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式育兒:一方不出力,一方出蠻力

教育專家認為:父母是子女在生活中一切言行舉止的最早啟蒙老師。

父親給孩子堅強的性格,母愛給孩子溫暖的品格。

父母的共同教育,對孩子的成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齊心協力的父母,才是最高級的家風。

一方不出力,一方出蠻力

在第91屆奧斯卡頒獎典禮上,華裔導演石之予執導的《包寶寶》榮獲最佳動畫短片獎。

中國式育兒:一方不出力,一方出蠻力

短片中的媽媽,做了一個包子,結果包子變成了小男孩。

媽媽特別高興,將全部的愛和精力都給了這個孩子。

短片裡很少看到爸爸出現,難得出現時,也是在看電視。

不管媽媽和包子寶寶在幹什麼,都看不到爸爸參與的身影。

包子寶寶喜歡上一個金髮女郎,要和她在一起。

媽媽難以接受,她不想孩子脫離自己的掌控,就一口將包子吞進了肚裡。

中國式育兒:一方不出力,一方出蠻力

中國式育兒:一方不出力,一方出蠻力

看似腦洞大開的情節,其實是導演石之予的真實經歷。

在她兩歲時,全家移民加拿大。

爸爸工作繁忙,她是媽媽帶大的。

石之予說:

“小時候,在多倫多,母親總把我當做手心裡的小包子,一刻不離她的視線,不許我亂跑。”

媽媽的過度保護,讓她很苦惱。

這段過往,不僅成了動畫短片《包寶寶》的靈感來源,更映射出當下中國式家庭教育的縮影:

父母一方不出力,一方出蠻力。

太用力的愛,是一種傷害

提起娛樂圈的星二代,成龍和吳綺莉的女兒——“小龍女”吳卓林,自出生起就備受外界關注。

母親吳綺莉對她要求很嚴格:

不乖就打她,甚至用皮帶抽;

頭頂《辭海》罰站;

超過11點不睡覺,就罰她整夜抄寫“我不睡”,停下來就捱打。

為了讓吳卓林接受貴族教育,吳綺莉不惜花費大價錢將她送到國際學校。

因為身世,同學們都說她“是被拋棄的孩子”,合夥欺負她。

不僅如此,回到家裡,吳卓林還要面對酗酒的母親。

為了反抗,吳卓林曾試圖用較為極端的方式反抗,甚至離家出走。

後來,她流落海外,沒有穩定職業,潦倒時靠撿垃圾度日。

租不起房時,就睡在橋下。

為了籌錢,吳卓林在網上發佈視頻,承認自己是成龍的女兒,希望網友能幫她,結果沒人買賬。

父母一方缺失的愛和教育,讓吳卓林過早成熟,飽嘗壓力和心酸,成長之路走得跌跌撞撞。

前些日子,幼兒園大班女孩寫的一首小詩,被老師推薦到雜誌上刊登,讓女孩的“遙控器媽媽”上了微博熱搜。

中國式育兒:一方不出力,一方出蠻力

女孩在詩中寫道:

“媽媽是一隻遙控器,我是一臺可憐的電視機。

1頻道語文,2頻道奧數,3頻道外語,4頻道趕路,5頻道青少年宮,6頻道家教。

星期天,我一直被開著,播放著媽媽喜歡的節目。”

女孩媽媽坦言,這些課外班都是她給女兒報的,雖然女兒並不喜歡,但終歸是為了孩子好。

斯坦福大學的朱莉主任說過:

父母的過度幫忙,過度保護和引導,關懷備至,剝奪了孩子們建立“有效自我管理人生能力”的機會。

父母用力過度,不但達不到預期的效果,反而會觸發孩子的叛逆和厭惡。

真正愛孩子的父母,都會愛得適度,恰到好處。

父母是天平,一方失衡,教育就失衡

一年級的女兒和同班的瑤瑤是好朋友。

藉著孩子的關係,兩家父母也很熟絡。

瑤瑤的媽媽是平面設計師,負責市政建築的裝潢設計。

經常加班加點,忙到無暇教育女兒,索性讓瑤瑤爸爸全權負責。

瑤瑤爸爸是個急脾氣,教育孩子簡單粗暴:

考好了,要什麼給什麼,考不好就對孩子全盤否定。

一次數學小測試,瑤瑤考了92分。

爸爸不僅數落了她一頓,還將女兒喜歡的小狗送人了,取消了她的街舞課。

他對瑤瑤說,成績一天不提高,所有喜歡的東西都別想得到。

媽媽知道後想安慰女兒,被老公潑了冷水:

“你既然不管孩子,就別半路插手,都由我來吧!”

爸爸的高壓管理,讓原本活潑的瑤瑤日漸沉默寡言。

每逢考試就特別緊張,生怕考不好,爸爸又會責備她。

想起去年,奧運冠軍劉國樑的女兒劉宇婕(贏贏),才七歲的她獲得了世界之星青少年高爾夫錦標賽8歲及以下組的世界冠軍!

網友紛紛調侃劉國樑,指導完乒乓球,又指導高爾夫。

大家很好奇,作為總教練的劉國樑哪裡有時間來培養女兒呢?

事實上,工作再忙,碰到女兒訓練的日子,他也會抽時間去陪練。

他找了最專業的高爾夫教練教女兒,自己則認真地當球童。

他經常告訴女兒:

“咱爺倆都努力在兩個小白球之間各打各的,各幹各的事,目標大滿貫!”

在為期40天的環球比賽中,他不僅是女兒生活中的爸爸,更是訓練時的教練和比賽時的球童。

女兒的輝煌成績,得益於爸爸的付出,但媽媽王瑾也功不可沒。

中國式育兒:一方不出力,一方出蠻力

作為國家隊的總教練,劉國樑經常帶著學生,世界各地打比賽。

當他不在女兒身邊時,妻子王瑾就成了女兒的陪練和球童。

贏贏參加CJGT精英賽時,媽媽全程陪同。

王瑾曾在微博中寫道:

“CJGT精英賽三天比賽由於第一天對球場的不熟悉,加上我這不合格的球童導致失誤太多,比分落後太多。

後兩天我們娘倆的配合越來越好,為女兒的拼搏,頑強而驕傲!”

莫言說過,孩子的優秀,都浸透著父母的汗水。

父母教育孩子就像天平,一方不出力,一方出蠻力,天平失衡,教育就會失衡。

唯有父母均衡用力,孩子在成長的路上才能平穩前行。

中國式育兒:一方不出力,一方出蠻力

最好的教育,是父母的合力託舉

詩詞才女武亦姝的媽媽曾說過一段話:

“天才是不存在的,

任何一個優秀的孩子,都不是橫空出世的奇蹟,而是有跡可尋的因果。

它的因,在家庭。

它的根,在父母。”

中國式育兒:一方不出力,一方出蠻力

小時候的武亦姝調皮頑劣,不僅不愛學習。

就連老師佈置的作業也草草了事,是老師眼中典型的“熊孩子”。

一次偶然的機會,父母帶她去拜訪一位朋友。

朋友家的小孩非常愛讀書,涉獵廣泛。

夫妻倆問朋友是如何教育的,朋友答道:從沒培養過。

孩子的爸爸是學者,媽媽是作家,家中到處是書,父母喜歡看書,孩子也跟著看。

這件事帶給武亦姝的父母很大觸動,從那以後,他們開始了全新的教育方式。

爸爸下班後準時關機,棋牌室不去了,和女兒一起看經典名著。

媽媽和女兒一起讀書作畫,一家人經常玩飛花令,對不上詩的人就要做家務。

日復一日,15歲時,武亦姝的詩詞儲備量就高達2000首。

父母齊心配合,用愛和智慧將女兒託舉到知識的高峰。

宋慶齡說過:孩子的性格和才能,歸根結底是受到家庭、父母的影響。

每個優秀孩子的背後,都是父母的合力託舉。

中國式育兒:一方不出力,一方出蠻力

縱觀現實,中國式的家庭教育有種怪象:父母總是一方不出力,一方出蠻力。

一方對孩子不管不問放任自流,一方拼命用力過猶不及。

不出力的一方,嚴重缺席孩子的成長,讓孩子在心理上疏遠父母,產生距離和隔閡;

用蠻力的一方,只知道用嚴厲和權威來管教孩子,無視親子關係中的尊重和理解。

對孩子而言,真正好的教育,是來自父母雙方的力量,父母合力託舉,孩子才能平穩上升。

願每個因愛而生的孩子,都能翱翔在父愛的天空,停靠在母愛的港灣。

唯有父母共同出力,孩子的未來才會天高海闊,大有可期。

我是80後寶媽,讓我們一起精緻育兒吧!喜歡的記得關注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