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從磨蹭到自覺,優秀的母親這樣做,孩子更加優秀

有很多家長反應孩子做事磨磨蹭蹭,作業明明不多,可是每天都要拖到十點多才能寫完!家長每天各種催促,嗓子喊破了還是慢慢悠悠一點都不急躁,這可怎麼辦?孩子作業拖拉多半是時間管理問題。

1、有些孩子的磨蹭,是因為沒有時間觀念

孩子從磨蹭到自覺,優秀的母親這樣做,孩子更加優秀

我們總說給孩子幾分鐘把某件事情做完,但是孩子對於這幾分鐘根本毫無概念。答應下來還是慢悠悠的該幹嘛幹嘛。

所以,我們給出的建議是,每個家裡都買一個計時器或者鬧鐘,當你要求孩子“5分鐘洗完臉”“10分鐘寫完生字”時,設定上相應的時間,讓孩子在實際生活中感受“5分鐘”“10分鐘”“半小時”到底有多長。

或者你要求孩子5分鐘要幹完的事情,在3分鐘的時候可以告訴他,時間已經過了三分鐘了,還有兩分鐘,這樣能給他一些緊迫感。

2、有的孩子磨蹭,是因為注意力不集中

孩子從磨蹭到自覺,優秀的母親這樣做,孩子更加優秀

通常來說,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更容易磨蹭,因為這裡弄弄,那裡摸摸,時間就不知不覺過去了。

對這樣的孩子,到家後,不用先著急催他寫作業,而是讓他先吃飯、喝水、吃水果、上廁所,他平時寫作業可能中途要乾的事情都提前讓他幹完,然後讓他寫作業,和他約定好,寫作業的途中不能再幹這些事。

這樣時間一長,能慢慢提高孩子的時間規劃能力,保護孩子的注意力,提高效率。

還有的孩子雖然不會說要求中途吃東西、上廁所,但是寫作業的時候一會兒玩橡皮,一會兒吃鉛筆,一會兒咬手指,這種情況怎麼辦?

孩子從磨蹭到自覺,優秀的母親這樣做,孩子更加優秀

這些孩子的注意力時間一般在15—20分鐘左右,如果讓他們連續做作業超過20分鐘,他就會走神,如果寫一個字走神5分鐘,作業當然就拖拖拉拉了。

如果作業太多,可以把作業分割成兩個或三個階段。如第一次規定做15分鐘,完後休息一會,然後再規定一個15分鐘,再休息。當孩子的注意力提升之後,往後所定時間就可以慢慢延長,等養成高度集中學習的好習慣時就不用再分割時間了。

3、學習沒條理性,不知道先做什麼

孩子從磨蹭到自覺,優秀的母親這樣做,孩子更加優秀

對於這種情況,建議孩子一回到家,就問問孩子都有哪些作業、想先做哪一門後做哪一門,提前在腦袋裡有個規劃。

這樣孩子一回家就知道自己先做什麼事情,再做什麼事情,而不是這裡做做,那件事又做做,這樣效率自然很低。

4、有的磨蹭,是因為要做的事情沒有意思

做孩子不喜歡做的事情,孩子不磨蹭才怪,比如你讓孩子刷牙,孩子可能很磨蹭,你讓他去看動畫片,他會磨蹭嗎?

所以,對這種情況,我們需要做的就是用遊戲的方式讓每一件事情變得有趣:

比如,你讓他飯前去洗手,你可以裝著很興奮地說:1、2、3,看誰先到衛生間!

孩子從磨蹭到自覺,優秀的母親這樣做,孩子更加優秀

把刷牙比作打蟲牙遊戲:快快快,和媽媽一起來打蟲牙,我們看今天誰能堅持和蟲牙鬥爭三分鐘!

5、有的孩子磨蹭,是因為和你作對

天天催促孩子,孩子不有逆反心理才怪!所以,請改變你的語氣,把“你快一點”變成“你能做到就太好了......”

“你快一點吃飯,要遲到了。”變成“ 你能十分鐘以後吃完飯就太好了,這樣我們就不會遲到了!”

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比起強勢的命令,脆弱式表達更能引發孩子自覺的合作。

李玫瑾教授推薦一套《兒童情商培養繪本》,《情緒管理和人格培養》(10冊)。

這套書一共有十個主題,分別從不同的角度講述不同的故事:做最好的自己、誠實守信、不亂髮脾氣、自我保護、克服恐懼、團結友愛、知書達禮、分享快樂、我能行、形成好習慣

孩子可以藉由繪本可以進入自身的內心世界。繪本作為人生中的第一本書,它的生動趣味滿足了孩子好奇的天性,為孩子打開了通往世界的大門。

孩子從磨蹭到自覺,優秀的母親這樣做,孩子更加優秀

3-6歲是孩子的閱讀敏感期,這個時期好好培養,準備一些認知類、行為習慣類、情緒處理、入園小故事類的繪本,還有助於讓孩子形成終生的閱讀習慣!

孩子從磨蹭到自覺,優秀的母親這樣做,孩子更加優秀

在3歲之前,父母可以讀給孩子聽,當做睡前故事書。在3-6歲當做好習慣養成的故事書,用來幫助孩子管理情緒,養成好性格。

孩子從磨蹭到自覺,優秀的母親這樣做,孩子更加優秀

情商對於人的重要性,李玫瑾認為情商與智商不同,孩子的智商往往是天生註定的,而情商更多的來自於後天的培養。

想購買的家長點擊下方“去看看”即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