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驗之談:視神經脊髓炎患者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之後,是否仍要服用激素?丨病例探究

經驗之談:視神經脊髓炎患者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之後,是否仍要服用激素?丨病例探究

概述

近期一名視神經脊髓炎譜系疾病(NMOSD)患者諮詢,她在我院血液科接受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auto-HSCT),移植術後已2月,是否仍需繼續服用補鉀補鈣藥物。此時,我才注意到,患者移植後並未服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劑。

簡單說一下,NMOSD急性期常規治療方案為激素聯合丙球衝擊,有條件者可選擇血漿置換;序貫治療階段主要為激素緩慢減量維持加上免疫抑制劑,效果不佳者,目前比較推崇靶向藥利妥昔單抗,也取得不俗的成績;當前,針對NMOSD的靶向藥也不斷推陳出新。而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技術尚因適應證、技術門檻及價格因素等原因,目前還沒有成為NMOSD指南推薦治療方法。

而利妥昔單抗治療NMOSD,通常半年用藥一次,期間不再繼續使用激素,已成為NMOSD治療不錯選擇。另外,不少單位已經開展間充質幹細胞移植,安全性不錯,但術後仍在繼續使用激素。那麼,造血幹細胞移植後,激素或免疫抑制劑是否仍需要使用?畢竟這方面的案例很少,大家都沒有直接經驗。

然而,這名患者做移植的目的就是為不使用激素,並且這已是她第二次移植。她約20歲左右出現雙眼視物模糊與肢體麻木,被診斷為多發性硬化,採用激素與丙球治療未好轉,在我院第一次接受auto-HSCT治療,術後16年沒有復發,直到去年4月復發就診於神經科,血清AQP4陽性,修正診斷為NMOSD,10月份再次auto-HSCT治療。

我甚至都疑惑,患者16年沒有復發,當再次出現症狀時候,究竟應該算是復發,還是不幸地兩次罹患同一病。這是題外話。

鍵是這16年,患者沒有服用任何藥物

提出“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之後是否還需要激素與免疫抑制劑”這個話題,其實也就是討論,auto-HSCT有效性如何,先不談安全性。便與血液科同事複習、討論相關文獻。只是,自體造血幹細胞治療多發性硬化報道較多,治療NMOSD的報道不多,有兩篇回顧性分析與一篇前瞻性研究。

文獻1[1]:2015年一篇報道,多中心回顧性分析,收集2001-2011年16例接受auto-HSCT患者,中位隨訪時間47個月,結果:3例(19%)患者無進展,未服用藥物;13例進展或復發,繼續服用藥物;3年與5年無復發生存期所佔比例分別是31%與10%;3年與5年無進展生存期比例均為48%。

文獻2[2]:2018年一篇報道,回顧性分析,2002-2015年新加坡3例接受auto-HSCT患者。Case1移植後5年內仍復發4次,但移植前EDSS評分6.5分,5年後維持於3分,也就是有復發,但無進展;Case2移植後4年無復發,且移植前EDSS評分6.5分,4年後降至2分;Case3 移植後13年沒有復發,移植前EDSS評分3分,13年後維持在1分。

需要說明的,接受移植的患者均為難治性NMOSD,意思是常規治療仍反覆發作,才接受移植的。能取得如此結果已相當不錯,然而文獻2中沒有交代移植之後是否服用藥物。弔詭的是,第二篇文獻,2015年10月投稿,2018年6月接收,雜誌與作者都很有耐心。

文獻3[3]:2019年梅奧在Neurology發表一篇前瞻性研究,時間2008-2016年,供納入13例患者,平均年齡42歲(19-51歲),中位隨訪時間57個月(約5年)。其中一例合併SLE,移植10個月後死亡,其後續研究便排除合併SLE患者。一共12人接受移植,並完成隨訪。所有患者在移植之後,不再服用激素與免疫抑制劑,一旦復發需要繼續用藥。提煉三條重要信息如下:

(1) 11人隨訪大於5年,1人隨訪不到3年。只有2例復發,10例(83%)沒有復發,而且活動能力在第五年的時候明顯改善,EDSS評分下降,NRS評分升高。

(2)12人中,有兩人在移植前與移植後AQP4抗體均陽性,這兩例患者分別在移植後2年與1.5年後復發。這表明,如果移植後抗體仍陽性,2年內復發的風險高。

(3)12人中,有兩人在移植後6個月複查AQP4抗體均轉陰性,但是分別在移植後第四年與第二年抗體轉陽性,然而可喜的是,這兩例5年都沒有復發。這表明,如果移植後抗體轉陰,即使兩年後轉陽性,其5年復發的風險仍然非常低。

據此文獻,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對於NMOSD治療真是大有可為。同樣,據此研究,移植後停用激素與免疫抑制劑是可行的。但是對於移植後抗體仍陽性的患者,仍需密切觀察,其在2年內復發的風險較高。

為什麼文獻3取得的成就

要顯著優於文獻1所報道的

這值得思考,兩者最大的區別在於移植前預處理的方案不同,文獻3中加用利妥昔單抗。

醫學上任何治療不談安全性,只談有效性,都是耍流氓。auto-HSCT最大的風險仍然是感染,尤其是移植期間骨髓抑制,白細胞顯著減少,前文所舉那例患者就在移植期間就發生腹腔感染,但隨著白細胞恢復和抗生素使用,感染相關死亡風險顯著降低。NMOSD移植相關死亡率數據鮮有。來看一組多發性硬化患者的移植相關死亡率[4],從1995–2000年的7.3%顯著降低至2001-2007年的1.3%,進一步下降至2008-2016年的0.7%,到2012–2016只有0.2%。

當前,針對NMOSD的靶向藥物陸續面世,而且取得不俗成績,可以讓患者擺脫長期服用激素和免疫抑制的痛苦。自體幹細胞移植技術亦以其突出的優勢,或成為NMOSD一項重要選擇,未來有 “治癒”NMOSD的可能性。期望自體造血幹細胞技術進一步發展與優化,為NMOSD患者帶來更大的福音。

參考文獻:

1.Greco R, Bondanza A, Oliveira MC, Badoglio M, Burman J, Piehl F, Hagglund H, Krasulova E, Simoes BP, Carlson K et al: Autologous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in neuromyelitis optica: a registry study of the EBMT Autoimmune Diseases Working Party. Mult Scler 2015, 21(2):189-197.

2. Hoay KY, Ratnagopal P: Autologous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Neuromyelitis Optica in Singapore. Acta Neurol Taiwan 2018, 27(1):26-32.

3. Burt RK, Balabanov R, Han X, Burns C, Gastala J, Jovanovic B, Helenowski I, Jitprapaikulsan J, Fryer JP, Pittock SJ: Autologous nonmyeloablative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for neuromyelitis optica. Neurology 2019, 93(18):e1732-e1741.

4. Muraro PA, Martin R, Mancardi GL, Nicholas R, Sormani MP, Saccardi R: Autologous ha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for treatment of multiple sclerosis. Nat Rev Neurol 2017, 13(7):391-405.

经验之谈:视神经脊髓炎患者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之后,是否仍要服用激素?丨病例探究
经验之谈:视神经脊髓炎患者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之后,是否仍要服用激素?丨病例探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