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聰明的一休》中,將軍為何始終沒殺掉一休?因為他的背景大得很

《聰明的一休》中,將軍為何始終沒殺掉一休?因為他的背景大得很

藝術源於生活而高於生活,優秀的藝術作品從現實中脫胎而生,將其中的神韻戲劇化,從而讓人能從作品中得到薰陶。但人們醉心於被藝術化的作品後,就很難再去追尋作品背後的種種"真相"

著名動畫作品《聰明的一休》就取材於現實的生活。幼時觀看這部動畫,只覺得一休靠自己的才智戲弄仗勢欺人的權貴很是精彩,卻不曾想過一休可以毫無顧忌地去挑戰這些權貴的權威的原因。其實,一休的原型是日本天皇的兒子一休宗純,正是在這樣強大的庇護下,一休才能有足夠的底氣去伸張正義。

一 生於皇室的出家人

一休宗純於1394年出生在日本的皇室,小時候被送出宮出家為僧,是日本事町時代有名的高僧,在詩文書畫上也頗有成就,歷史上的周建、狂雲子、瞎驢、夢閨都是他。縱觀我國數千年封建王朝的歷史,也絕對找不到一個一出生就被送去出家的皇室子弟,但這個顯現在當時的日本卻並不少見。

《聰明的一休》中,將軍為何始終沒殺掉一休?因為他的背景大得很

那時日本皇室大權旁落,不管是政治權利還是經濟權利,都掌握在幕府的手中,皇室只是一個象徵,必須要依附著幕府才能夠存在下去。一休宗純就生在了這樣"生活拮据"的皇室,子嗣眾多,他的父親母親根本無力贍養

但還有另外一個說法,那便是一休宗純的父親後小松天皇和母親藤原氏的複雜關係牽連了可憐的一休。1336年後,日本被分為了南朝和北朝,分別由兩個幕府扶持著兩位天皇,而一休的母親藤原氏是南朝的望族。

當時南北朝對峙十分尖銳,民間盛傳藤原氏在和天皇相處時總會偷藏一把小刀,始終在尋找著機會謀殺天皇。而一休作為她的孩子,也被視為了一個危險因素,為了讓他遠離朝局並且不能孕育後代,就將他送到了京都的安國寺出家。

《聰明的一休》中,將軍為何始終沒殺掉一休?因為他的背景大得很

二 心境清高的修行者

從家便離開皇家生活在安國寺,一休沒有皇族的那些"富貴病",也沒有爭權奪勢的想法,他就安心在安國寺修行,六歲時成為了長老象外集鑑的侍童,得到了"周建這個名字。一休從小就十分聰慧,對佛經也有自己的一套研究,十二歲時又出走到壬生寶幢寺學習繼續學習經書,在此期間他開始研習詩文,修行大有進展的同時,也練得了一手好文筆。

出家人都有自己的慈悲,可以是渡自己,也可以是渡世人,一休從小就六根清淨地長大,他自己沒什麼好渡的,他只想去渡這世間的萬千苦難。但苦難在一休心中有不同的定義,它不僅包含了疾病和貧困,還包括了無知,他想用知識去渡那些沒有學問的人

《聰明的一休》中,將軍為何始終沒殺掉一休?因為他的背景大得很

權貴出身的一休始終過著安平樂道的修行生活,他看得透花花世界的醜惡與單純樸素的美好,最痛恨的就是一些權貴倚仗權勢欺壓良民,也非常看不慣一些人巴結權貴的醜惡嘴臉。

十六歲時,一休在京都建仁寺修行,不時會發現建仁寺的修行者遇見前來禮佛的權貴時就滿臉的諂媚樣,遠比對待一些普通老百姓要熱情許多。從這些稀鬆平常的小事,一休看到了如今的修行者已經沒有了那份鑽研經書的初心,毅然離開了建仁寺。

內心充滿著爭權奪勢的齷齪心思的權貴,總是喜歡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當時幕府將軍在朝堂上獨攬大權,但皇室依舊具有一種特殊的象徵意義,室町幕府的第四代將軍一直小心提防著一切的皇室血脈,在外修行的一休也落得了"懷璧其罪"的處境,受到了將軍的爭對。

《聰明的一休》中,將軍為何始終沒殺掉一休?因為他的背景大得很

但清者自清,縱使將軍想方設法地要將"反上抗命"這樣莫須有的罪名扣在一休頭上,一休總能憑藉自己的聰明才智和一身正氣躲過,這位將軍也只好作罷,後來甚至被一休的智慧所折服,三番五次地想將一休納入麾下

三 尋求正宗的佛學

縱使離開了建仁寺,受到了權貴的威逼利誘,一休始終都沒有改變潛心修行的初心,之後又前往林下妙心寺,拜大師謙翁宗為為師,在謙翁宗為死後,一休有突然得知禪宗並不是佛教正統,這更加激發了一休尋求正統的決心,於是便決心要進入華叟宗曇門下去尋找正統的佛學。

華叟宗曇是大德寺的高僧,所學都是最正統的佛教經書,雖然他從大德寺中出來隱居,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為了宣揚正統佛教,但他也沒有因此降低自己收徒的標準。為了考研求學者的決心,入門的考研就包括了潑水和杖責,平常的衣食住行更是比一般的寺廟更加清貧簡樸。

一休並沒有對這樣嚴苛艱苦的入門考研產生絲毫異議,相反,他就認為修行者應該吃得了苦,守得住清貧,不久後便被納入了門下,開始了他新的修行之旅,一休的法號也是華叟給他授予的。

《聰明的一休》中,將軍為何始終沒殺掉一休?因為他的背景大得很

一休對修行的專心程度遠超常人,高僧華叟也十分珍視這個徒弟。有一次,華叟病倒了,到了大小便失禁的地步,他的徒弟們都去找來工具來給他清理,但唯獨一休直接用手指來為華叟清理糞便,這足以見得

一休是真的醉心於修行,將外界的東西都看得很淡。

雖然修行之人需要六根清淨,但只要世人,就沒有完全失去個人情感的,就算是一休也不例外。1471年,一休已經78歲了,就在他快要功德圓滿的時候,他愛上了盲女藝人森,之後也一直陪在她身邊,也許對一休來說,這樣的陪伴也是一種修行。

一休病逝時已經是88歲的高齡,七年前他已經正式成為了大德寺的第四十七代住持,他的修行,已經畫上了一個足夠圓滿的句點

修行之人必存修行之心,不是每個人都信佛,但每個人都有自己要修的"道",那就是人生。我們可以選擇活得平和清淨,也可靠自己的能力掀起一陣波濤,重要的是要始終抓緊自己想要的,每個時代都是一個大浪淘沙的過程,留在最後的,永遠都是那些沉穩地閃著光的金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