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1:乡土本色讲了什么?这是全书总纲

《乡土中国》作为中国社会学的奠基之作,是费孝通先生作品中的杰出代表。

一提起社会学,我们可能都会感觉很学术,很高深。然而,这本书我们一拿起来,还是感觉很亲切的。它是费孝通先生讲课的内容,因为是口语表达,所以读起来还是通俗、流畅的。

这本书是高考整本书阅读的指定书目,同时也是了解中国社会不可不读的一本基础理论著作。在一开始接触这本书时,我是有些抵触的,初读的感觉有点乏味。但仔细挖掘字里行间的含义,却有很多感悟。于是,我希望通过写作实践,帮助自己梳理一下思路,加深一下对内容的理解,同时也希望有人加入我的行列,拿起这本小书,慢慢读下去。

《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1:乡土本色讲了什么?这是全书总纲

本书的第一章是“乡土本色”,这一章是全书的总论,虽然内容不难,但是完全理解也不那么容易。

你了解“乡土性”吗?

作者在这一章中谈论的核心,就是中国社会的“乡土性”,确切地说,就是本章的第一句话:

“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

我们回看标题,这句话正是对标题的解释,就是把“乡土本色”展开了说,说得稍微明确了一点而已。

但作者为什么加了一个基层的限定呢?

因为作者研究的范围是中国的基层组织——乡土社会、乡村社会,而非城市。

在接下来的谈话中,费老先生不知不觉地给我们介绍了乡土性的三个方面

(一)乡土性的表现一:基层社会的人离不开泥土

1.生活习惯

这是本章的第一部分内容。作者用田野调查的方式给我们展示了中国人乡土性的例子,比如中国人在内蒙古草原、西伯利亚都会尝试种点什么。当然,我们还可以举出我们很多人都在小区里种菜等例子。

撒种子,种东西,好像已经成为中国人的标签,不管适不适合,都想种点东西,这只能说是一种流淌在血液里的习惯,或者说是一种文化了。当然这种习惯是源于农业文明的。


《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1:乡土本色讲了什么?这是全书总纲

2.土地信仰

还是先说例子,作者初次出国,奶奶把灶上的泥土给他带着,让他煮汤喝。东欧农业国家波兰也有类似风俗。

农业社会的人依赖于自己的土地,因此历来珍视泥土。我国古代君主称国家为江山社稷,其中社是土神,稷是谷神。这也是中国历来以农业立国的反映。

晋公子重耳在流亡的过程中,饥饿难耐,遇到一个乡下人想要讨点饭吃的时候,那人给了他一个土块让他吃,这当然是对他最大的侮辱了,于是重耳想鞭打他,晋文公的舅舅狐偃(字子犯)劝他说,这是上天的恩赐,于是重耳向天稽首感谢。在这个故事里,土已经不是普通的事物了,已经成为一种象征,是至高无上的社稷的象征。诸如此类,泥土在中国文化中已经是有很高的地位了。

直到现在,我们可能在不知不觉中就对土地有莫名的依恋,都是源于农业文明的烙印。

《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1:乡土本色讲了什么?这是全书总纲

(二)乡土性的表现二:基层社会的不流动性

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我们说中国传统社会的乡土性也好,不流动性也好,都需要辩证地去看,不能一味地去说这样很“土”,太传统等等。关于这方面内容,作者还要在书的后面部分和读者仔细谈一谈这个,而在谈不流动性时,作者顺便谈了一下中国为什么有这种不流动性,它是有历史原因的。

1.以农为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态

【不同文化对比】

在这一部分的开端,作者就提出三种人,那就是“游牧的人”、“做工业的人”和“种地的人”。

游牧民族

人类的祖先曾经是以游牧为主的,打现成的野兽来吃,后来的游牧民族在“牧”的基础上多了一个“游”字,可以猜测他们曾经历了一个饭吃不饱,从而拓展自己生活圈子的过程。

当他们发现周围的农业民族有现成粮食可以抢的时候,就俨然成了强盗。因为他们逐水草而居,飘忽不定的特点,无法沉淀自己民族的文化,也无法发展为高等的文明。曾经不可一世的匈奴与秦汉斗争了那么长时间,虽然他们一时力量很强,但是农业民族凭自己的坚韧都把他们击退了。蒙古族虽然一时成为元朝统治者,最后也因为没有守成的文化,而无法维持庞大国家的治理,从而消失在历史的烟尘当中了。

《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1:乡土本色讲了什么?这是全书总纲


农耕民族

我国是典型的农业民族,但话说回来古代绝大多数都是以农业为主啊!但这里边还有个比例问题,我国是农业比例非常大,而且绝大多数朝代都是重农抑商的,在这一点上我们是有一贯性的。

因此,我们中国人对土地的黏性是很重的。作者就举了一个例子,在河北的张家口张北县,有很多游牧民族留下的痕迹。但是,当作者问及那里的语言有没有受到蒙古话的影响时,他的朋友摇了摇头,答案是没有受到影响

在这里,作者举的是一个外来文化对本土文化影响的问题。那么,只一个张北的例子能代表整体吗?其实,在接下来,作者举了一个当地颇具代表性的例子。那就是当地几百年来老是住着这几个姓。这个很关键,我们现在的中国,早已经是工业化国家了,但你看我们还有很多这样的村落,张家村、宋家屯等等。你说没有任何迁移,那是不可能的,但根是不断的,可能你去外面闯荡世界走了大半辈子,回来家还在。

这就是中国基层社会不流动性最好的例子。

我们再把视野投到古希腊。和中国一样,那里建立了非常发达的古代文明,他们也有发达的农业,同时他们的商业也非常发达。中国早在奴隶制的商朝就建立了井田制,一口井,八家人,“疾病相忧,患难相救”,就把一定数量的人固定在土地上,不管土地贫瘠还是肥沃。

《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1:乡土本色讲了什么?这是全书总纲

而古希腊大多是丘陵山地,各个部落分散在众多的岛屿和山谷中。如果说在一条黄河的支流还可以互认亲戚的话,在众多岛屿上的人是很难认祖归宗的。而且自身生活范围小,生活用品不足,就得互相交换,因此他们的商业更发达。因此他们没有我们这样,无论走到哪,都是炎黄子孙的认同,而是你不论来自哪里,我们首先要明确,我们是平等的。

【迁移也改变不了定居的常态】

一方面,中国人自古形成固定的居所很难改变;另一方面,即使从这块土地上出去了,他们也会像种子一样,在新的地方扎根,从而形成一个新的根据地,继续“繁衍”。

在这里,仍然有田野调查的例子。比如广西靠近瑶山的区域,云南两三代人的小村落等等。这方面,当然还有张承志写的《汉家寨》里反应的新疆天山以南地区的小寨子,虽然那里十分不适合人类生存,但是倔强的中国人一旦落户在那里,就会一直坚守在那里

《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1:乡土本色讲了什么?这是全书总纲

虽然中国人在历史版图上迁移了一次又一次,但中国人定居的的本性一直没有变过。

总结一下,中国基层的不流动性是有历史渊源的,是农业文明造就了这种不流动。我们现在总是会诋毁这种不流动为农民心态,土老冒,但是它确确实实保证了我们民族的延续,文化的延续。而一个个看似孤立、隔阂的群落,野蛮地生长着。一旦有他们都认同的文化,他们就会骄傲地说,我们都是炎黄子孙。

(三)乡土性的表现三:基层社会是熟人社会

在上一部分的结尾处,我们谈到了以集团为单位,或者说以村落为单位的组织是孤立和隔膜的。整个中国的大的区域,是由不同的小的村落或村寨组合而成的,因为他们都是从农业社会的文化土壤中生长起来的,所以必然有一些共通性,也就是这样“生于斯,长于斯”的环境久而久之就成为了一个“熟悉”的社会。小的村落如此,大的国家也是如此。

1.社会的两种基本形态

这一部分我们要说整个社会了。作者在这里提到,社会学范畴里有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一种是礼俗社会,一种是法理社会。这两个概念是本课最重要的两个概念。

以中国为代表的社会是礼俗社会,这种社会因为长时间地在一起生活,彼此熟悉,从而自然生长成一种社会。它是彼此土地毗邻而自然形成的社会,因为有土地的存在,家家都能自给自足,结合在一起没有太多的目的性,是彼此之间“有机的团结”。

而以欧美为代表的社会是法理社会,这种社会是为了完成一项任务而结合的社会,比如古希腊各个城邦之间必须有大量的交易,因为每一个个体或小的团体都不能满足自己的生活需要。土地种不出充足的粮食,彼此之间必须有交换,有了交换就必须有平等的社会规则。这种彼此间为了某种目的而达成某种协议而组成的社会是一种“机械的团结”。

《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1:乡土本色讲了什么?这是全书总纲

2.礼俗社会是熟悉人的社会

因为大家都生长在同一片土地上,所以大家都是熟悉的,因此中国是一个熟悉人的社会。

他们对物是熟悉的。一个老农看见蚂蚁搬家,就知道快下雨了,忙着去开沟。一个家庭,有着血缘关系的几个家庭是熟悉的,一个村子里的人都是熟悉的,这样也就组成了从小到大的熟悉人社会。

熟悉人的人际关系是什么样的?

因为彼此经常接触,陌生感越来越少,熟悉感越来越多,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种信任和默契。每逢春种秋收,大家互相协作都已经成为习惯,再说大家都是亲戚朋友,借用一下锄头、镰刀是不用太客套的。

即使是借几个钱,也无需太客气,虽然有隐忧,不过面上还是不好意思说的。为什么?还不是因为大家都是这片土地上的,你跑也拍不了。如果要是不还,在这里还怎么生存?

因此,这样的社会形成的人际关系是熟人社会。小的村庄如此,大的社会也是一样。

随着人们活动范围的扩大,熟人按理说应该是减少的,然而中国人怎么走,也都少不了长江黄河的主流支流,到了一起,不是说你是高庄的,李屯的,就说我们都是东北的,都是河南的,实在不行,那就都是炎黄子孙。如果八竿子打不着,那就顺嘴说出那句话,四海之内皆兄弟,哪个不是兄弟?不是兄弟?喝完今天的酒就是了。

《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1:乡土本色讲了什么?这是全书总纲

中国人到了哪里,都找自己家乡人,即使到了外国,也有唐人街。

在现代化的进程中,我们的这种社会特性曾经是阻碍社会发展的因素。但同时也正因为这种所谓“土”的依恋与凝聚,自己的文化不容易被外来文化同化,一直保持自己文化的特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