嵇康被司马昭害死后,山涛投敌,魏晋清谈家失去了最后的“骨头”

清谈是魏晋时期,在士人之中流行的一种“文化社交”活动,约等于今天的“哲学高峰论坛”,甚至还有一点像《奇葩说》。

清谈活动的参与者,大都是像“竹林七贤”与王羲之、谢安一样的大名人与大学者;讨论的话题,主要是辩识人才的办法。

不过他们讨论的方法比较奇特,不爱直接提到现实中的人,而是引用《周易》、《庄子》等玄学著作中的理论,或者用《老子》里面的道理来解释儒学,制造一些“玄而又玄”的话题,因此又被称为“谈玄”。

嵇康被司马昭害死后,山涛投敌,魏晋清谈家失去了最后的“骨头”

社会上历来流传有“清谈误国”的说法。很多人都听说过。但是,一不知道什么叫“清谈”,二不知道“清谈”是怎样“误国”的,于是对以“竹林七贤”为代表的魏晋清谈家们,产生了诸多不切实际的联想。因此我想就这个问题,和大家讨论一下,看看“清谈”的本来面目,究竟是怎样的。

一、清谈是怎么回事

1.“清谈”与“清谈误国”说的产生

“清谈”最初叫“清议”,产生于东汉末年。那个时候,朝政被宦官把持,普通士人得不到当官的机会。于是许多士人和官员们联合起来,互相“标榜”,夸耀彼此的才华,并抨击朝政,希望以此引起朝廷的重视。结果朝廷认为他们“结党”,暴发了“党锢之祸”。至此,普通士人当官的渠道,彻底被堵死了。许多朝中直正的官员,也被迫害身亡。

当时有一个叫郭泰的人,本来是凭借“品鉴”(评论别人的才能)而出名的。因为从来不会说“危及到朝廷”的话,也不批评朝中“具体的某一个人”,所以安然无事。

后来的人就向他学习,变“清议”为“清谈”。只谈抽象的《周易》和《庄子》等著作中的理论,不敢再涉及具体的人和事。但是与此同时,就有人批评“清谈误国”。

较早提出“清谈误国”概念的,是西晋的傅玄。他在《举亲远疏》中说,“魏武好法术,天下贵刑名。……其后纲维不摄,而虚无放诞之论,盈于朝野。”意思是说:魏武帝严刑峻法,导致士人们不敢再谈国是,只敢讲一些虚无荒诞的东西。

然后傅玄又说,长此下去,士大夫们只顾清谈,就可能会导致秦朝亡国那样的惨祸。

嵇康被司马昭害死后,山涛投敌,魏晋清谈家失去了最后的“骨头”

2.“清谈”活动的过程就是“杠精”表演

关于“清谈”这种“文人娱乐活动”进行的方式,《世说新语》里面有十分精彩的描述。

在文人聚会时,一般分为宾主两方。就和今天的《奇葩说》一样。他们也有“立论”、“对杠”和“结辩”的环节。不过首先陈述意见的行为叫“通”,上来“杠”的行为就叫“难”。

然后你陈述一个观点,我来杠一下,你又把我的话杠回去,这样循环往复,你来我往地杠。完了要是没有结论,还可以找第三方来作总结性的发言。

除此之外,魏晋的“清谈”还带有表演的性质,当时的风流名士们,都喜欢用道具助力。光嘴巴说还不行,一边说,还一边“手执麈尾,以之指划”。

《世说新语·文学》当中讲,“清谈”家们,喜欢用一个叫麈尾的道具。据后世的人考证,它长得像树叶,手柄比较扁,又有点类似诸葛亮的羽扇。当时的人都觉得,一边耍嘴皮子,一边拿着这种羽扇一样的东西戳划,比较有气质。

比如,当时有一个姓孙盛的和殷浩的人“清谈”,足足争了一天,饭都没空吃。一边说,一边(用麈尾)戳,麈尾都给他戳秃了,毛都掉进饭里。


嵇康被司马昭害死后,山涛投敌,魏晋清谈家失去了最后的“骨头”

二、清谈家的“骨头”

1.清谈活动的参与者们

明代钱榖绘的《兰亭修楔图》,重现了晋代王曦之作“兰亭序”的场景。图中,东晋名相谢安与大书法家王曦之等人汇聚在一起玩儿“曲水流觞”的游戏。一边游戏,一边饮酒,然后就开启“高峰论坛”,用“玄理”讲解自己的观念,斗嘴皮子取乐。

谢安是东晋著名的宰相,原来他也沉迷于这种文人游戏。王羲之经常提醒他,不要在这种事上耗费太多时间,毕竟那是“脱离实际”的空谈,可是谢安害怕当官之后没空谈玄,拒绝了他的建议。

嵇康被司马昭害死后,山涛投敌,魏晋清谈家失去了最后的“骨头”

后来,谢安主持了历史上著名的“淝水之战”,足见他拥有“大略雄才”,非普通人能及。他是可以一边下棋,一边指挥打仗的人。可是就在东晋刚刚要开始北伐时,谢安就因为皇帝的猜忌,辞官归故里去了。个中原由复杂,或者有许多无奈。但是不能不说,谢安在思想上受到了“清谈”风气的影响,刻意回避政治锋芒。

假如说,早在“清谈”还叫“清议”的时候,它还具备替国家“举荐”人才的功能的话,当它改叫“清谈”时,到了后期,完全沦为了一个,于国计民生无大用处的“娱乐活动”。


嵇康被司马昭害死后,山涛投敌,魏晋清谈家失去了最后的“骨头”

在魏晋时期,“清谈”活动的参与者,都不是普通的百姓。最差的也是低级的贵族。一来是这些贵族不事生产,确实有空闲时间。二来是世家大族垄断了社会上升的渠道,普通老百姓只有种田,谁是人才谁不是人才都与百姓无关。反正百姓也当不了官。

可是,现在这些能当官的士族们又拒绝当官,成天“谈玄”,不事生产。这不是尸位素餐,误国误民,又是什么呢?这就是“清谈”遭到抨击的原因。

2. 清谈家中,曾经的“硬骨头”

在谢安出生之前约六十年,孙盛、殷浩二人出生前大约四十年,“清谈”对司马家的黑暗统治,还是具有一定反抗性的。

比如东晋著名清谈家——嵇康。他就因为在通过清谈,讲了一些‘离经叛道”的内容。一边展示自己的才华,一边又拒绝为司马氏所用,结果遭到杀害。

嵇康是竹林七贤中最著名的代表人物。“竹林七贤”们和别的“清谈家”不太一样。他们不爱玉柄的麈尾,更喜欢放浪形骸。每天穿得破破烂烂,喝得酩酊大醉,再来谈玄。

嵇康和阮籍等人,提出了“清谈新主张”。他们提倡反对儒学,打倒名教,贵贱互通。他们是庄子的学生,毕竟庄子说过“道在屎溺中”。

后来的人们,觉得“竹林七贤”十分潇洒,因为他们披发跣足,潇洒风流。特别有骨气。他们就是魏晋风度的“骨头”。


嵇康被司马昭害死后,山涛投敌,魏晋清谈家失去了最后的“骨头”

在这一堆骨头当中,嵇康是其中最硬的“骨头”。其中,他“骨头”最硬的一次事件,发生在景元四年(公元263)年前后。嵇康多次拒绝司马昭的征辟,不去当官。后来因为卷入吕氏兄弟的纷争,被钟会趁机向司马昭进谗言,遭到了杀害。

在嵇康死后,“竹林七贤”之一的山涛,马上投靠了司马氏。阮籍立即佯狂装疯。

后来,一个叫王戎的人问清谈家阮瞻(七贤中阮咸的儿子):“圣人贵名教,老子明自然。其旨同异?”,结果阮瞻回答说:“将无同。”意思就是说,王戎问阮瞻:儒家重视名教,道家讲究自然,他们的宗旨是相同还是相异呢?阮瞻回答:那就是一样的吧。

司马昭杀死嵇康,二十年后,嵇康儿子又为司马朝廷效力。山涛对嵇康的儿子说:这就像天地之间,春夏秋冬,四时有序,循环往复。等于是说“此一时也,彼一时也”。于是嵇康儿子,高高兴兴地当了司马家的忠臣,最后还为了保护惠帝战死。


嵇康被司马昭害死后,山涛投敌,魏晋清谈家失去了最后的“骨头”

3. “清谈”原来只是惧祸,一点也不潇洒

那么,嵇康的儿子,为什么这么容易改变老子的立场呢?这是因为嵇康表面上是一位崇尚老、庄的隐者,事实上内心中塞满了儒家的那一套仁义道德。

《嵇中散集·家教》篇中,嵇康教育自己的儿子:“临朝让官,临义让生,若孔举求代兄死,此忠臣烈士之节”,又说:“ 若会酒坐,见人争语,其形势欲转盛,便当亟去。”

这就是说,表面上不问事世,一心“谈玄”的嵇康,原来骨子里还是一个儒家学者。他教子的儿子儒家的谦让,和礼融的德行。参加酒会的时候,不要和人争执,看到情况不对,马上转身就走。因为不走,接下来就要动手了。

儒家说,“君子动口不动手”,打起来就不是君子。

与他同为“七贤”之一的阮藉,在这种矛盾上,则表现得更加富有戏剧性。

《晋书》中说,阮藉的母亲去逝了。当时他正与人下棋。对棋的人想要停止,他却坚持要下完。然后喝了二斗的酒,吐了几千的血。等到母亲将要下葬,他又吃肉又喝酒,为了表示他是一个“不守礼法”的出脱之人。但是过后,他又吐血了。他内心明明十分悲痛,因为他本来是一个孝顺的人,现在只是为了”反礼教而反礼教“。

看看嵇康与阮籍的表现,再一看嵇康死后,山涛、王戎等清谈家们的表现。再回想一想,“清谈”是怎么从“清议”变成“谈玄”的。才发现,原来他们坚持“谈玄”,坚持“避俗”,其实并非真的想要“谈玄”,只是惧祸而已。明白了真相,就知道魏晋名人们,真是一点都风流潇洒不起来。


嵇康被司马昭害死后,山涛投敌,魏晋清谈家失去了最后的“骨头”

结语:

清谈由清议而产生,最初是魏晋士族为了避“党锢之祸”,兴起的一种文坛交流活动。嵇康死后,清谈最后一块“骨头”被司马氏抽走了。清谈彻底演变为一种“文娱活动”。

晋人指责“清谈误国”,是因为其参与者,本来可以是“身居要路津”的高官。他们有参政议政的资格,却不为政治出力。其实,面对魏晋时期统治者的高压政治,大部分士人想保住性命,只有佯狂假癫,每日纵酒高歌,自寻乐子,这也很难怪到他们。不过,所谓的魏晋风流,的确不是后人想象的那种“潇洒”生活,回味起来,反而让人感觉辛酸。

“竹林七贤”采取不合作”的策略应付司马氏。表面上离经叛道,用老子、庄子学说与《周易》来反驳儒学,其实他们内心还是儒家的。他们想忠君,想爱国,但是看不惯政治上的黑暗,只能避世谈玄。到了最后,“骨头”最硬的嵇康死了,阮籍装疯,山涛投靠了司马氏。清谈家们纷纷改了口吻,最终“清谈”变成了古代的《奇葩说》。

参考:《晋书》、《世说新语》、《世说新语校笺》、《嵇中散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