千锤百炼

《中国机长》刘传健:英雄,并非侥幸,而是日积月累的千锤百炼

但最后所有人安然无恙,这一切归功于一位平凡而又伟大的机长——刘传健。

《中国机长》刘传健:英雄,并非侥幸,而是日积月累的千锤百炼

如果不看电影《中国机长》,可能在大众眼里这只是一起普通的航线事故而已,就像开车在高速上突然爆胎,操作得当就会平稳停下来。

但是看过电影之后才发现,这128个人,能活下来真的是奇迹,而创造这个奇迹,就是机长刘传健。

我们看飞机在这次飞行过程中究竟经历了怎样的惊心动魄。

第一,飞机正处于极端环境。

9800米的高空,时速800多公里,在青藏高原的上空。

9800米的高空,意味着上面的空气非常稀薄。机舱外的温度大约在零下40度左右。机舱玻璃破裂,导致冷空气直接灌进来,机长们都只穿着单薄的衬衣。

《中国机长》刘传健:英雄,并非侥幸,而是日积月累的千锤百炼

当时飞机的时速800公里,我们想象一下,在高速路上开车到时速150公里,或者坐在时速300公里的高铁上,这时我们看窗外的风景,感觉都应接不暇。

而飞行员需要在这种极端的情况下手动驾驶飞机。

第二,飞机自动驾驶功能丧失,且与地面失去联系。

在气流作用下,飞机控制面板被破坏,无法自动驾驶。所有的操作都需要机长手动操作。要命的是,飞机与地面失去联系,仪表盘的数据不能参考,在飓风和低温中,眼睛都睁不开的情况下,机长需要精准地按下每个按键。

所以当时的情况是,不管是飞行环境,还是飞机操作,都存在着巨大的未知数,一切只能依靠机长的经验和记忆操作。

《中国机长》刘传健:英雄,并非侥幸,而是日积月累的千锤百炼

第三,驾驶团队安危面临巨大的危险。

当时副机长上半身被吸出舱外,随时可能坠落,不仅无法协助机长,机长还需要考虑飞行的高度和速度,减少气流对副机长的吸力,尽量保证他的安全。

机长无法戴上氧气罩,在9800米高空,常人连正常的呼吸都难。而且一直有飓风和强大的气流撕裂,机长连眼睛都睁不开。

不管是氧气、温度还是强烈的撕裂感,飞行员所承受的都已达到人类身体能够承受的极限。

《中国机长》刘传健:英雄,并非侥幸,而是日积月累的千锤百炼

在如此极端的情况下,如果机长有一秒的惊慌,或者任何一个操作不当,都可能出现机毁人亡,但机长在盲驾的情况下,36个操作步骤一气呵成。

如此厉害的机长是如何练成的?了解他的经历之后,我们才知道,这次飞机事故能够安全着陆,绝非运气或者偶尔。

第一,热爱。

刘传健从小的理想就是做一名飞行员。第一年没有考上飞行员,他差点留在水泥厂接父亲的班,做一名水泥匠。

后来抓住了第二次机会,考入空军第二飞行学院。

飞行员的训练要求极其严格,但他对自己要求更是严格的可怕。如果一个动作做得不好,他会重复训练几十甚至几百次,直到操作动作完美到无懈可击。

《中国机长》刘传健:英雄,并非侥幸,而是日积月累的千锤百炼

第二,自律。

《中国机长》影片开头,就是主演张涵予洗澡的镜头,这并不是为了秀演员的身材,而是还原刘传健的生活习惯。机长早上6点多有飞行任务,他都会在3点多起床洗冷水澡,让身体达到最佳的状态。

而且这么多年,刘传健一直保持着健身的习惯,工作之余,一直坚持健身。

他之所以能在缺氧的情况下,正常驾驶飞机,就得益于一直坚持憋气练习。

第三,专业。

在转业到川航之前,刘传健是空军飞行员。空军本身招聘的要求非常严重,每个省份只挑一二十人,即使招进去之后,淘汰率也非常高,能真正成为有战斗力的飞行员也就20%左右。

而刘传健从普通的飞行员,通过自己的刻苦训练,成为飞行教练员。

即使成为教员之后,刘传健床头仍然摆着一本厚厚的《飞行机组操作手册》,每天睡前要温故而知新,有时还要做上几组操纵动作。

而且刘传健业余时间,经常研看飞行纪录片和影片,不断地精进自己的业务能力。

《中国机长》刘传健:英雄,并非侥幸,而是日积月累的千锤百炼

机长精湛的业务能力,是这次飞行特情处理成功的基础。

第四,责任。

在访谈节目中,刘传健告诉主持人,自己危急关头只有一个信念,尽最大可能保证乘客的安全,保持飞机的姿态,不让飞机掉下来。

在经历过30分钟与死神的搏斗之后,飞机安全地滑入停机跑道,大家都以为可以松一口气了。但机长仍坚持停在指定的停机位,避免影响早高峰。

责任,已经深植于内心。

“我们都还活着”,多么幸运!这一切利益于刘传健的热爱、自律、专业和责任

卓越,不是偶然,而是点点滴滴的积累坚持。

英雄,并非侥幸,而是日积月累的千锤百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