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以为《中餐厅》是吃播,没想到是秀情商的职场教科书

《中餐厅》是湖南卫视播出的一档由明星来经营餐厅的真人秀,已经陪伴着观众朋友们走过了三季,深受喜爱。如今在播的第三季由42岁的演员黄晓明担任店长,还有实力派演员秦海璐、人气组合歌手王俊凯、知名演员杨紫加盟,后厨则由一位厉害的素人,国宴大厨兼运营总监林述巍担任。

原以为《中餐厅》是吃播,没想到是秀情商的职场教科书

看名字本来以为是一档宣扬中华美食的综艺,做成一个明星版的《舌尖上的中国》,带着观众们酣畅淋漓地吃吃吃,没想到观众们在节目中体会最深的居然是人际交往过程中的情商和职场中要怎么和同事上级沟通?这画风是怎么跑偏的呢?我们来看一看——

第一课:领导的安排有问题,要怎么沟通?

相信前段时间大家的聊天里面都免不了用上几句“明学”语录: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听我的!都是我的问题!这霸道总裁的画风调侃起来真是让人欲罢不能啊。你看黄晓明,像不像不懂工作内容和细节还非要你实现不可能要求的领导?

原以为《中餐厅》是吃播,没想到是秀情商的职场教科书

在职场中遇到这样的领导要怎么办呢?王俊凯就做出了聪明耿直的员工会做的事,你不是要我们总结和提意见吗?那我就把我看到的问题和我的想法说一说吧。我们可以明显感受到王俊凯是很敏锐聪明的,他发现的问题都很切中要害,表达起来也是很简洁明确。但是问题得到了解决吗?并没有!

原以为《中餐厅》是吃播,没想到是秀情商的职场教科书

我们看到黄晓明不惜举出“一个人要吃三份单人餐”这种荒唐的例子,也要试图维护他之前做出的决策的正确性,哪还有什么理智可言!面对领导,你是不能讲道理的,你要用他能接受的方式来跟他沟通,而且最好是私下沟通。既要顾全他的面子,还要想办法迂回地把他丢给你的难题解决掉,需要我们多动脑筋。

原以为《中餐厅》是吃播,没想到是秀情商的职场教科书

后来我们看到当店长黄晓明在为新人举办订婚宴席报价不合理的时候,林述巍的做法就很让人刮目相看,连连赞叹不愧是运营总监!他发现价格低了之后,先是在闲聊的时候跟大家沟通具体每个部分的成本,让大家来思考定价不合理的问题,然后自然会有财务总监秦海璐去和店长提。在已经和店长此前发生过冲突的大厨立场来看,这个财务上的问题交由负责财务的人来提才更合适。

原以为《中餐厅》是吃播,没想到是秀情商的职场教科书

第二课:同事之间的矛盾得不到解决的时候,可以适当求助领导

秦海璐和林述巍就像是公司里的两个不同部门的同事一样,一个操持经济,一个主掌后厨,但是工作中又有很多需要合作的地方。由于诉求的不同,秦海璐需要控制支出成本,而林述巍想要提高食材的质量,这就不免要发生冲突。

原以为《中餐厅》是吃播,没想到是秀情商的职场教科书

这时候秦海璐选择的处理方式就很值得我们学习,她跟林述巍沟通没有达成一致之后,找到店长黄晓明求助,让他来跟大厨讲他们预算有限的客观条件,再利用职权压一压大厨,让他适当缩减开支。然后秦海璐在收拾碗筷的间隙,好脾气地来找林述巍说自己情急之下脾气不好,和他握手言和。

第三课:都是来实习的新人,怎么才能留下来

在第三季的节目中,我们很高兴看到两位来自《声入人心》的唱功好、颜值佳的小哥哥来担任餐厅的实习生。一位是高音出色、积极进取的高天鹤,另一位是中音漂亮、干净呆萌的仝卓。为了让两位实习生更有危机感,让节目更好看,导演组安排了实习生淘汰机制,两个小哥哥只有一位能留下来。

原以为《中餐厅》是吃播,没想到是秀情商的职场教科书

高天鹤做的活很多,又是搬冰箱、又是刷碗,总是能很机灵地给出这样那样的想法,但是他却没有留下来,反而留下来的是仝卓。我们看到仝卓的优势就在于不争不抢和听话,交代给他什么他就会老老实实做,干净的气质也特别讨喜。

原以为《中餐厅》是吃播,没想到是秀情商的职场教科书

在职场中会欣赏你积极进取的样子的只有老板,而太过锋芒毕露容易让同事觉得不舒服。隐藏自己不要出头也是情商的一部分,我们的性格里从小就学会这样做来融入集体了,所以我们会在学生时代说自己“没怎么学”、“考得不是很好”。这无关于价值观对不对,只是我们融入集体的一个本能而已。

第四课:掌握一门过硬的技术很重要

掌握一门过硬的技术,这在职场中通常被叫做“核心竞争力”,整个餐厅只有一位林述巍大厨做饭最好,那么他就是不可替代的。看了餐厅菜谱的人都为黄店长的英语感到心累,相信如果有一位英语能力过硬的店员,那么制定菜谱、和外国客人交流的时候,他也一定是不可替代的。

原以为《中餐厅》是吃播,没想到是秀情商的职场教科书

所以我们鼓励在职场中培养一个过硬的方面,而不必面面俱到但是样样都不精通。抓住了核心竞争力,才是我们在团队中建立合作关系和交往地位、在老板面前提出要求的根本依仗。

所以大家看,《中餐厅》是不是成为了职场情商课呢?希望大家在轻松娱乐之余,都能有自己的感悟呀!和笔者一起继续关注好看的节目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