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被人忘记的节日,出身十分显赫!如今却演变为“吃货”日!

提起腊八,现在的人们除了喝腊八粥、泡腊八蒜之外,一般很难想到别的风俗了。

在很多人眼里,不起眼的腊八甚至都很难算是个节日,连“吃饺子还是吃面”的争论都没有它的份儿。

然而,这个今天看来十分缺少存在感的传统节日,出身却十分显赫。

这个被人忘记的节日,出身十分显赫!如今却演变为“吃货”日!

腊八可是由古代两个极为重要的岁末节日合流演变而来的,它们就是腊祭和蜡祭。

确切地说,是“臘”和“蜡”。

这个被人忘记的节日,出身十分显赫!如今却演变为“吃货”日!

在古代,它们是区别很大的四个字。

“腊”读[xī],本来指干肉,也是个副词,指(负面的)极端。

“蠟”读[là],指的是一些常温下呈固态的油脂,也就是“蜡烛”的那个“蜡”。“蜡梅”的“蜡”取的也是这个字。这两个字和本文内容关系不大,而“臘”[là]和“蜡”[zhà]才是要向大家隆重介绍的主角,它们本来分别是一种祭祀的名称。

这个被人忘记的节日,出身十分显赫!如今却演变为“吃货”日!

“腊”祭,祭祀祖先神灵

“腊”是中国古代一种极为重要的祭典,祭祀对象是祖先和神灵。

连天子也会参加的祭祖、祭神活动,在祖先崇拜情结严重的古人那里无疑是最重要的活动之一了。

腊祭的具体日期经常改变,但都在每年的最后一个月举行。

由于这个祭祀非常重要,这个月份也被称为“腊月”。

这个被人忘记的节日,出身十分显赫!如今却演变为“吃货”日!

腊日:五德轮转挑日子

先秦时期腊祭的日期已经很难具体考证了。直到汉代,腊日的时间才有了明确的历史记载,而那时,腊日的时间要靠“五行属性”来确定。

五行学说自战国末年渐趋成型,到了汉代则颇为盛行,人们开了很多脑洞,拿五行来附会世上的各种问题。

这个被人忘记的节日,出身十分显赫!如今却演变为“吃货”日!

当时产生了一种颇有影响力的学说叫“五德终始说”,它认为不同朝代有不同的五行属性,称为“五德”,只有顺应了这些属性才能顺应天时,国祚绵长。

根据当时人迷信的想法,这个观点就可以决定腊日的日期。

在汉代,一直存在一派人认为汉代属于“火”德。这一派在西汉末年以后伴随着王莽势力的崛起而彻底战胜“土”德说成为了绝对主流。

这个被人忘记的节日,出身十分显赫!如今却演变为“吃货”日!

从腊日中独立的腊八

这个五德轮转选腊日的转盘最晚到宋代还在继续,但是民间却在佛教影响下另外形成了一个固定于历法的腊日,这也就是我们熟悉的腊八了。

南朝萧梁时期的宗懍所著《荆楚岁时记》记载:“十二月八日为腊日,作金刚力士,以逐疫谚语:‘腊鼓鸣,春草生。’村人并击细腰鼓,戴胡头,及沐浴转除罪障。”

这个被人忘记的节日,出身十分显赫!如今却演变为“吃货”日!

腊日被固定到了十二月八日上。此时的腊日既有传统腊日庆祝所谓的阳气恢复,春草重生的特点,又包含了“作金刚力士”、“沐浴”、“除罪障”这些佛教色彩明确的特征。

后来,汉传佛教干脆由此发展出了一种十二月八日是“佛成道日”的传说,说释迎牟尼修行的时候曾饿倒在地,一位牧女给他吃了一种用各种粘米和糯米熬成的杂烩饭。吃完这碗饭,释迦牟尼跳到河里洗了洗澡,又坐到菩提树下沉思,于十二月初八得道成佛。

为纪念此事,中国佛教徒于每年腊月初八口熬制“腊八粥”供佛。

这个被人忘记的节日,出身十分显赫!如今却演变为“吃货”日!

此后,腊八日干脆从腊日中独立出来,成为了和腊日并存的独立的佛教节日。此时的腊八节主要是佛教徒及其同情者在庆祝,其核心节俗也基本只剩下佛教的风俗。

作为巫术活动的腊月击鼓驱疫之俗,今在湖南新化等地区仍有留存,后演化成纪念佛祖释伽牟尼成道的宗教节日。

这个被人忘记的节日,出身十分显赫!如今却演变为“吃货”日!

唐代大诗人孟浩然《腊月八日于剡县石城寺礼拜》诗云:“讲席邀谈柄,泉堂施浴衣。愿承功德水,从此濯尘机。”这正是腊八日沐浴、拜佛风俗的体现。

腊八粥本来也是一种起源于宋代的佛教食品。

这个被人忘记的节日,出身十分显赫!如今却演变为“吃货”日!

宋代以后,曾经极为重要的腊日日渐式微,最终于清朝的乾隆十年被彻底废除;而脱胎于腊日的腊八,却借助一种好喝的粥广为流传,一直存续至今。由此可见,吃货的力量是多么强大啊。

最后,附上节日关系图,在腊八到来之前,先弄清楚历史以便装逼。

这个被人忘记的节日,出身十分显赫!如今却演变为“吃货”日!

在河北、山西地区,有用腊八粥祈求生育的习俗。腊八日将熬好的腊八粥涂于院内四处,以除不祥,或占岁求子。

这个被人忘记的节日,出身十分显赫!如今却演变为“吃货”日!

粘火勺

俗话说腊八天里太冷了,会冻掉下巴,因此要吃一些粘性大的食品把下巴粘住。

这个被人忘记的节日,出身十分显赫!如今却演变为“吃货”日!

而粘火勺,就是一项北方传统的腊八节食物。

腊八节之后的年味会越来越浓。那腊八节,少不了要吃一些腊八特色食物呀。还真是各有千秋!

这个被人忘记的节日,出身十分显赫!如今却演变为“吃货”日!

腊八蒜

泡腊八蒜是北方,尤其是华北地区的一个习俗,即在腊月初八这天用醋泡蒜。

这个被人忘记的节日,出身十分显赫!如今却演变为“吃货”日!

腊八蒜的蒜字,和“算”字同音,这是各家商号要在这天拢账,把这一年的收支算出来,可以看出盈亏,“腊八算”就是这么回事。

腊八这天要债的债主子,要到欠他钱的人家送信儿,该准备还钱。

这个被人忘记的节日,出身十分显赫!如今却演变为“吃货”日!

北京城有句民谚:“腊八粥、腊八蒜,放账的送信儿;欠债的还钱。”后来有欠人家钱的,用蒜代替“算”字,以示忌讳,回避这个算账的“算”字。其实欠人家的,终究是要还的。

冬天经常吃些腊八蒜,对人的身体是有好处的,既杀菌,还解毒,成品蒜呈翠绿色,味道酸辣俱全,十分可口,就饺子吃更是再来一盘。

这个被人忘记的节日,出身十分显赫!如今却演变为“吃货”日!

材料就是醋和大蒜瓣儿,将剥了皮的蒜瓣儿放到一个可以密封的罐子,瓶子之类的容器里面,然后倒入醋,封上口放到一个冷的地方。

慢慢地,泡在醋中的蒜就会变绿,最后会变得通体碧绿,如同翡翠碧玉。

这个被人忘记的节日,出身十分显赫!如今却演变为“吃货”日!

腊八豆腐

“腊八豆腐”是安徽黔县民间风味特产,到了这一天,黔县家家户户都要晒制豆腐,民间将这种自然晒制的豆腐称作“腊八豆腐”。

这个被人忘记的节日,出身十分显赫!如今却演变为“吃货”日!

它既可以单独吃,也可与肉类同炒、同炖。假如在晒制时加入虾米等配料,做出来的腊八豆腐更是鲜美无比。

这个被人忘记的节日,出身十分显赫!如今却演变为“吃货”日!

招待贵宾时,黟县人还将其雕刻成动物、花卉,浇上麻油,拌上葱姜蒜等佐料,配成冷盘,成为酒宴佳肴。

这个被人忘记的节日,出身十分显赫!如今却演变为“吃货”日!

腊八面

我国北方一些地方,人们不吃腊八粥,而是吃腊八面。隔天用各种果、蔬做成臊子,把面条擀好,到腊月初八早晨全家吃腊八面。

这个被人忘记的节日,出身十分显赫!如今却演变为“吃货”日!

来自中国台湾的腊八面之府城排骨酥面

腊鱼

腊八,南方的亲们已经着手做腊鱼了,买几条鲤鱼、草鱼,肉要很厚实才行,在每条鱼的背上划几刀,再将盐、花椒、辣椒用锅子炒一下晾凉,之后便是给鱼上料按摩,腌上6、7天。

这个被人忘记的节日,出身十分显赫!如今却演变为“吃货”日!

选择一个风和日丽的天气,把腌好的鱼放在通风口,吹上10天,就成了。这是湖北人常用的做法,而湖南人喜欢烟熏,没熏过的鱼是不完整的,但这在湖北人看来会淹没了鱼本身的鲜味。

这个被人忘记的节日,出身十分显赫!如今却演变为“吃货”日!

做好的腊鱼怎么吃呢?湖北石首人徯晗在《腊鱼香异中》介绍了一个吃鱼小妙招:

怎么吃腊鱼也许是不用教的,其实也有一点小学问。在我们家乡,蒸腊鱼是整块地蒸,蒸熟以后,再用手撕成小块。这样用手撕出小块块,可以看到鲤鱼肉的红色纹理,要比用刀切成的小块块好看得多,也似乎好吃得多。

这个被人忘记的节日,出身十分显赫!如今却演变为“吃货”日!

腊肉

我对腊肉的印象还停留在湖南小碗菜里的腊肉,和芹菜、辣椒一起炒,味道略咸,和陈晓卿在《至味在人间》中那块让人垂涎的腊肉有着天上地下的差别。

这个被人忘记的节日,出身十分显赫!如今却演变为“吃货”日!

腊肉是肥膘肉,几乎没一点儿瘦的,用大量粗盐腌制,挂在灶台上方。炊米饭,切几大片手指厚的腊肉,和米粒一起蒸煮。

这个被人忘记的节日,出身十分显赫!如今却演变为“吃货”日!

吃的时候,外公负责分配,一般每人只能分到一片,极咸,用锋利的门牙,咬下薄薄的一小条,就足够送一大口糙米饭。用外公的话说,腊肉不仅“下饭”,而且“杀馋”。

这块被赋予下凡拯救人类的腊肉,融化在口腔,“细小颗粒状的油脂在牙齿间迸裂”,如此快感腊八应该来一口。

这个被人忘记的节日,出身十分显赫!如今却演变为“吃货”日!

腊肠\\风干肠

腊肠的种类实在太多,不论是川式辣肠、广式玫瑰猪肉肠,还是湖南香肠,做法大抵相似,只是味道各有不同。

这个被人忘记的节日,出身十分显赫!如今却演变为“吃货”日!

虽然腊肠多集中在南方,但在一到冬天睫毛都会上霜的哈尔滨,也有道名小吃——风干肠,同样洗肠、灌肉、晾干的步骤,只是烹饪方法略有不同,它无需蒸煮炒,可直接使用。

味道咸中带甜,肉质瘦中有肥,肠衣比嘴唇上的皮薄得多,当咬下去的时候,能清楚地听到纤维撕裂的声音,咀嚼着肠衣包裹的肉,腮帮子会映出条条的脉络,嚼劲十足,汁液不停地外溢。

这个被人忘记的节日,出身十分显赫!如今却演变为“吃货”日!

我每次都会掰下5厘米左右的长度,然后把装风干肠的口袋封好,警告自己这是最后一块,可吃着吃着,那里还管得了嘴。

迟子建在《额尔古纳河右岸》有这样一句话:“我发现春光是一种药,最能给人疗伤。”倒不如说“我发现干肠是一种药,最能给人疗伤。”

这个被人忘记的节日,出身十分显赫!如今却演变为“吃货”日!

腊蛋

广式腊味之一,主要原料是花油(猪网油)和蛋,花油为皮,蛋为馅。”花油是猪的肠系膜,堆积在猪的腹部,呈网状,蛋为鸡蛋或鸭蛋的蛋黄部分,腌渍、晒太阳,待两面三四成干,移到竹箕再晒至八成干,之后再用绳子吊晒,期间对于温度、风量要求极高,可谓天时地利的产物。

这个被人忘记的节日,出身十分显赫!如今却演变为“吃货”日!

和腊蛋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当属汪曾祺笔下的“高邮咸蛋”,一筷子扎下去,红油冒出来,柔嫩鲜爽,腊蛋虽不会流油,但口感紧实有弹性,蛋黄油亮,花油实在,十分可口。

这个被人忘记的节日,出身十分显赫!如今却演变为“吃货”日!

腊猪肝

大仲马在《大仲马美食词典》是这样描述“猪”的,“猪全身都是宝。猪血可以做腊血肠,猪肠可做熏腊肠,即使是边角余料也可用来做香肠和烟熏肉。”你看,全人类对待猪的热情是不分伯仲,而且做法多有相通之处。

这个被人忘记的节日,出身十分显赫!如今却演变为“吃货”日!

在特产腊味的湖南梅山,猪的价值被发挥得不剩分毫,特别是一道腊猪肝,堪称难寻的美味。

主妇从房梁上取下一小块腊好的猪肝,用菜刀切成薄片,每厘米切四至五片,切上二三十片,用一个小菜碗或饭碗装好,碗底垫上猪肉或者其他菜肴,把腊猪肝铺盖其上,可以放在饭上蒸热,也可以放在专门热菜的蒸锅或蒸笼里蒸热。

这个被人忘记的节日,出身十分显赫!如今却演变为“吃货”日!

梅山的巧主妇还会做一样工作,那就是制作辣椒粉汤,在锅里放少许油,烧热加入辣椒粉、盐,辣椒粉炸得吱吱作响时,放少许水,烧开淋在猪肝上或把猪肝倒入辣椒粉汤里煮一会儿,让腊猪肝在辣椒粉汤里打个滚,让辣味、盐进猪进腊猪肝中,味道会更加鲜美,更加适合梅山的口味,吃起来辣呵呵的,很过瘾。

这个被人忘记的节日,出身十分显赫!如今却演变为“吃货”日!

咸鸭\\油鸭

年关将近,老一辈的合肥人还是会有一个执念,“如果不腌点什么,这年是没法过的”,尽管明知盐吃多了对健康无益,可为了十足的年味,哪有怎样呢?所以,在各家各户的阳台、窗口,墙外,甚至是晾衣杆上都会看到各种腊货,特别是咸鸭。

这个被人忘记的节日,出身十分显赫!如今却演变为“吃货”日!

在合肥,一道咸鸭烧黄豆家喻户晓,干干的咸鸭,泡发的黄豆,大火煮开,小火慢炖上一两个小时,满屋子飘香。鸭子特有的咸鲜,黄豆的软糯,算得上最朴实的家乡味道吧。

这个被人忘记的节日,出身十分显赫!如今却演变为“吃货”日!

从合肥出发,往南走1235公里,到达东莞,这里有一道极其相似的菜——白沙油鸭,唯一不同的是,这批油鸭是边吹海风边晒太阳的,奶白的皮色,肉质呈酱色,没那么咸,吃起来不会很腻,还被誉为“腊味之王”。

这个被人忘记的节日,出身十分显赫!如今却演变为“吃货”日!

你那里的腊八节吃什么腊味呢?欢迎评论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