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你自己嗎

你,是你自己嗎

撒烏耳是以色列人的第一任國王,出生在英勇世家,長得虎背熊腰,英俊高大。聖經上是這樣描述的:撒烏耳魁梧英俊,在以色列人中沒有比他更俊美的,比所有的人高出一肩。

撒烏耳雖然外表強悍,內心卻是個弱小膽怯之人。他在被選為國王的那天,居然躲在行李之中,不敢出來擔當重任。懦弱的性格使他在任國王期間屢犯大錯,最終斷送了自己的國家。

撒烏耳,聖經故事裡一個有汙點的人物,沒人願意用的一個名字。

亡,死亡?消失?

讀到《撒烏耳亡》100頁時,我的內心充滿疑惑,已經瞭解到林大成和安雲英(凱瑟琳)組合成家庭,並且有了孩子雙胞胎女兒林芬和林芳。孩子的名字來自安雲英的救命恩人劉芬芳,而他們的兒子也因為同樣的原因,感恩劉芬芳的丈夫孫凱而取名為林凱。

林大成胸膛上那塊爛肉的秘密也已經知曉。

只是撒烏耳到底是誰?一開始,我懷疑他有精神疾病,越往後看越覺得他有終極目標。他去找神父做告解故意洩露信件內容,想牽著神父做什麼?他到底有什麼目的?

你,是你自己嗎

辛酉所著的小說《撒烏耳亡》講述的是:一位郵遞員總能在郵筒收信時發現一些沒封口的舊信,信裡記錄了許多令人費解的事情,比如:一個具有預知能力的神秘女人、一道可以找出匿名情書寫作者的菜、一種能置人於死的慢地性毒藥...... 隨著時間的推移,郵遞員逐漸意識到,那些來自於不同時期的舊信存在著某種聯繫,而且都有一個共同的主題——死亡。更為恐怖的是,似乎有某種神秘的力量故意讓郵遞員偷看那些舊信……

《撒烏耳亡》作者辛酉,著有長篇小說《撒烏耳亡》《赦免之日》《一張可怕的照片》,短篇小說集《聞煙》。他曾是新聞工作者,而立之年後誤打誤撞寫起了小說。既不是網絡作家,也不是傳統“作協制”作家,他說自己也說不清楚到底屬於哪一類作家,有時候極不自信,有時候又有點自負,總而言之是一個矛盾的綜合體。不過,可以肯定的是,他在“以我手寫我心”,不為人左右,做真正的自己。

你,是你自己嗎

“書非借不能讀也”,辛酉的《撒烏耳亡》不需要這樣,只要一開始讀,你就有停不下來的節奏。這是今年唯一一本在深夜閱讀不瞌睡,反而越讀越清醒越思考越急於知道故事結局的小說。

一 書信形式,推進情節發展

《撒烏耳亡》以王神父的為教友做告解開始,引出對二十年前的事情的回憶。回憶當中,很多個不為人知的秘密通過一封又一封信,從紙面和字跡中透露,故事情節一步步展開。

教友在神父面前懺悔不該偷看別人的信件,但是隨著一封接一封信被偷看,信裡隱藏的故事越來越勾人心魄。讀者當然知道教友的做法是錯的,但是又跟教友一樣忍不住想了解更多信件的內容。明知不可以,卻欲罷不能,這就是作者深諳讀者窺秘心理,故事情節安排獨闢蹊徑,真正高明!

你,是你自己嗎

二 步步為營,構成完滿故事

小說一百頁之前,基本是信件內容,之後,就是事實記敘或者人物口述,然而,信里人物和現實中又有所不同,而人物的真名和教名也有偏差,還有人物之間的關係和所發生的的故事,讓我在閱讀時忍不住往回翻,檢查自己有沒有理解錯誤,人物是不是真的對應。更出其不意的是,只有讀到結尾最後一個字的時候,才能說你開始瞭解故事中的人物了,而若想說你對情節和人物已經瞭然於心,那還需要再讀一遍,對我來說是這樣的。

從頭到尾,在閱讀的過程中,你會積極想象每個情節的發展方向,期待和作者的思路不謀而合,卻每一次都撲個空。我的想象是侷限的片段式的,而作者是出於故事大局和讀者閱讀需求,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備,因此總是走在作者圓滿的步步為營之中。

你,是你自己嗎

三 關照內心,引發讀者反思

一部作品是否受讀者歡迎,不僅在於情節能否吸引人,更在於它對人們心靈的澤潤。焦躁迷茫的現代人,急需要情感的慰藉老母親般的關懷。

在故事接近結尾時,作者不動聲色地借王神父之口道出了內心:人最不願意正視的是自己,最難正視的也是自己。為了逃避現實,常常會出現角色錯位的情況,分為三種:

特蕾莎,渴望自己成為林凱的妻子,因此意識裡幻想自己就是自己想成為的那個人。

撒烏耳,他的父母和兩個姐姐,以及妻子孩子相繼離開,最愛的女孩做了修女,這樣的人生讓他痛苦不堪,於是他把自己的經歷幻想成別人的。

默西亞,總幻想自己是主耶穌,覺得自己可以拯救所有人,一旦發現不能如願,就會把事情妄想成自己希望的局面,是前兩種的綜合體。

你,是你自己嗎

讀辛酉的《撒烏耳亡》,故事始終籠罩著一種悲情色彩,但是沒有那種讓人窒息的感覺。讀到結尾,才知道這本小說不只是在講故事,更是在教我們反思:你,是你自己嗎?

你是誰?我不做別人,我就是我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