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學】佛教知識第五節!佛教是如何成立的?

點擊“頭像”查看更多文章!

關注作者第一時間獲取動態!

覺得本文對您有所幫助請點贊支持一下!

佛教創立的背景是什麼?

公元前2000年左右,居住在東歐和中亞一帶的雅利安人開始從興都庫什山和帕米爾高原進入恆河流域,入侵印度,後來創立了野蠻的種姓制度,即婆羅門教。這種教會制度把人分為四等:婆羅門、剎帝利、吠舍、首陀羅。其中婆羅門為最高的社會階層,首陀羅是最下賤的階層,受著極其殘酷的階級壓迫和民族壓迫,被婆羅門隨意驅使甚至殘害。這個時期,階級矛盾、民族矛盾激化,形成了尖銳複雜的鬥爭,社會動盪不安,人民處於水深火熱之中。

到了公元前500多年,古印度迦毗羅衛國王子悉達多在出遊時,分別見到了白髮及膝的老人、肢體殘障的病人和出殯的死人。回到王宮,悉達多感到無比困惑,他看到百姓是這樣的辛苦與艱辛,人生是如此的短暫與空虛,並因此產生了消極厭世的念頭,不願繼承王位,便外出尋道。他終日閉居山林靜坐,經過幾年的冥思苦想,終於在菩提樹下悟出瞭解脫苦難之道,便宣佈自己證得菩提修成佛了。後來他便到中印度各地進行傳教活動,組成侶集團,佛教逐漸形成。

【佛學】佛教知識第五節!佛教是如何成立的?

佛教的創始人釋迦牟尼是什麼出身?

釋迦牟尼姓喬達摩,名悉達多,出生在古代印度的一個小小的城市國家迦毗羅衛國,由於古代的印度,不重視歷史年代的記錄,故對他確切的生滅年月,沒有記載。據學者考證,釋迦牟尼大約降生於公元前566年,在公元前486年入滅。

佛陀的出生地,即是現在尼泊爾境內的畢拍羅婆迦毗羅衛這個王國,在種族上被稱為釋迦族,根據《佛本行集經》等佛經的記述,均說釋迦族是雅利安人的剎帝利階級,是甘蔗王的後商。據史料記載,釋迦牟尼的父親是迦毗羅衛的國王,名首圖馱那,漢譯淨飯王。母親名摩訶摩耶,是與迦吡羅衛城隔河相對的天臂城善覺王的長女。

大約在公元前567年的一天夜晚,淨飯王的王妃摩耶夫人夢見了一頭六牙白象馱著一位男子從天而降,年過四十的摩耶夫人意外地懷有了身孕。就在第二年五月的一個月圓之夜,摩耶夫人正依照印度當時的習俗返回孃家待產。當路過鮮花盛開的藍毗尼花園時,摩耶夫人下車遊玩,當她來到了一棵枝葉繁茂的無憂樹下,不覺動了胎氣,於是她攀著無憂樹的樹枝,生下了一位王子。這個王子就被命名為“喬達摩·悉達多”,意思是“夢想成真”。 但在釋迦牟尼出生僅僅一週之後,他的母親便去世了。釋迦牟尼是在姨媽摩訶波閣波提夫人和父親淨飯王的愛護之下,長大成人的。

【佛學】佛教知識第五節!佛教是如何成立的?

釋迦牟尼為什麼會出家

悉達多幼年時,過著優裕舒適的貴族生活,淨飯王為他請來最好的教師,教授他印度最高的學問,不久以後,悉達多的學識已超過所有的老師,他不但精通文學和數學,還擅長軍事和謀略。根據佛教傳說,悉達多曾三次出城遊玩,分別見到了白髮及膝的老人、肢體殘障的病人和出殯的死人。回到王宮,他感到無比困惑:百姓是這樣的辛苦與艱辛,人生是如此的短暫與空虛,併產生種種疑惑。當悉達多第四次出遊時,他遇見了 一位出家修行的沙門。沙門告訴悉達多:“自從你見到人間的苦難以來,在你心中的問題就有了答案。但只要你仍舊沉在聲色犬馬之中,就永遠不會找到答案。”悉達多聽到這裡,開始產生了出家修行的念頭。

釋迦牟尼是怎樣成佛的

在悉達多出家後,他的父親經過百般勸說,終徒勞無功,便在親族中選派了懷阿如、跋提、婆沙彼、摩訶男、阿說示五位侍者隨他修行。出家後,悉達多先後拜當時印度的宗教大師阿羅邏迦藍和鬱陀羅摩子為師,併到毗舍離國、王舍城求道,但都沒有得到解脫之道。後來,他到了摩揭陀國伽耶南方的尼連禪河邊,開始六年的苦行生活。在此期間,他每天只吃一粒米,直到瀕臨死亡之時,卻始終未能悟道。就在這時,一位牧女喂悉達多喝下了 米湯,在悉達多恢復體力後,他認識到過猶不及的道理,並放棄了苦行。悉達多恢復健康後,獨自繼續前行。當到了伽耶村菩提樹下,他坐在樹下,並立下誓言:“如果我不能悟到人類苦難的解脫之道,那麼我寧可粉身碎骨,也不會離開我的座位。”在四十九天後,即+月八日破曉時分,釋如牟尼給然大悟,終徹悟了生命的真諦:成就了正上正的智慧,被世人尊稱為“佛陀”,這時三十五歲。

【佛學】佛教知識第五節!佛教是如何成立的?

佛教成立的標誌性事件是什麼?

悉達多得道後,便動身尋找橋阿如等五位侍者,在鹿野苑為他們開示說法,這在佛教史上被稱為“初轉法輪”。在這次說法中,悉達多向五人宣講了四聖諦和八正道等教義,五人聽後皈依了 佛教,成為了最初的比丘,悉達多與五比丘共同修行,開始了僧伽的生活。這時,佛教三寶“佛”(領袖)、“法”(教義)、“僧”(參加人員)都已具備,佛教正式成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