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个婚,为什么还要对你扶贫?

人生总有一些底线是要坚持的。

比如,要怼一个人。

既然都开怼了,那就怼一群吧。
结个婚,为什么还要对你扶贫?

(图片来自网络,图文无关)​

农村的彩礼诟病已久。换婚只听闻在旧社会,但新社会下的农村变相换婚却也蔓延在95后的生活中。

小倩始终不明白,父母为什么一定要逼着自己去嫁给一个走在人群中都不会多看一眼的大叔。她刚刚大学毕业,今天拿毕业证时唯一所想,便是离开这个家。

不,更准确地表达,她说的是断绝,不懂是因为她太年轻还是让父母伤得太重。

离家那刻,屋里传来的那声:“总有一天你会回来求我们的”。让她在大巴车上陷入沉思。

象征着亲人关系的户籍薄便成了她的软肋。她先想到的断绝方式是户口迁移,只要拥有属于自己的户口薄才有自已向往的自由。

抛开所有的伦理道德只谈现实,房子和婚姻是她目前能想到的奔向自由的方式。

要么选择那个同校的穷小子,要么买个可以落户的房子。显然当下去选择,也是两难。

想必“穷怕了”才是一切的根源。

如果不是有个哥哥该娶媳妇了,或许家里也就没有必要这么逼她了。

如果不是那个承诺着多少的未来的人的家里也穷得很的话,或许这也是种选择。

那个条件好的大叔看不上,那个条件差的小伙不敢指望,房子更加只能仰望。

每个人都有对未来生活的选择,谁也没有权利去批判,必竟她的人生谁也不能去替代。但是……

她不愿妥协是想要爱情,可面对爱情的时候,却又在问:“他跟我承诺,说以后会让我过上好日子的……但我有点怕,万一他做不到呢?我要是把青春给了他,结果他没能变得很有钱。到时候,我不是亏了吗?”

然而,纯粹的爱,不应该是没有迟疑的吗。当很爱很爱一个人,不就自然而然地想跟他结婚。不会去考虑“该不该”,“他条件好不好”,“我会不会亏了”。


在感情里有付出感。就有了期待,就会要求对方回报。这样的婚姻起点就是不对等的……

一旦他有任何闪失,就会掏出这句话:当初你这么穷,我都嫁给你了!

于是,一场大型的情感绑架开始了……

她父母说做的这一切都为她好,不也是这样的吗?嫁个有钱人过上好日子,不用受苦,又能帮助哥哥娶上媳妇,那位高攀的女婿还能帮衬着家里。一举多得,她们并不认为这样有什么错。

但凡家里富裕些,父母都会让儿女自由地去选择属于自已的幸福,既便那人是座金山银山,只要儿女选的,倾尽全力也在所不惜。

与其诸多难选,与人死磕,不如把时间花在挣钱上。有了钱,想嫁给谁嫁给谁。奋斗的意义,就是为了不再思考这么低端的问题。做任何选择,都不需要再考虑钱,只需要考虑喜不喜欢!

想必,那位无辜的大叔还不知道,结个婚还要对你扶贫呢。幸好,你没妥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