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學期開學調整到2021年春季,集體跳過2020年,你怎麼看?

新學期開學調整到2021年春季,集體跳過2020年,你怎麼看?

一場前所未有的疫情,讓2020春季開學有著史無前例的關注。即便到了現在,許多地方的開學依然遙遙無期。

新學期開學調整到2021年春季,集體跳過2020年,你怎麼看?

網絡圖片

受疫情的影響,無論哪個階段的學生都受到了嚴重的衝擊,即便在美國,所有學生們也是陸續離開校園,回到家中進行網課。雖然中國的疫情控制取得了巨大勝利,一些零增長到達一定時間的地區已經陸續開學,然而隨著輸入型病例在各地的爆發,以及一些地區出現無症狀感染者造成的群體性疫情也讓許多學校繼續推遲開學。因為學校環境的特殊性,一旦返校之後出現感染,那後果不堪設想,因此各地對於何時開學及如何開學是慎之又慎。


新學期開學調整到2021年春季,集體跳過2020年,你怎麼看?

網絡圖片


一些專家提出,疫情有可能在秋季捲土重來。目前,我們雖然不知道病毒產生的原因,但如果疫情不僅有第二波,還有第三波,第四波,我們又該如何面對?

集體留級可能嗎?

首先,基於國內外疫情的控制情況,我們有可能在今年年底看到一個全球性的疫情緩解,如意大利,德國已經開始陸續地復工。那麼我們是否可以考慮讓所有的孩子繼續網課而將新學期的復課直接調整到2021年的春季呢?這樣可以避免各地復課不一致的情況,因為如果各地復課不一致,會造成網課學生所學效果與返校學生所學效果有差距的不公平狀況,加大家長們的焦慮。

如果讓所有學生集體"留級"一年,安心在家學習,那我們可以更專注地對付疫情,避免因為疫情沒有徹底控制住而產生的校園感染事件,進而導致重新取消返校的情況。


同時,由於病毒的異常狡猾,如果產生變異,導致疫苗失效,那疫情會伴隨我們更長的時間,那我們不得不認真考慮復課的可能性,更需要考慮網課將如何調整來適應這一我們無法控制的病毒。


以上無論哪種情況,都是我們不願看到的,但又是我們不能否認和需要面對的。


假如夠幸運,我們儘可能快地獲得有效的疫苗,那我們在明年春天統一復課,這"失去"的一年,我們能承受嗎?

如果很不幸,病毒關閉了復課的大門,長期地陪伴著我們,迫使孩子們繼續待在家裡上網課,我們又該如何調整和麵對?這種調整將不僅僅是生活和生產方式的轉變,更是內心的轉變。我們需要重新認識病毒,認識生命,認識學習和學校到底意味著什麼,思考養兒育女到底為什麼。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說新冠病毒是顛覆性的。它將徹底顛覆我們的價值觀。

終身學習

泰戈爾說:"對我們有的,並不是在學校念過書的事實,而是求學的。學,可以立志;學,可以成才;學,永遠不能停止。因為只有學習,才使你的更深刻,只有學習才使你對這個世界看的更完整,更對自己國家復興奉獻價值觀。"

孔子:"學而不已,闔棺而止"

不管傳統教育制度的成就速度有多快,規模有多大,現在的中大小學再也不能適應目前的緊張情況,教育工作不得不延伸到離校年齡以後很長時間,以保證傳播知識和進行個人及社會越來越需要的培養。因此,就算我們失去了一個學期,也不意味著我們的人生從此失敗了。

焦慮 VS 病毒

對於孩子們來說,他們是否想念返回校園,在操場上玩耍,在教室裡看著黑板上的文字,聽著講臺上老師的講課,和同學親密遊戲,更甚於一直家中網課。他們焦慮的是落後於人,進而導致高考失利,人生失敗?還是他們更期盼和享受人與人的關係,因為這是人的本質之一。

同時,對於家長們,他們的焦慮是否從初期在家照看上網課的娃兒和兼顧工作間的不適應,轉移到了復課遙遙無期,會否導致孩子將來找不到好工作,人生徹底失敗的更深焦慮中呢?


新冠病毒對中國家長來說也許是最寶貴的教育課。許多教育專家都說中國家庭的最主要問題是家長們的焦慮,對孩子未來的不確定,對掌握孩子人生的不確定。以前,我們總還是可以否認,硬著頸項,帶著焦慮我行我素。縱使孩子抑鬱,或自殘,家長都不覺醒。然而,此次新冠病毒將更深的焦慮放置在我們心裡,讓我們避無可避。

覺醒與反擊

我們需要承認,人是脆弱的。被造物無法完全掌握自己的生命,承認這一點並沒有什麼羞恥,更不是向什麼人示弱。相反,大人和孩子都認識到這一點能夠幫助我們輕鬆上陣。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能夠讓大人和孩子都安心於在家網課的時間。除了完成學校的在線課程以外,還可以放鬆心情,學習廚藝、做家務、修理家電;網課或主動"留級"讓我們多一些戴著口罩和家人一起去公園徒步,騎自行車,在家一起閱讀,看電影,打遊戲的時間。孩子更可以利用這多出來的一年,思考自己未來的人生,如同許多美國高中生一樣,畢業後沒有著急上大學,反而休學一年,去遊歷世界,去做志願者,在象牙塔外增長自己的見識,捋清人生的思路,找到未來想要服務社會的目標。這樣的沉思,或許會促成孩子更多內在的成長,表現在自主學習意願的增強,課外閱讀的增多。


新學期開學調整到2021年春季,集體跳過2020年,你怎麼看?


所以,新學期調整到下一個學年或許沒有想象的那麼絕望。相反,我們可能收穫的更多。

病毒是不可戰勝的,而人的焦慮卻是可以卸下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