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多大佬選擇退居幕後,市場要“變天”了?任正非卸任意味著什麼

很多人到了40歲之後都會感慨時光的流逝,有些人因為工作和家庭上的壓力,還會出現“中年危機”。加上身體機能的衰退,家裡人都會勸我們不要折騰了。但是也有很多富豪到了40歲、50歲才開始創業,照樣在自己的領域有了一番成就。

華為創始人任正非就是這樣一個例子,1987年註冊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時,他已經43歲了,正處於我們所說的“中年危機”階段。雖然年齡上沒有優勢,不過他比年輕人更有熱血,敢於拼搏,最終成就了華為。4月10日任正非卸任上海華為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對於今年已經76歲的任正非來說,確實也應該讓自己休息一下了。

眾多大佬選擇退居幕後,市場要“變天”了?任正非卸任意味著什麼

當然這也並非任正非第一次卸任了,早在去年底他就卸任了子公司董事的職位。作為華為的“精神領袖”,很多人好奇,是在釋放“退休”信號嗎?有網友表示,華為能夠取得今天的成績,和任正非的決策有著很大聯繫。如果失去任正非這一“頂樑柱”,華為是否會“變味”?

眾多大佬選擇退居幕後,市場要“變天”了?任正非卸任意味著什麼

對此業內人士認為按照目前的市場環境來看,退休的可能性並不大,因為華為還需要他來“指點”。而頻繁卸任子公司高管職位,可能也是為了增加子公司的自主權。其實除了他之外,劉強東最近一段時間頻繁卸任,外界對此也猜測紛紛。

眾多大佬選擇退居幕後,讓很多人表示市場要“變天”了。其實很多時候還是外界想的太複雜了,適時放手一方面可以增加子公司自主權,另一方面也可以讓自己有更多的精力處理其他事情。就連馬雲在2019年也宣佈退休了,對於已經76歲的任正非來說,卸任子公司高管並不是什麼大事。

簡單點來說,任正非的卸任其實是華為內部正常的人事變動,根本涉及不到影響華為這一說法。要知道卸任是每一家大企業都會經歷的過程,不管創始人有多優秀,遲早都會面臨退休的局面。早做打算培養更多優秀的人才,並不是壞事。

如果任正非一直將權利放在自己手裡,不去培養新的領導核心,這才會成為華為的“隱患”。可以看出任正非的決定是非常明智的,而華為作為國產企業代表,也被稱之為二十一世紀“最偉大”的公司之一。

眾多大佬選擇退居幕後,市場要“變天”了?任正非卸任意味著什麼

根據2020年3月31日華為發佈的《2019年年度報告》來看,2019年華為用於研發方面的費用達到1317億,2016年至2019年研發費用累計達到4589億,佔據總營收的14.8%。在重視研發這方面,華為可以說是當之無愧的第一,這也是為什麼華為能夠成為國產企業的“驕傲”。

而任正非逐漸“放權”,對於華為之後的發展也是有利的。簡單點來說,任正非的卸任對於華為來說,反而是件“好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