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十二時辰》:那些亂入的唐代大文豪

《長安十二時辰》是最近較受歡迎的影視作品之一,故事的發生以唐代生活為背景,涉及到很多著名的歷史人物,雖然名字經過了改版,但其原型依稀可辨,例如林九郎為李林甫,嚴太真為楊太真、楊貴妃。

唐詩宋詞,在盛唐的旖旎歷史上自然少不了文人的點綴,該片也有一些唐代文人,其人物形象非常有趣。

何執政:原型賀知章

《長安十二時辰》:那些亂入的唐代大文豪

在劇中,何執正已經八十四歲高齡,為靖安司主理,李必的老師,太子傅,可謂德高望重。何執政屬於太子一派,受到右相林九郎一派的排擠,在上元前夕,被遣還鄉。

《長安十二時辰》:那些亂入的唐代大文豪

眾所周知,賀知章是唐代著名的詩人,《詠柳》是其代表作,在劇中被曲解為太子上位:碧玉妝成一樹高,太子已經成勢了;萬條垂下綠絲絛,朝中追隨者眾;不知細葉誰裁出,是誰造成了這種局面?二月春風似剪刀,聖上乍暖還寒的態度正是始作俑者啊。何執政說你可知道城中流行的一首童謠,張小敬答道:城中童子已經傳誦一年多了,不是您的大作嗎?

《長安十二時辰》:那些亂入的唐代大文豪

歷史上的賀知章(約659年- 約744年),為人曠達不羈,有"清談風流"之譽,晚年尤縱,自號"四明狂客"、"秘書外監"。武則天證聖元年(695年)中乙未科狀元,授予國子四門博士,遷太常博士。後歷任禮部侍郎、秘書監、太子賓客等職,八十六歲告老還鄉,旋逝。公元744年正是大唐天寶三載。

程參:原型岑參

《長安十二時辰》:那些亂入的唐代大文豪

岑參(約715-770年),是唐代著名的邊塞詩人。 唐玄宗天寶三載(744年)進士,初為率府兵曹參軍。後兩次從軍邊塞,先在安西節度使高仙芝幕府掌書記,天寶末年,封常清為安西北庭節度使時,為其幕府判官。代宗時,曾官嘉州刺史,世稱"岑嘉州" 。大曆五年(770年)卒於成都。

《長安十二時辰》:那些亂入的唐代大文豪

岑參工詩代表作是《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可謂婦孺皆知。在劇中岑參的形象有些滑稽,春風得意的他騎在一匹馬上走在鬧市,朗誦著千樹萬樹梨花開,狼衛來襲,其坐騎為狼衛所殺,程參大叫:綠眉,我的馬,跟了我三年的綠眉!我干謁用的詩文。他追上來狂打圖格魯,說道:殺我綠眉,毀我詩文,我殺了你。

焦遂:何監老友,酒友

《長安十二時辰》:那些亂入的唐代大文豪

焦遂,唐朝的一個平民,以嗜酒聞名,與李白、賀知章、李適之、李進、崔宗之、蘇晉、張旭等人為酒友,並稱"飲中八仙"(亦稱酒中八仙,或醉八仙)杜甫《飲中八仙歌》稱:"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談闊論驚四筵。"說明其不但善飲,還是很有見識的世外高人。

《長安十二時辰》:那些亂入的唐代大文豪

在劇中,焦遂善良仗義 ,在與何監喝過酒後回家路上,救了落水的曹破延,結果被其殘忍殺害。何監聽聞很是傷懷,說昨晚喝酒還起了一卦,關於大唐運勢。焦遂的人物形象還是很符合歷史原型的。

張九齡:唐代名相、詩人

《長安十二時辰》:那些亂入的唐代大文豪

張九齡(678年—740年),世稱“張曲江”或“文獻公”。唐朝開元年間名相,詩人。西漢留侯張良之後,西晉壯武郡公張華十四世孫。七歲知屬文,唐中宗景龍初年進士,始調校書郎。玄宗即位,遷右補闕。唐玄宗開元時歷官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中書令,是唐代有名的賢相;舉止優雅,風度不凡,深為時人所敬仰,王維、杜甫都作有頌美他的詩篇。他曾闢孟浩然為荊州府幕僚,提拔王維為右拾遺。

《長安十二時辰》:那些亂入的唐代大文豪

在劇中,李必出場介紹自己:七歲與張九齡稱友,九歲與太子交。李必原型為李泌(bì)(722年-789年 ),唐朝中期著名政治家、謀臣、學者。歷史上李泌的確自幼聰穎,七歲的時候就得到了唐玄宗的賞識,張九齡也非常喜歡李泌,經常與他在臥室裡清談,堪稱忘年交。但是李泌供奉東宮在公元742年,天寶元年年間,隱居嵩山的李泌向玄宗獻上《復明堂九鼎議》,玄宗想起他少年早慧,便命他待詔翰林,供奉東宮。

《長安十二時辰》:那些亂入的唐代大文豪

天寶三年的李白也被唐玄宗趕出長安,他在得知賀知章被逐旋即病逝的消息,非常傷心感慨,寫下來四明有狂客,風流賀季真的詩句。這一年,仕途失意的李白和生活困頓的杜甫在東都洛陽相遇了,歷史上最偉大的兩個詩人在這一年相遇,就像太陽遇到了月亮。李白和杜甫秋遊梁宋,還偶遇了高適,三個人都心懷大志,生活蹭蹬,自然免不了把酒言歡,高談闊論。

《長安十二時辰》:那些亂入的唐代大文豪

物華天寶,人傑地靈,看《長安十二時辰》,讓我們不僅想起了天寶三年,歷史上這一值得紀念的時間段,想起了那些才華橫溢的大文人。

往期精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