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臉測試實驗:寶寶表現的不同反應都代表什麼?不妨瞭解下

文|小梅媽媽

新手寶媽小城從小區的寶媽群裡學習到了不少的育兒知識,寶媽群也就成了小城每天必打卡的地方。這天小城睡前照例去群裡看消息,發現大家都在討論蒙臉實驗,有幾位寶媽說自己從孩子4個月開始就經常給孩子做蒙臉實驗了,寶寶每次的表現都不相同,讓自己非常有成就感。

這讓小城想到自己的寶寶也已經4個多月了,是不是也應該做這個實驗,想到這裡小城的瞌睡就跑了一大半,打算明天問問幾個鄰居準備學習一下。

蒙臉測試實驗:寶寶表現的不同反應都代表什麼?不妨瞭解下

第二天在問過幾位鄰居過後小城發現,大家都給寶寶做過蒙臉實驗,鄰居說蒙臉實驗可以檢測孩子的發育程度,建議小城也給孩子做一下,小城記到了心裡,準備把這件事安排上。

蒙臉時間是最近才流行起來的一種寶寶測試實驗,很多父母對其瞭解不深,總是用懷疑的態度來看待實驗的準確性,並不認為一個簡單的測試就可以檢測出孩子的生長髮育。

蒙臉測試實驗:寶寶表現的不同反應都代表什麼?不妨瞭解下

什麼是蒙臉實驗

蒙臉實驗就是將毛巾或者是紙巾放在寶寶的臉上,通過觀察寶寶的反應來判定寶寶肢體和大腦的發育情況。

1、蒙臉實驗的目的

蒙臉實驗是測試寶寶DST發育狀況中的一項,這個實驗的目的就是通過排除視覺給寶寶帶來的影響,測試寶寶其他感官的發育進程。實驗並不能從根本上判定孩子的發育情況,只是提供了一個輔助的手段,因此即使寶寶的表現不盡如人意,家長也沒有必要太過憂心。

2、蒙臉實驗適應的年齡段

在寶寶4-7個月的時候去醫院體檢時,醫生就會給寶寶做這個實驗,因為此時的寶寶大腦和肢體已經開始發育,理想狀態下能夠對眼前的障礙物做出合適的反應。

蒙臉實驗測試的就是孩子的發育情況,但是每個孩子的發育進程都不盡相同,因此實驗中會出現多種多樣的情況,不同孩子的不同表現,都在一定程度上表明瞭孩子當下的發育。

蒙臉測試實驗:寶寶表現的不同反應都代表什麼?不妨瞭解下

寶寶在蒙臉實驗中不同反應都代表什麼

1、開心的玩耍

眼睛被遮住了,孩子不但沒有害怕,反而表現的很開心,認為這是在跟他做遊戲,這樣的反應說明孩子本身充滿了安全感,並且這種安全感也沒有被空間的變換而影響到,孩子本身極具安全感和信任感這兩種特質。

即便孩子沒能把毛巾或紙巾從臉上拿下來,也不代表孩子的發育存在問題,孩子現在的表現已經非常好了,父母可以過一段時間後再對孩子進行測試。

2、恐懼的大哭

孩子一被遮住視覺就開始恐懼的大哭,表明孩子非常缺乏安全感,原因可能是孩子太小了,也可能是父母平時給孩子的安全感不夠,父母可以先自查一下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是否有不當之處,一段時間過後再帶孩子測試,看情況的具體變化如何。

蒙臉測試實驗:寶寶表現的不同反應都代表什麼?不妨瞭解下

3、用手拿走毛巾

用手拿走毛巾是蒙臉實驗的最佳檢測結果,這種情況通常發生在孩子6-7個月時,如果孩子在合適的時間做出了正確的行為,那就要恭喜父母們,孩子的發育非常正常。

4、呼吸困難狀態

一旦實驗中發現孩子出現呼吸困難的情況,實驗應該馬上停止,避免孩子出現窒息的危險。情緒上的巨大壓力,會導致呼吸出現困難,寶寶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對實驗不適應,同時感受到了比較大的恐懼,父母不要勉強孩子,可以等孩子再大一些的時候再做測試。

蒙臉實驗對於寶寶來說是非常新奇的事情,對於未知的新鮮事物,不同寶寶的反應都會不同,實驗中的很多地方,都需要父母留心和注意,以免對孩子的健康成長造成影響。

蒙臉測試實驗:寶寶表現的不同反應都代表什麼?不妨瞭解下

注意事項

當寶寶在實驗中出現不良的表現,例如恐慌、呼吸困難或呼吸急促等情況時,應該馬上停止實驗。孩子的這些表現都說明了自己對實驗的不適應性,大部分原因都是因為孩子太小了,父母可以再等一段時間再帶孩子做實驗,孩子的狀態越好越能體現實驗的準確性。

有時候寶媽會自己給孩子做實驗,因為不具備專業知識,很多時候沒辦法對孩子當下的行為做出準確的判斷。例如孩子有些恐慌,出現了躁動的情況,媽媽卻不以為意,繼續延長實驗時間,孩子身處在恐懼中,可能會造成心理陰影,影響之後的心理健康。

切忌抱有僥倖的心理。當寶寶7個月之後還是沒能把毛巾或紙巾從臉上拽下來時,父母就要帶孩子去看醫生,針對性的解決問題,不能總是抱有一點僥倖的心理,認為孩子再大一點就好了,拖著拖著,可能會出大問題。

蒙臉測試實驗:寶寶表現的不同反應都代表什麼?不妨瞭解下

蒙臉實驗可以輔助家長了解孩子的成長髮育情況,面對孩子不同的表現,家長可以做到心中有“數”,但是實驗的注意事項也不可忽視,家長一定要小心,不要影響孩子的未來成長。

我是小梅媽媽,一枚90後寶媽,和你分享更多的育兒知識和過程,也希望這些能幫助每個有需要的寶媽,願每個寶貝都能更好的成長,更有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