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的辯證關係

【導讀】

中公事業單位為大家帶來經濟知識《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的辯證關係》,希望可以幫助各位考生順利備考事業單位考試。

社會基本矛盾是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社會主義社會的主要矛盾也是如此。黨和政府在制定政策時會運用這兩對基本矛盾,但是學生對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這對矛盾掌握不好,故整理練習題以便學生更好掌握。

【習題1】目前,全世界都面臨著新技術革命的挑戰,我們只有有效的改革經濟體制,吸收新科技成果,推動科技進步,創造新的生產力,才能適應世界的挑戰,更好地擔負起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重任,這告訴我們:

A.要重視科技創新對社會發展的決定作用

B.變革生產關係使之適應生產力的發展

C.變革上層建築使之適合經濟基礎的發展

D.用科學的理論武裝頭腦,指導實踐

【答案】B。解析:經濟體制(Economic Structure) 指在一定區域內(通常為一個國家)制定並執行經濟決策的各種機制的總和。通常指國家經濟組織的形式,它規定了國家與企業、企業與企業、企業與各經濟部門之間的關係,並通過一定的管理手段和方法來調控或影響社會經濟流動的範圍、內容和方式等。經濟體制屬於生產關係範疇,改革經濟體制推動科技進步、創新新的生產力,就是為了與生產力相適應,促進生產力的發展,B符合題意。A說法絕對,其影響作用不是決定。CD正確,但與題幹無關。故本題答案為B。

【習題2】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審議通過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決定,改組後的國務院正部級機構減少八個,副部級減少七個,國務院機構設置除辦公室外,共有26個部門,這些改革最主要的目的是:

A.實踐中認識和發現真理

B.發揮人民群眾在社會變革的主力軍作用

C.調整生產關係適應生產力發展,促進經濟發展

D.調整上層建築與經濟基礎相適應,為先進的生產關係服務

【答案】D。解析:黨和國家機構屬於政治上層建築,也就是上層建築。上層建築與經濟基礎有關係,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上層建築對經濟基礎有反作用,上層建築與經濟基礎適應,促進經濟基礎發展,上層建築與經濟基礎不適應,阻礙經濟基礎發展。題幹強調這一舉措的目的,調整上層建築與經濟基礎相適應,促進經濟基礎。經濟基礎本身就是生產關係,就是為生產關係服務,D符合題意。ABC正確,但與題幹無關。故本題答案為D。

【習題3】國際經驗表明:人均GDP蔥3000美元向10000美元提高的時期是社會結構平衡難度加大的階段,這就要求在該階段尤其注意

A.解決社會的主要矛盾

B.推動社會形態的交替

C.解決生產力發展過程中各要素之間的矛盾的

D.變革上層建築中不適應經濟基礎的環節

【答案】D。解析:國內生產總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簡稱GDP)是指在一定時期內(一個季度或一年),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經濟中所生產出的全部最終產品和勞務的價值,常被公認為衡量國家經濟狀況的最佳指標。它不但可反映一個國家的經濟表現,還可以反映一國的國力與財富。GDP屬於經濟基礎。社會結構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佔有一定資源、機會的社會成員的社會結構組成方式及其關係格局。社會結構屬於上層建築。GDP提高增大了社會結構的難度,說明GDP與社會結構不適應,也就是上層建築中不適應經濟基礎,這種不適應會阻礙經濟基礎的發展,所以變革上層建築中不適應經濟基礎的環節,D符合題意。ABC與題幹無關。故本題答案為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