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衝刺九十天 打贏殲滅戰】邵家橋:幹群連心繪美麗畫卷 感恩奮進奔小康

衝刺九十天 打贏殲滅戰

【冲刺九十天 打赢歼灭战】邵家桥:干群连心绘美丽画卷 感恩奋进奔小康
【冲刺九十天 打赢歼灭战】邵家桥:干群连心绘美丽画卷 感恩奋进奔小康

(兩村村民崗前技能培訓)

翠綠春色,麥香四溢。思南縣邵家橋鎮烏石村土麵條加工廠熱鬧非凡,加工機器運轉不停,當地群眾稱重的稱重、包裝的包裝……。大家忙得不亦樂乎,正有條不紊地流水作業,將金燦燦的麥子變成香飄飄的“土麵條”。烏石村支書安天榮一邊忙著招呼機器一邊說道,不光是我們村的老百姓,隔壁的龔家林村群眾都來這裡務工。

【冲刺九十天 打赢歼灭战】邵家桥:干群连心绘美丽画卷 感恩奋进奔小康【冲刺九十天 打赢歼灭战】邵家桥:干群连心绘美丽画卷 感恩奋进奔小康

幫扶捐贈儀式

剛來的田進娥正忙著將麵條“曬太陽”,動作似乎有點生疏。但她面帶笑容,非常認真地學,一刻不落下手中的活兒。經詢問,才知道她並不是本村人,而是鄰村龔家林村的,以前只能在家招呼孩子,乾點農活,加之手腳有些不方便,外出找活路更難。

“今年,經村幹部介紹,到烏石村麵條廠打工,一天幾十塊,離家裡又近,又方便照顧家庭,收入也不錯,實在安逸。”談及務工以來的變化,田進娥笑得合不攏嘴地說道。

缺勞力,我們有。龔家林村脫貧攻堅隊隊長廖洋志得知鄰村烏石村產業基地差勞動力這一情況後,馬上組織駐村幹部、幫扶幹部進組入戶進行核實、宣傳,很快就組織10餘人到烏石村去面試、培訓,解決了烏石村的“勞力缺口”。

【冲刺九十天 打赢歼灭战】邵家桥:干群连心绘美丽画卷 感恩奋进奔小康

當地群眾就近務工

據悉,該鎮烏石村和龔家林村同屬邵家橋鎮毛壩片區,地域相鄰,但發展差異較大。烏石村轄區內有小麥基地、土麵條加工廠和黃牛養殖等產業基地,相較龔家林村,自身發展動力足,集體經濟強硬。而龔家林土地缺乏、資源較少,尤其是村民整體缺技術這一問題,在發展中越來越凸顯。

缺技術,我們有。烏石村脫貧攻堅隊隊長陳澍介紹道,產業發展,我們有經驗。龔家林村群眾種植小麥,我們把種植技術送到田間地頭,不僅能增加收入,而且還能學種植技術。同樣,到我們養牛基地,可以學習養殖技術;到我們加工廠,可以學習加工土麵條技術……

【冲刺九十天 打赢歼灭战】邵家桥:干群连心绘美丽画卷 感恩奋进奔小康

小麥基地生機勃勃

是的,一支獨秀不是春,萬紫千紅才是春。為鞏固脫貧成效,提升脫貧質量,該鎮烏石村、龔家林村利用各自的優勢和資源,進行抱團發展、互幫互助,定期進行交流促脫貧;將相鄰村寨的組織優勢、資源優勢和產業發展高度匯聚,進行同步發展、拓寬致富路,定期進行反饋促融合;按照“地域相鄰、優勢互補、合作共贏”的原則,就脫貧攻堅、產業推進、組織建設、技術培訓、勞動力就業等問題,進行共謀發展、做大做強,定期進行總結促提升;全覆蓋解決問題、多形式增加收入,大力推動區域產業興旺、集體經濟壯大、基層組織振興,初步形成互幫互助、抱團發展、合力共贏的工作格局,奮戰三個月,衝刺九十天,打贏殲滅戰,推動脫貧攻堅向更深層次邁進,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收官戰。

目前,該鎮烏石村向龔家林村捐資產業發展基金1萬元,召開經驗交流座談會3次,技術培訓5場200餘人,勞動力交流300餘人,發展小麥500餘畝,養殖黃牛100餘頭,實現勞務收入2萬餘元。

“黨員幹部搶著幹、當地群眾比著幹,打破區域界線、推動共同發展。”邵家橋鎮黨委書記吳光友說,通過互幫互助,真正將“黨帶群、強帶弱、富帶貧”工作機制轉化成實實在在的發展效應;通過抱團發展,真正將“富裕村帶貧困村、產業村帶空白村”模式轉化成實實在在的脫貧攻堅制勝優勢,帶動廣大群眾拓寬增收渠道,不斷持續增加群眾收入,幹群連心共繪美麗畫卷,感恩奮進同走小康路。(徐正蘭)

總策劃:楊秀初

主 編:梁祖江

策 劃:劉 韻

【冲刺九十天 打赢歼灭战】邵家桥:干群连心绘美丽画卷 感恩奋进奔小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