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通的昨天 今天 明天

昭通的昨天 今天 明天

昭通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在云南滇东北,莽莽乌蒙群山之中

有一个充满着神秘色彩的地方-昭通

昭通古称乌蒙。

昭通的昨天 今天 明天

蓬勃乌蒙,巍巍群山

金沙江水,源远流长

幅员2.3万平方公里的昭通,就虎踞龙卧在金沙江下游的乌蒙山下

由于这里山势复杂,易守难攻,自古以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举世闻名的两万五千里长征,在经过乌蒙山区的昭通一带的时候

利用这里复杂险峻的地势,成功地摆脱了敌人的围追堵截。

让乌蒙山增添了一份传奇的色彩。

昭通的昨天 今天 明天

昭通的昨天,已然写在人类的史册上

昭通的今天,正在被553.7万昭通人民创造跌新

昭通的明天,必将更加美好!

今天,就让我从昭通的历史、现状和未来三个维度,带你一起走近昭通,了解昭通。

昭通的昨天 今天 明天

僰人悬棺

早在距今10万年前,这里就有了早期智人繁衍生息,成为人类起源和发展的重要地区之一。

这里是,僰人故里

2400年前,这里就有僰人聚居,以豆沙关悬棺为代表的僰人悬棺,悠久的历史,神奇的传说,神秘的文化,独特的葬式,耐人寻味,千古难解。

昭通的昨天 今天 明天

白铜

这里是,世界的白铜之乡

18世纪白铜在欧洲极为昂贵,价格仅次于金、银,成了贵族的奢侈品。

1735年德国人杜赫尔德在《中华帝国全志》中写到:“最特殊的铜是白铜...只昭通产有,亦只见于云南一省。”

自汉代起,巧家县堂狼山的白铜矿出产的白铜作为“昭通石”通过马帮远销世界各国,冶铸技术曾领先世界若干世纪,使堂狼山获得了“世界白铜之乡”的美誉。

昭通的昨天 今天 明天

昭鲁坝子

昭通的昨天 今天 明天

杜宇

昭通的昨天 今天 明天

杜鹃花

昭通的昨天 今天 明天

杜鹃鸟

这里还被称为望帝故里

这鸟叫杜鹃,相传是第一任蜀王杜宇的灵魂所化

这说起来可有来头

公元前1057年,在昭鲁坝子的千顷池滨湖地区及周围河谷地带,杜宇带领族众,教民务农,开采矿产,发展生产。从今天的昭通江大峡谷一直发展到成都平原,给成都平原带去了先进的农耕生产方式,带领蜀地人民走出了茹毛饮血的蛮荒时代,让蜀地绽开文明之花,得到了蜀民的拥戴,后来在成都平原建立了蜀国,成为第一任蜀王,号“望帝”。

之后杜宇和丞相鳖(biē)灵的妻子相通

深感惭愧,自以德薄不如鳖(biē)灵,于是隐居深山,惭而亡去,死后灵魂不灭,化为杜鹃鸟,每年春至,哀声啼鸣,滴血则为杜鹃花。这声声啼叫是杜宇对那个梦牵魂绕的佳人的呼唤。

昭通的昨天 今天 明天

彝族

这里是彝族文化发祥地

昭通市西郊十余公里处,有一座石山,名叫老鸹(guā)岩。山崖下面有一眼泉水,因井内泉水上涌时形如葡萄,称为“葡萄井”。据彝文文献《指路经》记载,葡萄井是彝族“六祖”饮用过的甘泉,他们从这里走向分支的道路,去披荆斩棘开创自己的新天地。

昭通的昨天 今天 明天

昭通巧家堂狼山

公元前339-329年,世居在昭通巧家堂狼山的彝族人文祖先阿普笃慕召集了一次大会,将其子民分为武、乍、糯、恒、布、默六支,由他的六个儿子(慕雅切、慕雅考、慕雅热、慕雅卧、慕克克、慕齐齐)带领。每两支人为一联盟形式,向不同方向迁徙、拓疆。

昭通的昨天 今天 明天

旧圃镇葡萄井

昭通昭阳区所辖的旧圃pǔ镇葡萄井一带彝族祖先居住和六祖分支的地方,是彝族同胞灵魂的归宿之地,昭通地域也是彝族文化发祥地。

昭通的昨天 今天 明天

秦五尺道

这里是云南最早接受中原文化影响的地区。

《史记·西南夷列传》记载:“秦时,常頞è略通五尺道...” 这条名叫五尺道的细细驿道,在当年其实是秦国的国道,它的起点为青衣,终点为僰道,僰道是指今天的四川成都到宜宾的数百公里栈道,开凿的人就是修筑都江堰的李冰父子。

昭通的昨天 今天 明天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全国后,为了进一步经略云南,派时任蜀郡太守的常頞è,又僰道南下,动用大量人力物力,将栈道从今天的宜宾延伸,经过云南昭通盐津豆沙关,直达曲靖。五尺道的修建,加速了中原与云南频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交流。2000多年来,无数政要、文人及商人携带着厚重的中原文化在乌蒙山的五尺道间穿行,随之而来的儒家文化,汉文化、巴蜀文化、开始在云南生根,并逐渐与滇文化、多元的少数民族文化相融合,成为云南文化丰富多彩的渊源。地处“五尺道”枢纽的昭通,得风气之先,是云南最早、最充分接受中原文化影响的地区,于是随着历史的变迁,逐渐成为“锁钥南滇,咽喉西蜀”的重镇和云南文化的三大发祥地之一。

昭通的昨天 今天 明天

昭通

唐宋以来,昭通一直被称为朱提(shū shí),以朱提(shū shí)银著称于世;

清雍正年间,取“昭明通达”之意,正式更名为昭通;

民国初年,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国民政府在滇东北设县制,将石门关以南上行30公里的地方,定名为“大关县”,一直以来,大关县既是五尺道的重要驿站,也是中原文化进入云南的必经之路。

昭通的昨天 今天 明天

历史在昭通演绎过许多起起伏跌宕,同时也在这里,造就了一批重要的历史人物。

昭通的昨天 今天 明天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中国军队奋起抵抗,大批爱国将士奔赴前线,血洒疆场,民族危亡的呼喊声和隆隆的枪炮声,很快传到抗战大后方的云南。

7月8日清晨,昆明五华山一栋戒备森严的法式别墅内,有个人在踱步思量,左右权衡,他就是,时年53岁,出生于乌蒙大山中的彝族人-龙云。

1937年的龙云任国民政府云南省主席已经9年,因善政善治,威望颇高,被称为云南王。直觉让龙云意识到,日寇敢于发动侵华战争,必然是蓄谋已久。前方战况对中国极为不利,于是,他快速地调兵遣将,一声令下,将四万新式滇军改组为国民革命军第六十军,改组后的六十军。

1937年9月10日,六十军将士从昆明大板桥出发,前往徐州参加台儿庄战役,在这些出征将士中有近8000人来自龙云的家乡-昭通,著名的台儿庄战役沉重打击了侵略者的嚣张气焰,同时中国军队也付出了伤亡5万多人的代价。据战后统计,龙云的出生地昭通市炎山乡一个名叫嵩落的小山村,就有数百位将士,捐躯台儿庄,今天,昭通市中心的辕门口,伫立着一座“共赴国难”的纪念碑,铭刻着昭通籍抗日将士阵亡名录共3304人。

昭通的昨天 今天 明天

昭鲁坝子

昭通的昨天 今天 明天

昭鲁坝子

位于滇东北的昭鲁坝子,是云贵高原上的第四大坝子,古老的昭通城就坐落在昭鲁坝子的中央,紧靠城郊,有一个名叫簸箕湾的小村子,至今还完好地保存着龙云的家族祠堂。在抗战时期,龙家祠堂曾被作为前线受伤将士的后方医院,一座用于供奉先祖牌位的神圣祠堂,被慷慨地用作战时医院,在民族劫难,国家存亡的关键时期,昭通人表现出了无私的大方和大义,在极其艰难的抗战岁月里,对于乌蒙大山里的人来说,像龙云这样为国家和民族的存亡,赴汤蹈火,倾尽家族所有的人,不计其数。

昭通的昨天 今天 明天

诗篇

昭通的昨天 今天 明天

乌蒙山

就在六十军出滇参加台儿庄战役的两年前,也就是1935年春,中央红军长征经过乌蒙山,作为革命家和诗人的毛泽东,将其革命的浪漫主义发挥到了极致,写下了“乌蒙磅礴走泥丸”的豪迈诗篇。

昭通的昨天 今天 明天

1935年1月,长征途中的中革军委在遵义召开了著名的遵义会议,基本确立了毛泽东在中央的领导地位,一个月以后,中央红军度过赤水河,进入乌蒙大山之中的威信县,在花房子、庄子上和江西会馆,连续召开了三次重要会议,史称扎西会议。在这里,毛泽东在中央的领导地位,才完全确定下来,之后在毛泽东的正确领导之下,中央红军在这片浩瀚的山脉中,辗转数月,终于甩掉了国民党重兵的尾追堵截,成功地走出了这颗硕大的“泥丸”,乌蒙山因此成为了红军长征从挫折走向胜利的重要转折地之一。昭通人民挥笔写下了一部惊天动地的壮丽史诗,巍然屹立在祖国西南,成为云南连接中原的要塞区域。

昭通的昨天 今天 明天

曾令云

昭通的昨天 今天 明天

夏天敏

昭通的昨天 今天 明天

雷平阳

今天的昭通繁荣兴盛

人才辈出

曾令云、夏天敏、雷平阳等,一大批作家活跃

在当代中国文坛

形成了备受关注的

“昭通作家群”

成为昭通一道靓丽的文化现象,在全国都有重要影响。

昭通的昨天 今天 明天

昭鲁坝子

今天的昭通拥有资源“金三角”的美誉

这里青山育翠,黑土藏金,开发潜力大,矿产资源的种类多、品位高,是云南三大有色金属基地之一,是全国五大硫铁矿之一。其中,煤、硫储量居全省首位,现已发现小型矿床以上规模的金属矿区195个,非金属矿区150个,其中铅、锌矿区有8个,储量超过170万吨。昭鲁坝区有我国南方最大的褐煤田,探明储量达84.45亿吨。

昭通的昨天 今天 明天

向家坝水电站

昭通的昨天 今天 明天

白鹤滩水电站

昭通的昨天 今天 明天

溪洛渡水电站

这里的水能资源富甲云南,在金沙江下游,昭通境内建设的溪洛渡水电站、向家坝水电站、白鹤滩水电站,是三座世界的电站,总装机容量达3460万千瓦。

昭通的昨天 今天 明天

黑颈鹤

这里生物资源种类繁多,是中国的黑颈鹤之乡。

入冬时节的大山包,最为浪漫,无数黑颈鹤从青藏高原迁徙来此越冬,受当地人的真爱和照顾,黑颈鹤在这里快乐地繁衍生息,也因为有了黑颈鹤,大山包处处呈现出清雅秀丽的水墨画境,成为了国家重点自然保护区。

昭通的昨天 今天 明天

苹果

昭通的昨天 今天 明天

杜仲

昭通的昨天 今天 明天

苦丁茶

昭通的昨天 今天 明天

魔芋

昭通的昨天 今天 明天

花椒

昭通的昨天 今天 明天

天麻

除此之外,这里还是中国南方最大的优质苹果基地。昭通天麻、杜仲、魔芋、花椒、苦丁茶等特色产品驰名省内外。

昭通的昨天 今天 明天

昭通市

今天的昭通,昭明天下,通达四海

航空、铁路、高速公路,连接昆明、成都、重庆、贵阳等地。

万里长江第一港-水富港,是云南最大的港口,千吨级船舶可从水富港沿重庆、武汉、上海等城市直航大海。

昭通的昨天 今天 明天

昭通

今天的昭通,气候温和,是的南方避暑胜地。除此之外,茂密的丛林与山巅缥缈的云朵,赋予了这里梦幻神秘的气氛。如果说李白的诗句“黄河之水天上来”是出自诗人浪漫的想象,那么这里黄连河的瀑布群落还真是景意合一,当你进入这片山水之间。看“黄连河的水真是天上来的呀”群山峻岭之中的黄连河,天上的云朵变成了瀑布,从高高在上的岩石飞流直下,云朵于瀑布融为一体,云中有溪,溪中有雾。在乌蒙山脉的万山丛林之中,还隐藏着许多秀美雄奇的自然山水。

昭通的昨天 今天 明天

西部大峡谷

昭通的昨天 今天 明天

铜锣坝国家森林公园

昭通的昨天 今天 明天

鸡鸣三生

奇花异草漫山遍野、原始森林遮天蔽日的铜锣坝国家森林公园

目前国内最大的天然生态露天温泉浴场-西部大峡谷

这里有集自然景观、历史文化和民族风情于一体的旅游胜地-鸡鸣三省等等。

山谷之畔、流水潺潺、农家村落、乌蒙大山

组成了一副雄秀绮丽的自然山水图画。

昭通的昨天 今天 明天

汉族

昭通的昨天 今天 明天

彝族

昭通的昨天 今天 明天

回族

昭通的昨天 今天 明天

苗族

今天的昭通,民族民间文化多姿多彩

与云南其他地区一样,昭通也是一个少数民族众多的地区。这里居住着汉、回、苗、彝等24个民族,少数民族占全市总人口的10.7%。

昭通的昨天 今天 明天

彝族年

昭通的昨天 今天 明天

火把节

昭通的昨天 今天 明天

药王节

昭通的昨天 今天 明天

龙船节

昭通的昨天 今天 明天

糍粑节

昭通的昨天 今天 明天

花山节

昭通的昨天 今天 明天

马楠苗族芦笙舞

昭通的昨天 今天 明天

昭通端公戏

昭通的昨天 今天 明天

四筒鼓舞

昭通的昨天 今天 明天

苗族古歌

境内人数较多的两个少数民族是彝族和苗族,彝族的主要节日有彝族年和火把节;苗族的主要节日有药王节、龙船节、糍粑节、花山节等。两个民族还都是热爱舞蹈和音乐的民族,而这些独特的节日因为有了音乐和舞蹈而更加异彩纷呈。

马楠苗族芦笙舞、昭通端公戏、四筒鼓舞,苗族古歌、彝族“喀红呗”、尹武刺绣、昭通披毡等民族民间活动源远流长。

昭通的昨天 今天 明天

尹武刺绣

昭通的昨天 今天 明天

彝族“喀红呗”

昭通的昨天 今天 明天

昭通披毯

尹武刺绣是流传于巧家县老店镇尹武村的一种彝汉融合的刺绣样式。尹武刺绣将先民的图腾崇拜、原始信仰、生产生活情况等绣在鞋帽、衣裤、背带等物品上,所绣图案线条优美,具有朴素、清新的特色。

昭通的昨天 今天 明天

解德坤

昭通的昨天 今天 明天

金钱洋芋饼

昭通的昨天 今天 明天

天麻汽锅鸡

昭通,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形成独具特色的昭通美食

滇食文化、川食文化、黔食文化在这里碰撞、融合,形成独具特色的昭通饮食文化。

全国有四大菜系,昭通有四大菜帮:昭阳菜、盐津菜、彝良菜、镇雄菜,其中昭阳菜又分汉族菜和清真菜,而且清真菜在云南乃至整个西南片区都很有名气。

上世纪50年代,昭通就出了一名国厨大师-解德坤。解德坤出生在昭阳,成艺于昭阳,他是云南的“厨状元”,滇菜的泰斗级人物,曾为云南王龙云掌厨八年,为毛主席、周总理掌厨多年。他的拿手好菜金钱洋芋饼、天麻气锅鸡,都采用昭通地道的原材料,而且都做到了极致。

昭通的昨天 今天 明天

昭通羊肉米线

昭通的昨天 今天 明天

盐津春芽面

昭通的昨天 今天 明天

镇雄酸汤米线

昭通的昨天 今天 明天

昭通酱

昭通的昨天 今天 明天

昭通洋芋

昭通的昨天 今天 明天

红豆酸菜汤

昭通大菜能上国宴,小吃更是名贯三川。据相关部门统计,昭通城内的各种小吃有48种,其中独具特色的地方小吃就有23种。

推陈出新是昭通小吃的一大特点,贵州六盘水的羊肉粉来到昭通,变成了羊肉米线;四川宜宾的燃面来到昭通,变成了盐津春芽面;而昆明的小锅米线来到昭通,则变成了镇雄酸汤米线。除此之外,煎炸煮烤炒都非常美味的,昭通洋芋;酸辣可口,豆香浓郁的下饭神器-红豆酸菜汤;以及昭通人最割舍不下的昭通酱等等。

昭通的昨天 今天 明天

昭通

昭通的今天

旅游资源丰富

自然山水雄奇俊秀

民族文化多姿多彩

汇成了当代昭通壮阔前行的最动人风景。昭通的明天必将更加美好

每一个时间节点,既让人回顾昨天,更让人立足于今天、展望于明天。

昭通的昨天 今天 明天

昭通苹果

今天

昭阳这座苹果之城

已是香风细细,令人陶醉;难以忘怀1940年

吴敬漪博士将158株苹果树苗引入昭通,这是苹果之城最初的缘起。

昭通的昨天 今天 明天

昭通

今天,昭阳天下,通达四海;难以忘怀“锁钥南滇,咽喉西蜀”的历史印记里。

今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新使命,落在我们这一代人的肩上;难以忘怀“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的慢慢长征路。

昭通

因历史而厚重

因山水而灵动

历史在延伸,时光在前行,美好也向前

望帝故里,农耕文明展示高原特色农业生机;

朱提(shū shí)银都,丝绸古道再现灿烂辉煌;

磅礴厚重的乌蒙山亘古不变,还有那条从乌蒙山脉中穿行的金沙江,顺着中国文化流淌的脉络,一起汇入伟大的长江。

昭通,也因此蕴含着生生不息的磅礴力量

去开创属于昭通独有的、诗情画意的大美篇章。

昭通的昨天 今天 明天

昭通

我们一起走过

未来

我们一起再出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