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江:美丽乡村,垃圾去哪儿了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热度未减,农村生活垃圾治理话题又浮出水面。

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不但影响村容村貌,更事关乡村振兴。四川有数万个村,体量庞大。因村庄布局分散、运输成本高等现实原因,农村生活垃圾处置率一直相对偏低。  

但已有一些模范村镇走在前头,例如成都市蒲江县甘溪镇明月村,就对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进行了积极探索。


分类

必须简单有特色
让农民朋友易懂易接受


蒲江:美丽乡村,垃圾去哪儿了

美丽整洁的明月村

在明月村,村民对垃圾进行了二次分类。堆肥坑是蒲江农民因地制宜、就地资源化处理易腐垃圾而自创的“土办法”。
  第一道分类,即村民在家中进行初分,可分成可堆肥和不可堆肥两类。

第二道,由村里保洁分拣员来实施,将不可堆肥垃圾分成“可回收”“有害”和“其他”三类。

全村9个垃圾池,收储的就是除就地堆肥和可回收垃圾之外的其他生活垃圾。


减量

用堆肥方式就地消化
减少一半以上农村生活垃圾


蒲江:美丽乡村,垃圾去哪儿了

明月村保洁员对生活垃圾进行堆肥处理

垃圾就地分类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实现源头减量,减少大半的处理成本。因为大部分农村生活垃圾是可以就地消化的。
  如果不是有人带路,你根本不会想到路边茂密青翠的雷竹林中会隐藏着这样一个存在——1米见方的土坑,它是村民就地开挖的堆肥池。这是村民们对菜叶、果皮等易腐垃圾的处理办法,堆放一层,撒一层石灰消杀和去味,最后用土掩上。
  在不易积水的田间地头、荒坡林地和果园树下,明月村按散居区每3-5户、相对集中区每8-10户、新型集中居住区每80-100户开挖一个标准池作为堆肥坑。每个堆肥坑都设有蓝色管护牌的“身份证”,上面明确了管理制度、管护责任人,同时明确:堆肥过程中要用石灰消毒,填满后要进行覆土掩盖。
 这样一来就能实现可堆肥垃圾就地堆沤发酵。不过,高盐分、高油脂的厨余垃圾不能进入堆肥坑,会对土壤造成二次污染。
 采用堆肥,可减少一半以上的农村生活垃圾。目前,在明月村,包括50多家农家乐和民宿在内,都在进行堆肥这一传统生活垃圾处理实践,全村有20多个堆肥坑。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以来,蒲江全县累计开挖堆肥坑约3.2万个,已累计就地处理农村可堆肥垃圾1.9万吨。


创新

建“垃圾分类银行”
用市场化运作激发各方积极参与


蒲江:美丽乡村,垃圾去哪儿了

搭上“互联网+”的明月村“垃圾分类银行”

光有分类、减量,还远远不够,关键还要形成激发各方积极参与的机制。
  首先是村民的参与——这是农村生活垃圾产生和处理的主体。
  在明月村,除了村民缴纳清洁费外,还有政府、企业在进行市场化运作。
  在可回收垃圾处理上,通过引进企业,明月村建起一个占地10多个平方米、利用“互联网+”技术的“垃圾分类银行”。每户村民都有一个专属二维码,交付垃圾和收钱都是通过它来实现,公司定期回收进行分拣计价,然后将收益现金直接返回群众“绿色账户”(微信钱包)。每户村民一年卖垃圾的费用户均在200元以上,有些开商店的、开农家乐的,则在1000元以上。
  在市场化的运作方式下,公司节省了人力成本,政府只是辟出10多个平方米的空间,完全不用给财政补贴,而村民也得到了实惠。

2018年以来,蒲江县建成“垃圾分类银行”35个,注册用户达8000多户,注册公共机构、学校70余所,回收可回收物90多吨,产生收益8万多元。目前,蒲江县农村地区清扫保洁和清运已经实现全域市场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