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秦者胡也,大秦帝国竟然灭亡在一本书上?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帝国秦朝。秦始皇自以为开天辟地,功劳远胜上古时期的三皇五帝,乃自称"始皇帝",想要万世流传,同时又想自己长生不死,做个真的"万岁"皇帝。于是迷恋长生不老,追求闲人仙术,他召请了一大批燕齐的方士,让他们到海上去寻找蓬莱仙山,采集不死之药。

但世界上哪里有仙人呢,更何况长生不死药?

亡秦者胡也,大秦帝国竟然灭亡在一本书上?

应招而来,妄图富贵功名的术士中,有一位叫做燕人卢生,他领命出海寻仙,不死药没弄到手,害怕皇帝责罚,于是说自己找到一本天书,里面是仙人写下的预言,书名叫《录图书》。并上奏秦始皇,书里面有句话":亡秦者胡也。"秦始皇听了之后,并没有因为自己大秦帝国更迭万世的美梦被天书预言打碎而动怒,反而大喜对众臣说道:"朕昨夜有梦,胡人寇关侵边,可见天书有验,秦应把防备胡人为第一要务。"

卢生是燕人,邻近北边,熟知匈奴人的强盛对北疆的威胁,所以他编的"预言"其实并不完全是骗人,而是代表了北方百姓的一种忧虑。

秦始皇有没有做胡人侵边的梦,我们并不知道。但自始皇统一六国建立秦朝之后,北方匈奴侵犯边疆的事情确实是经常出现,以致胡人蚕食鲸吞边地多达数郡,且有威胁首都咸阳与关中土地之势。这当然给秦始皇带来了极大的不安,于是倾尽全国之力以镇卫边防,收复失地,保卫民族国土之安全,是当时主政者应有之国策。不必真有天书预言"亡秦者胡也"。

然而塞北之地,苦寒贫瘠,不适农耕,边疆千里,广原沙漠纵横高山连绵交错,交通运输后勤补给困难,大风狂沙低温严寒的气候让士兵生活作战都极为艰苦。跟统一六国的战争相比较,汉胡斗争尤为艰巨。

公元前215年,始皇巡边,冬至碣石(山海关外秦皇岛),循右北平,渔阳,上古,代雁门各郡,由上郡归咸阳。此次巡边,千里边防地形地势,胡人南下情形,始皇心中自然更为明晰。于是开始逐步实施大秦的边防方略。

亡秦者胡也,大秦帝国竟然灭亡在一本书上?

指派大将蒙恬率军30万驱逐匈奴,恢复秦赵燕(战国)原有之地。秦朝反击匈奴的胜利,是对匈奴贵族侵扰势力第一次最沉重的打击。匈奴人被迫"北徙"十余年。故汉初著名政论家贾谊称其"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征用民夫在燕、赵、秦长城基础上,修筑了西起临洮(甘肃岷县),东到辽东的万里长城,阻却胡马南下。

征调内地人民充实边境。

修筑车道大路以便利交通运输。

正是以上卫边国策,所以终秦之世,胡人也不敢妄动。秦朝没有亡于胡人。但后代的方士并不如此说, 他们说卢生的预言应验了,此胡不是胡人,而是秦始皇的小儿子,秦二世胡亥。这样一来,"亡秦者胡"不过是老天爷与秦始皇开了个声东击西的玩笑,秦朝是必定要亡的,你备了胡人,却没有想到还有个胡亥在等着,而胡亥才是真正的"胡"。当然,也可以换一种方式来解释这个预言,说 秦朝之亡,终于胡亥。但也还是说不通。因为虽然说秦是"二世而亡",其实是 "二世半",胡亥被赵高逼得自杀之后,赵高又立了秦始皇长子扶苏的儿子子婴为秦王。虽然这子婴只做了四十六天秦王,但也不能不算数,如果用后一种方式来解释预言,那就应该改成"亡秦者婴"了。

亡秦者胡也,大秦帝国竟然灭亡在一本书上?

说起秦朝的速亡,不能不给赵高记上头功。秦始皇一咽气,他就策划修改遗 诏,把公子扶苏和大将蒙恬赐死,其他诸公子也一律宰了,这就断了秦朝的命根。剩下一个小浑蛋胡亥做了皇帝,他学着老爹的样,又是巡游天下,又是大兴土木,给秦朝的暴政再加上一把火。终于弄到六国造反,丞相李斯、去疾等人却想把暴政降降温,安抚天下,收买人心;赵高哪能让"革命"这么 快就流产了?就下狠手把这三个人收拾了,从此秦朝就失去了对付六国的指挥中心。赵高让胡亥呆坐在咸阳宫中,吃喝玩乐,残暴不仁,等到刘项的义军打到老秦国的地盘上,赵高就积极配合,先收拾了二世,然后宣布大秦国解体。赵高在关键时刻走的每一招都极为精彩,不能不让人怀疑他是内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