穀雨:穀雨至,春欲遠

廿四節氣|穀雨:穀雨至,春欲遠


穀雨,顧名思義,播谷降雨、雨生百穀的意思。《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三月中,自雨水後,土膏脈動,今又雨其谷於水也。雨讀作去聲,如雨我公田之雨。蓋谷以此時播種,自上而下也。”


穀雨,春季的最後一個節氣,這時田中秧苗初插、作物新種,最需要雨水的滋潤,所以又說“春雨貴如油”。

廿四節氣|穀雨:穀雨至,春欲遠


穀雨節氣在文化的傳承中有著十分特殊的地位——在民間,它的來歷與倉頡造字緊密相連。

文字關乎著千年文化的傳承,今日,許多地方仍然有著祭祀倉頡的盛大習俗,而你我無論身在何處,始終都沐浴在天地、先人的恩典之中。


廿四節氣|穀雨:穀雨至,春欲遠


細雨微風的日子,萬物生長,滿城花開。農人撒谷插秧,種瓜點豆,文人吟詩敲句,觀雨品茶。


人們在這個季節播種,懷著對豐收、對未來的期盼,對幸福生活的嚮往,將希望植入土中,等待抽芽、開花、結果。


西廂養蠶,家燕歸巢,杏花疏落,牡丹初好。


這世間的事物,總是遵循著自然的規律,沿著節氣的脈絡,順理成章地走下去。


穀雨三候


中國古代將穀雨分為“三候”:“一候萍始生;二候鳴鳩拂其羽;三候為戴勝降於桑。”


廿四節氣|穀雨:穀雨至,春欲遠

萍始生丨穀雨之日,“萍始生”,萍水始相逢。萍,水草,與水相平,故稱“萍”;漂流隨風,故又稱“漂”。


廿四節氣|穀雨:穀雨至,春欲遠

鳴鳩拂其羽丨穀雨後五日,“鳴鳩拂其羽”。鳩即鷹所化,布穀鳥。明朝劉伯溫有詩:“鳴鳩語蕪聲相應,又是人間一度春。”蕪是雜草。可“春谷終期吹羽翼”,鳩鳴預示著春要結束,此時田野裡到處迴盪著它“家家種谷”的殷切呼喚。


廿四節氣|穀雨:穀雨至,春欲遠

戴勝降於桑丨再五日,“戴勝降於桑”。“戴勝”頭頂有長毛,又稱雞冠鳥,此時落於桑樹,蠶將生之候。


穀雨習俗


廿四節氣|穀雨:穀雨至,春欲遠

穀雨貼丨禁殺五毒,穀雨貼屬於年畫的一種,上面刻繪神雞捉蠍、天師除五毒形象或道教神符,有的還附有諸如“太上老君如律令,穀雨三月中,蛇蠍永不生”、“穀雨三月中,老君下天空,手持七星劍,單斬蠍子精”等文字說明,寄託人們查殺害蟲、盼望豐收、安寧的心理。


廿四節氣|穀雨:穀雨至,春欲遠

祭倉頡丨據說自漢代以來,陝西白水縣穀雨有祭祀文祖倉頡的習俗。傳說中,倉頡創造文字,功蓋天地,黃帝為之感動,以“天降穀子雨”作為其造字的酬勞,從此便有了“穀雨”節。此後每年穀雨節,人們舉行傳統廟會,扭秧歌、跑竹馬、耍社火……以表達對倉聖的崇敬和懷念。


廿四節氣|穀雨:穀雨至,春欲遠

祭海節丨春海水暖之際,也是下海的好時機。魚蝦豐收固然重要,但風雨時節祈求海神庇佑,出海平安是每個漁民揚帆出海勞作前該有的“祭海”信仰。因此,穀雨節也叫作漁民出海捕魚的“壯行節”。舊時海邊,村村都有海神廟或娘娘廟,祭祀時刻一到,漁民便抬著供品到廟前擺供祭祀,有的則將供品抬至海邊,敲鑼打鼓,面海祭祀。


廿四節氣|穀雨:穀雨至,春欲遠

食香椿丨北方則有穀雨食香椿的習俗,穀雨前後是香椿上市的時節,這時的香椿醇香爽口營養價值高,有“雨前香椿嫩如絲”之說。香椿具有提高機體免疫力,健胃、理氣、止瀉、潤膚、抗菌、消炎、殺蟲之功效。


廿四節氣|穀雨:穀雨至,春欲遠

走穀雨丨古時在這一天還有“走穀雨”的習俗,莊戶人家的姑娘、媳婦無論有事無事,在穀雨都要去田間野外散散步,或者走村串親,與自然相融合,意圖走出一個五穀豐登、六畜興旺的好年成。


穀雨養生


《黃帝內經》裡說“無春即無夏!”,穀雨作為春季的最後一個節氣,人體最易遭受風溼邪氣的侵犯,不注重養生,將會影響到夏季的健康。

一、早晚適當“春捂”


常言道:“穀雨寒死老鼠”,意思是說,穀雨時節天氣忽冷忽熱,人易患感冒,應注意保暖。


穀雨晝夜溫差較大,中午熱、早晚涼,因此早晚還應添加衣服,適當“春捂”,氣溫不要超過15℃以免火熱內生。


廿四節氣|穀雨:穀雨至,春欲遠


二、防“溼邪”傷身


醫學專家表示,由於穀雨後降雨增多,空氣中的溼度逐漸加大,是神經痛的高發期,因此需防“溼邪”侵襲傷身。注意開窗通風,加強保暖,不要著涼,多曬太陽,適量增加戶外運動,促進身體新陳代謝,排出體內溼濁之氣。


廿四節氣|穀雨:穀雨至,春欲遠


三、柔肝疏肝


春屬木,與肝相應。體內肝氣隨著春日漸深而愈盛,在清明、穀雨時節達到最旺。此時如果七情不暢,會影響肝的疏洩和陽氣的生髮,導致臟腑機能紊亂。因此,柔肝疏肝,調暢情志也是這一季的養護重點。


廿四節氣|穀雨:穀雨至,春欲遠


在日常飲食中,可以適當進食一些酸味食品,如山楂、橘子、葡萄等,可以選取命門穴和中脘穴艾灸疏肝。


四、防過敏、勿出大汗


穀雨前後,楊花柳絮隨風舞,很容易引起鼻癢、鼻塞、咳嗽和皮膚過敏等症狀,所以戶外活動要戴口罩或用紗巾矇頭,多喝水,適當多吃些清肺、潤肺食物。


廿四節氣|穀雨:穀雨至,春欲遠


穀雨時可選擇踏青、慢跑、放風箏等運動方式,但謹記應遵循“懶散形骸,勿大汗,以養髒氣”的原則。


因穀雨正值春夏之交,此時人體氣機發散,較易出汗,而汗出過度則會影響夏季時的氣血健康。


五、健脾和中


中醫認為,脾屬土,為內臟平衡中心。少思節慮,不爭名,恬淡清靜可養脾。


脾中不化為實,不喜食為虛;多疑惑者為脾不安;面色憔悴為脾有傷;喜甜食者為脾氣不足;痰盛者為脾氣溼重。


因此,早睡早起,口味清淡,避免厚味肥甘,是護脾的關鍵。


廿四節氣|穀雨:穀雨至,春欲遠




春天,是“生命”的象徵

每年春來,我們總是欣喜萬分

心底湧起一股對未來的盼望


從立春開始

走過春日明媚的天空

走過每棵新苗的萌芽

走過杏花飄雨夢一場

不知不覺,一場穀雨翩然而至

春天又走到了尾聲

它如同生命昨日的一場青春

那麼美麗,又那麼易逝

可我們有什麼可哀嘆的呢?

人生有多少個春天?

只願珍惜與時光相處的每分每秒

花謝會再開,春去春又來

而我們的一生卻只有一次

正因為青春留不住

我們才學會了珍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