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之城》從哪裡來:基督教聖師奧古斯丁眼中的國家與社會

被天主教會尊為聖師的奧古斯丁對社會和國家,以及教會和國家的關係等問題,提出了系統的理論,其主要體系體現在《上帝之城》一書中。

《上帝之城》從哪裡來:基督教聖師奧古斯丁眼中的國家與社會

畫作《聖奧古斯丁在思考神學》

這部著作不是偶然的產物,而是站在基督教的立場上,對當時的現實問題進行慎密思考的結果。《上帝之城》一書完成於奧古斯丁晚年59歲到72歲之間,前後經歷了13年之久(公元413-426年),反映了他晚年的成熟的思想。

奧古斯丁這部著作,正象英國著名的羅馬史家E·吉本在羅馬帝國衰亡史》中指出的那樣:

奧古斯丁的學問是來自他人,而推理則是他自己的。

這部著作的主要思想,淵源於希臘的柏拉圖和斯多亞學派、《聖經》以及在他以前的基督教神學家,如優西比烏等。

《上帝之城》從哪裡來:基督教聖師奧古斯丁眼中的國家與社會

奧古斯丁《上帝之城》原版書影

先代哲學家眼中的“理想國”——《上帝之城》的思想淵源

柏拉圖在《理想國》中,第一次系統地提出了人類理想社會、國家概念等理論。奧古斯丁不僅讀過這部著作的拉丁語譯本,還公開不止一次讚揚過這部著作。更值得注意的是,正像歷史學家麥克拉肯指出的那樣:

柏拉圖實際上先於奧古斯丁提出了“上帝之城”這種思想,儘管他沒有使用這個術語。

實際情況也正是這樣,柏拉圖在《理想國》中就說過

“在天上也許已經貯存下了這個城邦的模型,誰希望的話,誰就能看到它;誰要找的話,誰就能在他自己的心中找到它,而且,這是和它存在,或者是否將會永遠存在是無關的;這是他在政治上能夠介入的唯一的國家。”

柏拉圖在晚年的《法律篇》中,又提出了“上帝之城”的概念,認為理想的城邦,應該稱作是上帝的城邦:

“要是城邦應該根據它們的統治者來命名的話,真正的城邦應該用神的名義來命名,神統治著聰明人,傳說在克洛諾斯時代,曾經有過幸福的統治和生活,它是現存的治理得最好的國家的模型。”

當然也不能因此而認為,奧古斯丁只是簡單地繼承了柏拉圖,而是正象德國著名古典學者W·耶格爾指出的那樣,奧古斯丁的上帝之城,是柏拉圖的“理想國”基督教化的結果。

《上帝之城》從哪裡來:基督教聖師奧古斯丁眼中的國家與社會

柏拉圖的“理想國”

而且,在斯多亞學派的著作中,同樣也可以找到類似上帝之城的概念。“帝王哲學家”馬可·奧勒留在他的自省錄中就提到過“可愛的宙斯之城”。

從以上這些資料可以看出,在奧古斯丁以前,上帝之城的概念早已是相當流行的思想。與之同時,《聖經》中的有關論述,對奧古斯丁的影響無疑是更重要的。《舊約》中就有多處提到耶路撒冷之城,可以把它理解為天上社會或天上國家的圖景,如在《舊約·詩篇》中是這樣頌揚耶路撒冷之城的:

“上帝在聖山上締造了他的城,他愛耶路撒冷甚於愛以色列的其它地方。上帝之城啊!種種榮耀的事,乃是指著你說的。”

在《新約》中,諸如此類的思想就更為豐富:

“他等侯那座有根基的城,就是神所經營、所建造的。…他們卻羨慕一個更美的家鄉,就是在天上的;所以神被稱為他們的神並不以為恥,因為他已經給他們預備了一座城。”

“我又看見一個新天新地,因為先前的天地已經過去了,海也不再有了。我又看見聖城耶路撒冷由神那裡從天而降,預備好了,就如新婦妝飾整齊,等侯丈夫。”

《上帝之城》從哪裡來:基督教聖師奧古斯丁眼中的國家與社會

奧古斯丁眼中的“上帝之城”

《聖經》不僅提出了天上之城、上帝之城,而且還把天上之城和人世間對立起來,強調基督徒是天上的公民,人間無非是他們匆匆的客旅而已。“我們卻是天上的國民,並且等侯救主,就是主耶穌基督,從天上降臨。他要按著那能叫萬有歸服自已的大能,將我們這卑賤的身體改變形狀,和他自己榮耀的身體相似。”

此外,奧古斯丁還可能受到基督教教會史鼻祖優西比烏的影響。此人,正象E·巴克指出的那樣,是基督教中皇帝的代言人。

他(優西比烏)站在羅馬皇帝一邊;為以君士坦丁大帝為代表,以拜佔廷為軸心的新帝國,創造了政治意識形態。

他在公元336年發表的《三百週年演說》中講到“從上帝那裡並通過上帝,帝王、神的寵愛者獲得和擁有了他的至上王權的形象,仿他的至上者進行掌握和指導這個世俗世界的全部事務的舵。”他還頌揚羅馬皇帝是上帝的副手,是神言(即神之道)的解釋者。也就是說,羅馬皇帝是上帝在人間的代理人。

《上帝之城》從哪裡來:基督教聖師奧古斯丁眼中的國家與社會

以上這些思想成了奧古斯丁的社會國家理論的淵源,但他究竟怎樣利用前人的思想資料,那就和他所處身的時代密切相關聯了。

羅馬帝國的衰亡——《上帝之城》的時代背景

當時,西羅馬帝國的形勢岌岌可危,奧古斯丁在答覆羅馬帝國派駐北非的高級官員沃盧西阿努的信中,講到世界的末日已經來臨,從而只能寄希望於天上之城:

“當世界的日子接近它的終結,……愈益增強的信心是,只有寄希望於天上之城的永恆福祉。”

在這封書信中,奧古斯丁還進一步講到,基督有兩條誡命,那是所有的律法和先知們都是依靠它們的:

“耶穌對他說,你要盡心、儘性、盡意、愛主你的神。這是誡命中的第一,而且是最大的。其次也相仿,就是要愛人如己。這兩條誠命,是律法和先知一切道理的總綱。”

奧古斯丁認為所有的哲學(包括物理學、倫理學、邏輯學)都包含在這兩條誠命之中,而且這兩條誡命也是國家幸福的保證,因為沒有一個國家是完美地確立起來以後又保持下去的,只有在神聖的天上之城,才能獲得永恆的回報

《上帝之城》從哪裡來:基督教聖師奧古斯丁眼中的國家與社會

西羅馬帝國地圖


奧古斯丁撰寫《上帝之城》的直接背景,根據他自己的記載,是和羅馬這座“永恆之城”於公元410年8月24日(一說是8月14日),連續三天遭到哥特人的洗劫直接有關的:

“羅馬城遭到阿拉利克(哥特人國王)統治下的哥特人的入侵,他們在城中大肆屠殺;許多異教徒,企圖把這種入侵歸諸基督教……我針對他們的誹謗神明的錯誤,決定撰寫《上帝之城》這部著作。

《上帝之城》從哪裡來:基督教聖師奧古斯丁眼中的國家與社會

影視劇中的阿拉利克

羅馬城的陷落,在羅馬世界引起了極大的震動。當時,對許多人來講,這就意味著世界的陷落,世界末日的來臨。著名的拉丁教父哲羅姆(公元約342-420年)在他致瑪爾凱利努的信中就寫道:我是這樣的驚惶失措,在發生在西方,發生在羅馬城的這場浩劫中,我就像大多數人一樣,甚至連自己的姓名也忘記了……我認識到,這是一個哭泣的時代。”比較而言,奧古斯丁對羅馬城的陷落,倒相對地感到平靜。但他採取的態度則更為極端,把希望轉向天國,指出羅馬城早在異教皇帝統治下,就已不只一次遭到過劫難。他在羅馬城劫後的次講道中提到:

“基督徒被帶進到對塵世王國的苦惱中,但是他們並未失去天國;是的,他們通過苦難的錘鍊,將會為獲得天國而做得更好一些。”

可見,奧古斯丁的《上帝之城》,是由於他徹底拋棄人間之城,而把希望全部轉向天國上帝之城的結果。

《上帝之城》從哪裡來:基督教聖師奧古斯丁眼中的國家與社會

羅馬城遭到洗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