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力寶青年隊,中國足球青訓模式的探索

健力寶青年隊成立

1992年4月25日,中國足協與健力寶集團簽訂協議,正式組建健力寶青年隊。同年,足協在天津與大連兩個賽區對全國1977——1978年齡段的小運動員進行了選拔,選拔出的80多人赴北京進行第二輪的篩選,然後選出40多人到梧州進行冬訓兼最後的選拔,最後入選的22人於1993年赴北京,從北京飛赴巴西聖保羅。

健力寶青年隊,中國足球青訓模式的探索

這22人是:

李金羽、郝偉、李健、張永海、商毅、隋東亮、邱衛國、孫治、黃勇、王文華、姜濤、張效瑞、張然、餘順平、劉林、李鐵、韓濤、楊曉平、王磊、鮑文傑、陳文奎、鄭焱。

教練員為朱廣滬、李輝和劉志才。

來到巴西后,全隊駐紮於遠離聖保羅的一個小山莊,條件惡劣,訓練場地也是隊員與教練親手整理出來的,基本與山外的社會絕緣。

健力寶青年隊,中國足球青訓模式的探索

當時的條件很艱苦,據隋東亮回憶,他們需要輪流值日,為球隊準備晚餐,要自己動手洗魚。床單髒了也得自己洗,當時還沒有洗衣機,必須手洗。這對當時生活自理能力還不強的年輕球員來說,也是一個鍛鍊的機會。出門倒垃圾的時候,草叢裡有蛇、蜥蜴,需要有一個人拿棍子在前面趕。

健力寶青年隊,中國足球青訓模式的探索

在這樣艱苦的環境之下,隊員們和教練員們始終沒有放棄,他們都下定決心為中國足球做出貢獻。李金羽在當年的一次採訪當中說:"中國的球迷們,等我們回來,我相信,在我們22個人當中,一定會出現中國的三浦知良。"

健力寶青年隊,中國足球青訓模式的探索

兩年多的時間裡,健力寶青年隊奔赴各個足球強國去參加比賽,其中這裡麵包括有巴西,阿根廷、烏拉圭、智利等南美洲足球隊伍。他們一共參加了165場比賽,比賽次數很頻繁,相當於國內好幾年的比賽,期間他們的成績是110勝25平30負,成績相當不錯。

健力寶青年隊,中國足球青訓模式的探索

集訓結束之後,1995年7月6日健力寶青年隊第一次回國,歸國後首次亮相的他們憑藉李金羽的頭球以1-0擊敗天津聯隊,健力寶青年隊從此一戰成名。之後,他們在8個月的時間裡與國內甲A、甲B及青年球隊共進行了26場交流比賽,21勝4平1負,期間還代表中國參加了尼泊爾國王杯賽及香港新春杯青年邀請賽,均獲冠軍。

出色的戰績鼓舞了中國足協,堅定了他們派送球員出去深造的想法。1996年3月28日健力寶青年隊第二次赴巴西瓜拉尼俱樂部學習,此次隊中又補充進了李瑋鋒等七名優秀球員。1997年4月15日健力寶青年隊回國,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裡總共打了88場比賽,42勝18平28負,對手包含職業球隊。

巔峰與失敗

1997年1月13日,健力寶隊中六名小將李鐵、李金羽、隋東亮、張效瑞、李瑋鋒、郝偉被國家隊看中,召回國內參加中國國家隊集訓,其中李金羽、李鐵、張效瑞、隋東亮還入選了1997年世預賽十強賽大名單。

健力寶青年隊,中國足球青訓模式的探索

在當時的甲A聯賽中,都沒有一傢俱樂部能有4人入選國家隊。後來,李鐵和李瑋鋒代表中國隊參加了世界盃,而李金羽成為了中國足球歷史上的著名射手之一。

健力寶青年隊取代了奪得亞洲亞軍的中國青年隊參加世青賽,最終打入16強,而在其他比賽中,他們也獲得了諸如尼赫魯金盃賽季軍,土倫杯第四名、世界大學生運動會第五名這樣的好成績。

健力寶青年隊取得的一系列好成績,讓健力寶集團在後期加大投入,1997年他們又組織球隊前往巴拉納競技俱樂部比賽學習。

不過令人痛心的是,1998年8月,健力寶青年隊因為球員歸屬權爭議無法解決被足協宣告解散,其成員多半轉入甲A聯賽。而以健力寶球員為班底的國奧在九強賽中折戟沉沙,成為健力寶足球隊在中國足壇的絕唱。

1999年,以"健力寶"為班底組成的國奧隊衝擊2000年悉尼奧運會失敗,正式宣告"健力寶青年隊"走下了舞臺。

賠本生意,產權不清

健力寶青年隊失敗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這次留學的方式實在太落後。健力寶青年隊到了巴西,沒有請來當地高水平的教練員來傳授技戰術,只是把自己封閉起來訓練,與其這樣,與在國內集訓又有什麼區別?比賽打得雖多,但卻沒有與太多強手交流的機會。球員們的比賽經驗和身體素質雖然有提升,但從技戰術上看,沒有學習到太多更先進的東西。

其次,從健力寶集團的角度看,他們一直在做賠本生意。從1993年至1998年5年的時間內,健力寶花費了將近900萬元人民幣。隊伍是培養出來了,但經濟上是虧大了。要說有什麼益處,無非也就是讓全國球迷知道,健力寶為中國足球做了貢獻,但畢竟健力寶沒有獲得任何經濟上的好處。

另外,健力寶從各個運動隊和體校挑人,把他們送出去深造,但這些球員回來以後,所有權還是屬於原來的隊伍。說白了,這些球員自始至終都不是健力寶的人。健力寶花錢為別人做嫁衣,這些球員回國之後立即被各大俱樂部搶走,健力寶拿不到一分錢。

還有一點非常遺憾,健力寶青年隊的這些隊員,其實相當一部分人是有能力在海外踢球的。當時有許多巴西球隊,對他們當中的某些人發出了邀請,但因為所屬權以及其他種種原因,最終沒有一個人留下來。當他們回國後,又逐步被中國賽場的大環境同化。

收穫與成長

但是,健力寶青年隊的建立,還是有一定的成功之處的:

第一,這些球員畢竟是精心挑選的,他們都是同年齡段的精英;在巴西的那段時光,他們吃了不少苦,但作為一個集體,這些經歷很好地鍛鍊了他們的精神意志和團隊精神,也讓他們開闊了眼界,看到了外面的世界。

其次,他們的比賽經驗得到了極大提升。在巴西短短的時間內,健力寶青年隊打了200多場比賽,質量且不論,我們看看現在的中國青少年隊伍,很難獲得這麼多的比賽機會。而在比賽當中提升,對青年球員來說是非常關鍵的。

還有,健力寶模式給後來的中國足球人給予了啟發。健力寶青年隊是先行者,從他們開始,中國足球人不只是重視"請進來",更開始想著"走出去"。近年來,中國不斷有足球少年被送到海外,在高水平足球國家接受培訓。這對提升中國足球的水平來說,是一個重要的思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