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能終結美國主導的支付體系?

誰能終結美國主導的支付體系?

姜靜雅《百科知識》

伊朗核協議的破裂促成了歐盟SPV支付系統的誕生。SPV全稱是“特殊目的實體”(Special Purpose Vehicle),由主要歐盟國家計劃建立,其實質是打造一個獨立的支付系統,使歐洲不受美國對伊朗制裁的影響,繼續同伊朗進行支付交易。SPV的運行邏輯是什麼?它真的可能終結美國主導的支付體系嗎?

誰能終結美國主導的支付體系?

伊朗核協議的破裂

SPV計劃誕生於歐盟和美國在對伊朗問題上的看法和利益的分歧。歐洲和伊朗的經濟利益聯繫緊密、高度相關,歐洲國家的企業在伊朗有大量經濟投資,德、法等國的石油、天然氣能源主要來源國是伊朗。另外,歐洲國家飽受難民之累,更不願見伊朗“亂”而難民入。總體而言,美國或許可以輕易地從伊朗“抽身”,而歐洲卻不行。 2018年5月8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宣佈美國退出伊朗核協議,重啟對伊朗制裁,並對與伊朗繼續貿易往來的國家實施次級制裁。這一舉措顯然沒有得到美國的歐洲盟友英、法、德等國的支持,他們選擇留在伊朗核協議的框架內,明確表示會為維護伊朗核協議而繼續與伊朗合作。

誰能終結美國主導的支付體系?

很明顯,美國在推行其全球政策時,似乎並沒有將其盟友的上述利益考慮在內。2018年8月,美國對伊朗的第一輪金融制裁正式生效。同時,美國表示自同年11月起將對伊朗石油行業進行制裁。 面對特朗普的一意孤行,歐洲各國非常無奈:一方面,歐洲為了挽救瀕臨破裂的伊朗核協議,需要通過與伊朗的交易實現對伊朗允諾的經濟利益;另一方面,歐洲也無法忽視這樣做可能引發的美國製裁。為規避來自美國的制裁,使歐洲公司和伊朗的交易“合法化”,SPV計劃應運而生。

SWIFT系統的銀行封鎖

美國製裁會對歐洲造成哪些重大“威脅”呢? 美國會使用諸如市場準入限制、禁運等傳統制裁手段,歐洲公司如果不撤出伊朗,就可能會被拒之於美國市場的門外,承受無法購買美國產品的脅迫。更為可怖的在於美國利用SWIFT系統進行的銀行封鎖。SWIFT(Society for Worldwide Interbank Financial Telecommunication)即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這是一個國際性的銀行結算交易系統,目前已涵蓋全球大多數國家的大多數銀行,記錄銀行間資金流動的各種信息。雖然名義上它是中立的非營利銀行性組織,然而實際上美國掌握了對整個系統的信息監控,擁有絕對的話語權和主導權,可以利用其實施對目標國家、機構及個人的金融制裁。在美國對伊朗的嚴厲制裁下,任何繼續使用SWIFT系統和伊朗的交易都被視為“非法”,一旦被發現,就有被凍結資金和懲罰的風險。

誰能終結美國主導的支付體系?

其實,SWIFT之所以被美國掌控,歸根結底是因為美元的特殊地位——美元是主要的交易貨幣,大部分國際支付都在使用美元。對SWIFT這個組織來說,要想正常運行,就不得不看美國的臉色行事,以防美國直接切斷美元的供應;而對美國而言,只要交易使用了美元,它就可以獲取全部交易數據,更為誇張的是,由於掌控了美元結算,美國能通過直接截獲交易資金來控制SWIFT交易。

以歐元為基礎的支付體系

既然原有的SWIFT系統不能滿足歐盟的需求,歐盟需要自行設置一個維持與伊朗進行合法貿易的機制,即另立一套支付體系。按照這一理念,2018年9月24日,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莫蓋里尼在美國紐約參加完部長級會議後發表聲明,正式宣佈歐盟將建立SPV特殊機制。 SPV系統的建立可以從兩種意義上保護歐洲同伊朗的交易。從法律層面上講,SPV是一個特殊的法律實體,任何歐盟公司通過其與伊朗進行交易,都只是同歐盟的一個法律實體而非直接同伊朗進行交易。這種交易顯然不在美國的制裁範圍之內,美國在法理上無權制裁這種行為,因此SPV從法律上為歐盟公司與伊朗的交易打了掩護。

誰能終結美國主導的支付體系?

從實際交易層面上來講,獨立的SPV系統最大的好處就是對美國的信息封閉。如果使用美國掌控的SWIFT系統,美國能夠非常清楚地得知具體的交易細節,如是哪家歐洲公司在挑戰美國權威以及交易的時間、金額等。而在運行SPV系統的情況下,美國無法知曉交易詳情,這從根本上保護了歐洲公司的利益。 從支付體系與貨幣霸權的關係層面上看,SPV系統擺脫美國掌控的隱含邏輯就是擺脫美元霸權,建立一個不依賴於美元的新型金融體系。如果說挽救伊朗是歐洲採取行動的一個合法理由,那麼其最終目的可視為挑戰美元的全球統治地位。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就曾表示:“歐盟應當致力於提高歐元的國際地位”,“歐盟只有2%的能源賬單來自於美國,但卻用美元支付所有的能源賬單,這是非常奇怪的。我們必須改變這一切,完成經濟和貨幣聯盟的組建是促進歐元國際地位提高的第一步”。

誰能終結美國主導的支付體系?

因此,SPV被設計成一個以歐元為基礎的支付體系,加強了開展非美元業務的機會。歐元交易可有效避免美國的審查,保護交易方免受“二次制裁”的脅迫,提高交易的安全性。此外,SPV系統的建立有利於加強歐洲金融和貨幣的自主權。歐洲國家依此可建立自身獨立的金融業務,這將極大地減少美國金融政策和貨幣政策對歐洲的負面影響。目前,歐元是僅次於美元的世界第二大國際貨幣,SPV系統使用歐元來代替美元作為基礎交易貨幣,為國際社會提供了新的支付體系的選擇,在挑戰美元霸權地位的同時,推進了國際金融、貨幣體制的多元化進程。

各國的“去美元化”

實際上,歐洲在美元支付的“逆行道”上並不孤單。SPV系統對中國、俄羅斯等國均採取開放態度,也得到了中、俄兩國的支持。 另外,除了歐盟推出的SPV系統,俄羅斯打造的金融信息傳輸系統(SPES)、中國啟動的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CIPS)以及中俄間制定的加大本幣結算比例的協議等,都是各國在為實現“去美元化”而進行的努力。可以想見,各國在嘗試擺脫基於美元的經濟制裁,在避免特朗普將美元“武器化”這一點的立場上是比較一致的。 各國的“去美元化”引起了美國的緊張和擔憂。美元是美國金融霸權的基礎,事關國家核心利益,必須想法設法、不惜代價地進行維護。並且,當各國在共同利益下聯結起來,一個單純的支付平臺也很可能進化成全面涉及所有金融交易的金融平臺,進而演變為經濟同盟甚至是政治同盟,這就成為美國必須高度重視的潛在危險。

誰能終結美國主導的支付體系?

承諾或成“空頭支票”

儘管如此,SPV仍存在很大的問題,歐洲展現出的懦弱與無力也使其飽受質疑。就SPV系統的建立而言,距離SPV被正式提出已經過去了很長的時間,歐洲沒有在美國對伊朗二輪制裁前實現推出SPV系統的諾言,並且直到現在也沒有將其落地實施。 SPV的難產是有跡可循的:歐盟本身內部就存在對美國態度的分歧,內部的政治差異削弱了歐盟作為一個整體在建立SPV問題上的權威性和一致性。不是所有國家都反對美國製裁伊朗,東歐國家為了抗衡俄羅斯與美國接近,就傾向於追隨美國製裁,比如波蘭在2019年2月與美國聯手舉辦了旨在“反對伊朗”的中東問題國際會議。 實際上,很少有歐洲國家願冒“出頭鳥”的風險。SPV系統並不需要很高的技術難度,但是在領頭與美國對抗上,歐盟委員會不願意親自實施,歐洲各國則相互推諉,奧地利、比利時和盧森堡就先後明確拒絕了主持SPV的落地。

誰能終結美國主導的支付體系?

歐洲企業也很為難,在選擇美國還是伊朗的問題上,很少有企業以失去美國市場為代價選擇後者。尤其是與美國聯繫緊密的歐洲大企業,顯然不會與美國公然作對。支持SPV並有使用新系統與伊朗交易意願的,只有一些對美國而言無關緊要的小企業,這無法阻止伊朗問題的惡化。 就SPV系統本身而言,其推動“去美元化”的能力也有待進一步考量。美國強大的情報系統無孔不入,無疑將增大SPV保障交易信息安全的難度。美國的政治、經濟實力獨步全球,即使真的建成了SPV這一新的國際支付體系,SPV在中短期內對SWIFT構成威脅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誰能終結美國主導的支付體系?

更為重要的是,隨著伊朗形勢的不斷惡化,SPV系統也在逐漸失去伊朗的信任。2018年11月美國的第二輪經濟制裁過後,伊朗銀行在12月被從SWIFT系統中剔除,SWIFT切斷了與伊朗銀行的所有金融業務往來,使伊朗銀行業和國際金融體系出現了隔離。而一直口頭承諾站在伊朗這邊的歐洲,卻遲遲沒有落在實處的行動。甚至在2019年1月,歐洲對伊朗實施了自美國退出伊朗核協議後的第一次制裁,這表明歐洲也並不排除繼續制裁伊朗的可能性。對伊朗而言,歐洲的低效和無能已經使伊朗漸漸失去了對歐洲的耐心和信賴。 作為歐洲在伊朗問題特殊背景下自主提出的解決方案,歐盟SPV支付系統適應了歐洲想要加強歐元國際地位、削弱美元貨幣霸權的目標。雖然SPV系統的籌劃建立是各國“去美元化”努力中的重要一步,但由於種種條件的限制而波折不斷。因此,由美國主導的支付體系的終結尚未到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