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香銷晚夏,飄香滿弄堂。(嚐了還想嘗的荷葉美食 下)

Hello!各位看官(抱拳)~每日必發的小花說濟南開啦~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作為市花荷花的陪襯,荷葉不僅是風景中的一抹綠色,更是濟南人餐桌上的一道佳餚。


本期,小花帶你繼續探秘老濟南荷葉中的美食。

上期我們已經說過了草包包子、荷葉粥、荷葉包飯,這一期我們來說說荷香酥魚。

荷香酥魚

說起這荷香酥魚,這道菜可能現在的濟南人不太熟悉,因為這道菜它不像西紅柿炒雞蛋那樣是道家常菜。個人感覺,這道菜目前只有濟南舊城區裡的菜館才有。

老規矩,咱還是先來講講這道菜的歷史。

清乾隆年間,乾隆到大明湖遊玩,當地的老師傅用大明湖鯉魚和荷葉,根據老濟南春節做酥鍋的製作方法制作的一道菜,乾隆吃後大悅,故賜名“荷香酥魚”。

濟南|荷香銷晚夏,飄香滿弄堂。(嚐了還想嘗的荷葉美食 下)


不得不說,這乾隆皇帝的到來,給濟南增添了許多歷史色彩。

言歸正傳,說完了這“荷香酥魚”的歷史,就該說說這“酥魚”的口味啦。

資料裡是這樣記載的:“通過魯菜歷代廚師的繼承與發揚,使荷香酥魚'鹹、酸、香、甜、鮮'五味俱全,肉質綿軟,魚骨酥,入口即化,營養豐富,被人們所喜好。”

本人有幸嘗過這荷香酥魚。有一次高中同學約我一起玩,我們就一起去了芙蓉街,中午就在一家小餐館點了這荷香酥魚。當時只是因為我倆一人點了一個,至於這個荷香酥魚是不是我倆湊的菜,我已經忘了,只記得這個魚,吃一口便難以忘卻。

濟南|荷香銷晚夏,飄香滿弄堂。(嚐了還想嘗的荷葉美食 下)

可能是荷葉做熟了的原因,第一眼給我的感覺是“燒的黢黑”,嚐了一口以後…真香������怎麼就“真香”了呢?有兩點原因:

  • 吃過老濟南和淄博博山酥鍋的朋友應該知道,那種酥鍋是帶點甜口的,我個人比較喜歡吃酥鍋,這魚和那酥鍋的味道很像,不腥不膩,酸甜適中。
  • 魚骨頭是真的酥,是牙齒一咬就碎的酥,是筷子夾肉看不見魚刺的酥,是入口即化的酥。
濟南|荷香銷晚夏,飄香滿弄堂。(嚐了還想嘗的荷葉美食 下)

說完口感,那咱就來說說看這魚到底是怎麼做的。

各位看官可能有人要發話了,這魚除了荷葉和口感還有什麼出彩的啊?

您別說,還真有。您見過做魚要用雞骨頭豬骨頭的嗎?咱們這魚可是黃河鯉魚劃刀包裹幹荷葉來做的。包著荷葉的鯉魚放進鍋底滿是雞骨頭豬骨頭的鍋裡,加上蔥、姜、大料、糖、醋、醬油等調料,大火燒開,小火燜4到5個小時。

這一開鍋,呵!真香!

濟南|荷香銷晚夏,飄香滿弄堂。(嚐了還想嘗的荷葉美食 下)

怎麼樣?

你心動了嗎?

心動…不如行動呀������


濟南有小花������快樂不分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